村村有好戏 | 寒亭区:做好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激发文旅经济新动能

潍坊新闻网 2023-12-21 15:21:12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寒亭区寒亭街道西杨家埠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集民间年画与风筝于一体的国家非物质文化双遗产村。近年来,西杨家埠村走出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独特道路,也激发文旅经济新动能。

  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于2003年10月被评选为山东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也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和潍坊风筝的发祥地。2006年,年画、风筝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也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授予大观园“全国56个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同年该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1年,西杨家埠村荣获“中国年画之乡”称号,大观园荣获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7年,西杨家埠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西杨家埠村现有村民450户,1432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23.3万平方米,保护范围用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核心保护区内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用地面积6600平方米,主要发展民俗旅游业,经营年画、风筝及民间工艺品。

  重规划,增强名村保护意识。西杨家埠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历史建筑6处,传统特色和典型环境特征要素14处,传统节目、手工艺17种,形态完整河道2条。村落与自然环境完整优美,空间格局及功能特色完善。村落现存传统连片建筑群位于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包括板桥胡同、年画作坊、风筝轧制车间、古槐、恒顺画店(兼住宅)集群。古建筑群保存现状较好,均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建筑群是杨家埠年画制造业繁荣兴盛时期的真实见证,再现了古村落一般平民居所的建筑形态。

  本着既对历史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的原则,西杨家埠村修订了《西杨家埠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21-2035)》,对村庄的房屋、道路、历史建筑进行统筹规划保护。成立杨家埠木版年画保护协会、齐鲁年画研究院和7个非遗传习中心(所),确定西杨家埠村民委员会为主体,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为第一监管单位,全程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到实时监督、定期检查。

  抓实施,加大名村保护力度。对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各类重点文物实行原址、原物、原状的保护,不在文物古迹上动手脚。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招财广场、风筝年画博物馆、风筝年画制作工坊等建筑,植入3D灯光互动等现代元素,重新调整观光、研学、饮食、体验等全新业态,逐步形成以大观园为中轴的核心文旅商圈。近年来,投资200万元对村庄所有管网改造;投资650万元实施街区夜间亮化工程,对沿街商铺、标志性建筑按主题进行统一打造提升,增设照明设施,开启灯光秀,打造美轮美奂的街区夜景。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内古建筑进行加固整修,并完善园内的商业形态。

  拓思路,力促名村多维发展。每年组织举办杨家埠民俗文化灯会,发展旅游、特色灯光秀等业态。以大观园为核心,辐射周边,连片招商,整体运营,将“文化、餐饮、娱乐、民宿”有机结合,打造有温度、有体验度的文旅新亮点。举办首届杨家埠青年电影短片展,开展中国电影短片展览、主题论坛等多项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潍坊影视产业的繁荣发展。集聚精品要素,推动文化企业线下开工与线上销售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潍坊永健风筝制造有限公司、恒兴艺风筝年画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月销售风筝等文化产品达5万余件。以西杨家埠村为核心,潍县路、泰祥街、富亭街“干”型区域为框架,发展潍县路特色文化街、泰祥街特色餐饮街“两条特色街路”,激发文旅经济新动能。

  来源: 潍坊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孙华倩
通讯员:尹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