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丨文化振兴的“王端宇故事”
潍坊新闻网 2024-01-04 14:01:0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寿光市文家街道王端宇村的村名源于先人王端宇,村内住户主要姓王。作为省级文明村,前不久,村庄红白理事会入选了全省第二批“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近年来,王端宇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一手抓移风易俗,一手抓孝老爱亲,厚养薄葬,奏响文化振兴强音,村风民风焕然一新。
王端宇村党支部成员和村红白理事会成员
“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有30多年历史了,成员由老党员和乡贤担任。”退休教师王云福是理事会成员,据他介绍,在村党支部的倡导下,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新风,出资购买了桌子、椅子、锅碗瓢盆等用品,免费提供给群众使用,让群众省心省力。针对丧事举办过程中吹大喇叭、大摆酒席等现象,村干部带领红白理事会成员入户做思想工作,逐渐打牢了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的群众基础。
改陈规陋习并非易事,王端宇村也遇到过阻力,好在是党员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村党支部书记王向民告诉记者:“当年倡导丧事不大摆酒席的时候,时任村干部王学永从自己家的丧事开始一切从简,从此开了好头。”同时,王向民对老党员王守富高度评价:“无论谁家有喜事还是丧事,守富都上门帮着出主意,义务付出,从不要回报,由此赢得了大伙的信赖支持。”
村后几公里,是王端宇村的公墓。这里庄重肃穆,整洁有序,昔日凌乱的坟头变成了时尚的墓碑,这些变化也是村庄移风易俗带来的。王守富感慨万千:“党员们带头平坟卧碑,借助公墓改造的契机,村里在公墓增设墓门,进行美化绿化,做了大量保护性工作,使公墓改造异常顺利,真正赢得了民心!”
每年举办两次“饺子宴”(资料图)
“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宣传栏
在王端宇村,还有一个好传统已延续了近20年。自2005年起,村里每年重阳节都举办孝老活动,为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品或送去蛋糕。前几年村里又增加了“饺子宴”和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环节,孝老活动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受欢迎。王向民表示:“对老人要厚养,我们不但要求群众做,村党支部也带头干,让孝老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新风采!”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