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炕

潍坊新闻网 2023-12-22 13:44:24

上炕

◎齐鲁滨

  炕,中国北方最基本的卧具,也叫土炕或火炕,用泥土脱的炕墼垒炕,也叫支炕或盘炕。

  山东地区一般人家的炕都是占屋子朝阳的一边,东西顶到墙,东西一间的跨度为3米。晋陕地区多窑洞,炕的方位就多为南北向了。进门就是一盘大炕的,据说是东北传过来的,也叫满间炕。

  炕的边沿叫炕沿,最讲究的是用红木硬木。北方上好的硬木是枣木,而枣木选取长而直的十分不易,所以选楸木的多,其次是榆木,还有用落叶松的。穷人家有把大毛竹一劈两半用的。炕沿时间长了磨得铮亮溜滑,小孩子因炕较高要跳着上炕,往往因竹子炕沿太滑就滑下来了。再穷的人家也有没木头炕沿光用砖头的。

  炕上要铺炕席子,靠墙要有用布、席子或花纸糊的炕围子,有一种专门贴在炕周围的内容连环的年画,也叫“炕围子画”。炕席子紧贴着炕铺,有个用来形容水平相当、非常接近、不分你我、半斤八两、难分伯仲、差不多的俚语,就叫“席上掉了炕上”,或说“恁俩是席上炕上”。

  炕上放的小桌子叫炕桌子或小炕桌,也叫炕几。有不带抽屉的,有带抽屉的。有一种细木工雕刻纹饰带抽屉的小炕桌,还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炕琴。过年待客都是在炕上用炕桌子,但炕上都是男的,女眷不上炕。睡觉的炕平常不放炕桌,吃饭的时候炕桌子放在地上用就变成地桌子,这就是地桌子的由来。桌子上了炕就是过年的那几天,或者是家里来了贵客才上炕盘着腿吃饭,我不会盘腿打坐还真有些坐不住!讲究点的人家,炕上还有用来放被服的炕橱或炕头柜。炕上草编的盛放针头线脑及杂物的针线笸箩也叫炕笸箩子。

  炕上用品我最熟悉的是扫炕笤帚,这大概也算我最早认识、最早接触和最早学会使用的劳动工具。最早是姥姥叫4岁的我帮她把扫炕笤帚递给她扫炕,后来我就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睡觉前必须拿把扫炕笤帚清扫床铺。当然,每一个小孩最长记性的痛感也是来自于扫炕笤帚。

  炕的内部都是炕洞烟道,灶膛的烟火通过炕里边的烟道吸收热量取暖,炕的内膛也叫炕洞。炉灶和炕之间会有一块半截墙,实际上就是块挡墙,没有这块矮墙,被窝子就会掉到锅里。垒成间挡山(指垒到房顶的隔墙),就会把热隔住了,还要充分利用锅台的热量,所以垒上这块矮墙里面是空的,烟气进入墙里面可以散热,再一个就是把炕和大锅底分开,要不就叫“瞒(音)着锅台上了炕了”。半截墙也叫“孝顺墙”,婆婆坐在炕头上,儿媳妇做好饭先舀上碗递给婆婆。

  我在昌邑市龙池镇齐西古村落见过一盘炕,又间成两部分两开间的。靠灶台近前的一间,是用木制隔扇透漏窗棂子糊纸组成的,四下里密封,有门、有门帘子,自成一体,叫暖阁。冬季组架起来,夏季撤去。因靠灶近前,炕热得快、热得好,也更暖和,是专门为了让家里老人住在里边,以示孝敬的。

  其实,很多人回到家没有事儿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躺了炕上,来了人现下炕蹬鞋。也有些年长的就在炕上不起来,叫年小的站着把事儿说完了快走。也有队里管事的摆架子,见社员来了不下炕的,人家社员面上不说,心里直骂。

  炕是一个家最后的着落了,一到晚上,老婆孩子老的少的都挨个躺在一盘炕上。子女多的人家,当娘的顾不过来,白天把孩子撒出去,天黑了掌上灯,上炕上点点数,躺齐了够了数也就放心了。

  炕的功能远不只是卧具,很多事情都是在炕上做的。除了睡觉也有其他用途,缝被子、纳鞋底、补袜子、看孩子、吃饭待客、听戏匣子、看书下棋、双盘腿、掰手腕……形容老婆能干,都说“炕上一把剪子,锅里一把铲子”;形容年富力强,是“小青年睡凉炕,全凭火力旺”;说一个人只在窝里横,出门在外就没本事,是“炕头上的汉子”;“炕头上拾剪子”,是指“顺手牵羊”……

  “上炕”,有请上坐的意思;“快上炕快上炕”,有暖和暖和的意思;“上了炕了”,有睡觉了的意思;“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都是当年北方乡村生活小康人家的标配。

  “烧炕”,本意是生火热炕,后延伸为乔迁新居,亲友祝贺的专用词。

  小时候看电影,有专门的炕洞能掀开席子进去藏人,或弄成暗道、地道的进出口。现在想来,那盘炕的一定是高手,炕分炕头和炕尾,要开设机关的话,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在炕尾是没有问题的。我在想,掀开席,洞里藏上个大活人,一定要另跑烟道,还要等灶膛里不烧火的时候才行,不然烟熏火燎可是不行的,受不了要出人命的。

  《红灯记》中有惊险的一幕,李奶奶用剁菜的声音掩护铁梅挖通了炕洞,从邻居家出去给游击队送密电码,我当时曾想那些炕土弄了哪里去了呢?特务看不到铁梅,就起了疑心,老想往炕上瞅,才引得李奶奶怒斥:“大姑娘炕上躺着,你三番两次安的什么心!”

  末了,铁梅胜利地从炕洞跑了。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