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杠杠的!潍坊不动产登记改革成效明显
潍坊新闻网 2023-12-22 09:22: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12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在潍坊日报社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不动产登记改革方面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市紧扣“服务”“效率”两大主题,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强化数据联通共享,深化部门联动合作,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提速增效,赢得了企业和办事群众好评。
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办大厅,助力登记效能升级。全面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通过电脑、手机端等多种形式,采用“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技术,实现交易、纳税、不动产登记线上一窗受理、并联审核、网上查询、网上反馈、网上支付、一次办结、颁发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并将水、电、气、热纳入不动产转移登记联动办理范围。
今年以来,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153723件。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包括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二手房转移登记、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不动产共有性质变更登记、不动产更名更址变更登记等83个高频登记事项,涵盖了所有常用不动产登记业务类型,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厅申请登记。目前,全市已有799家企业通过潍坊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办理359727笔业务。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零跑腿”,通过山东省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企业、群众可实时查询不动产登记证明及不动产电子证照,累计出具不动产登记查询证明334867份。
不动产登记信息可视化检索、查询,经身份验证后,通过不动产坐落位置、权属证书号、不动产单元号任一检索方式,可在电子地图上依法查询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利限制状况、地籍图等信息,满足企业群众在交易、继承、诉讼、赠与、租赁、抵押不动产活动中的应用。
部门协调联动,“贷款+登记”全链条一次办。聚焦群众办理抵押贷款需为申请贷款、签订合同、申请登记等跑多次、多部门的痛点堵点,创新推行“贷款+登记”全链条一次办改革,重塑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业务流程。
建立协同联办机制“一环办”。与全市49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职责分工、双方责任和义务、信息安全责任等事项。按照《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授权查询权限,深化技术协作与流程协同,建立协同联办机制。
部门融合聚能服务“全网办”。在全市银行金融机构设置280个不动产抵押登记“一窗受理、延伸服务”便民服务点,由以往需到公积金中心、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三头跑”变为到银行网点“只跑一次”,一站办好。
整合优化联动突破“极简办”。将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涉及的不动产抵押登记进行环节整合、流程再造、材料归并,将原来的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表、询问表、主债权合同、抵押(担保)合同等4项40余页的申请资料,整合为一张《不动产抵押登记申报表》。办事环节大幅压减,办事效率显著提升,抵押登记办理时限由原来的3日办结提速为当日办结,一次办结率达到了100%。目前,全市已办理“登记+贷款”业务88916件。
建立登记成果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协同协作。通过数字赋能,由内到外互享共用,推动信息共享集成,加强与税务、金融、公证、法院等部门机构协作,通过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建立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不动产登记与各部门协同联办,改革创新服务模式。
借助“一码管地”平台实现市局内部规划审批、土地出让、测绘信息等数据归集,依托潍坊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突破传统信息共享技术“瓶颈”,开发数据互享模块,创新设置公共文件柜,提供查询端口,建立共享机制,将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至法院、住建、教育、税务、民政、公积金等15个部门单位。
推出了“不动产登记+财政”“不动产登记+教育”“不动产登记+齐鲁家园”“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热”等多个事项的业务协同办理。同时,互享应用信息数据成果,对等共享预售许可、婚姻登记等信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已通过数据共享平台为其他业务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数据约465万余条。
常态化开展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深化“政银合作”,解决购房人在购买“二手房”过程中交易时间长、环节多、风险高和资金负担重等问题,2022年8月26日印发《关于推行“二手房”买卖预告登记和“带押过户”工作的通知》。2023年6月25日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登记服务模式的通知〉的通知》,明确了无需归还原有房贷即可完成过户、抵押、发放新贷款,提高了二手房买卖的交易质量,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文图 尹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