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冬至
潍坊新闻网 2023-12-22 13:46:47
乡村冬至
◎崔炳信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乡间有俗语:冬至大如年,冬至也是冬季里最有仪式感的节日。相传,东汉医圣张仲景在长沙做官时,有一次恰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很着急,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大锅里同煮,捞出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再次煮熟,就做成了一种“驱寒娇耳汤”。老百姓吃到后,顿感浑身暖洋洋的,冻伤的耳朵很快就痊愈了。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便逐渐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乡村冬至有种醇厚的味道。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孩子们整日疯玩嬉闹,无忧无虑。那年月能够对他们构成诱惑的,只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盛夏时节卖冰棍儿的大叔,再就是中秋节和过年了。至于二十四节气,孩子们无暇关注。但在某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母亲无意间的一句“夏天吃凉面冬至吃饺子”还是被我听到了,于是扳着手指翘盼冬至的到来。
冬至这天,当推着独轮车下乡卖瓷盆的父亲和我出现在家门口时,母亲连忙迎上前,她握紧我的小手:“冻坏了吧?快进屋,咱们下饺子去。”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屋,只见几个大盖垫上,饺子们挺着将军肚,排成圆形的队列,正笑嘻嘻地欢迎小主人的到来。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抓一个放入嘴里,咦,好香!细嚼慢品中,又似乎发觉跟往日猪肉白菜馅有所不同,多了些柔嫩鲜美,香气也更加浓郁了。那一刻,一种从未品尝过的丰腴肥美的味道,就像一次惊艳的花开一般,瞬间让人折服。那种奇妙的味道,会让你觉得温暖踏实,觉得再贫瘠的日子都会丰盈、芬芳起来。看着我大快朵颐,母亲揪揪我的耳朵:“多吃几个饺子,再帮你爸下乡卖瓷盆的时候,就不会冻掉耳朵了。”
就这样,冬至这一天,吃着母亲的饺子,我一天天长大了。而母亲满头乌黑的青丝,却变成了银发。都说冬至这天,家里一定要饺子飘香,那一盘盘可口的饺子,似乎是专门为迎接冬至而来的,平平淡淡中透着美满和幸福,足可以温暖整个冬天。
乡村冬至又是孩子们的狂欢。当整个大地被冰封雪裹,冬天的街道却是热闹的。吃过冬至饺子后,孩子们涌上街头,踢毽子、跳房子是女孩子的最爱,而男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当数抽陀螺了。街头巷尾,到处是挥舞着鞭子抽陀螺的伙伴们,鞭子抽得满天响,五彩陀螺精神抖擞,飞快地旋转着,加油声、喝彩声,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的上衣扣子都解开了,一个个热汗淋漓,那叫一个爽!在这个苍茫冬天里的冬至,一旦被童心所点燃,染上动人的色彩,暗淡的生活也会迸发出蓬勃的力量。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渐渐长大,如今乡村人的生活也愈发多姿多彩,但冬至的风俗却越来越淡了。当我们吃遍了山珍海味,当我们试着去重拾一个节日的文化传承,突然间,我愈加怀念那一盘盘丰盈了冬至的亲情饺子了。原来,冬至的文化色彩和情感寄托早已潜伏在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