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 “九龙迎春”,蛋壳上亮绝活

潍坊新闻网 2024-01-10 14:20:15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色优势,以文化“两创”为着力点,以融合创新为原动力,探索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破圈发展。农历龙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市手工艺人各显神通、花式炫技,用传统手艺的文化温情与美好寓意召唤龙年,创作出龙年主题文创新品,深受市民的喜爱。即日起,潍坊日报社开设“龙年说龙”栏目,集中展示我市龙年文创作品及其创作故事,为大家送上龙年贺礼和新春祝福。

 
 
 
 
 

蛋雕《九龙图》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的潍坊蛋雕,曾以影雕、高镂空、鸵鸟蛋浮雕等技艺闻名遐迩,被列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传播非遗故事,以传统文化形式迎接甲辰龙年,潍坊蛋雕工作室的王子敬携徒弟谭茗月、李芳芳,历时近半年创作了一套蛋雕作品《九龙图》。

  1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潍坊蛋雕工作室,花鸟鱼虫、梅兰竹菊、人物山水……每一件蛋雕作品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潍坊蛋雕潍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子敬正在指导谭茗月、李芳芳雕刻技法,锋利的刻刀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雕琢,仿佛在钢丝上跳舞,稍微把握不好力度就会前功尽弃。

王子敬正在指导谭茗月、李芳芳雕刻技法。

  工作室内,摆放的《九龙图》着实吸引眼球。这九条龙或龙尾前摆、蓄势待发,或闪展腾挪、游龙跃渊,或龙身环曲,威风凛凛。精美的构图配以细腻的刀工,再利用蛋壳的空间起伏,仿佛看见九条龙即将破“壳”而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寓意吉祥、好运。生活中龙的形象也无处不在。”王子敬表示,如何让潍坊蛋雕与龙产生艺术碰撞,把中华民族文化展现出来,他们下了一番苦功。

谭茗月(左)、李芳芳(右)在雕刻。

  创作初期,王子敬与谭茗月、李芳芳查阅大量关于龙的资料。李芳芳曾在青州市博物馆(老馆)有过实习经历,她首先想到该馆的镇馆之宝——东汉“宜子孙玉璧”。这件文物中的双龙出没于祥云之间,龙体粗壮刚健、昂首挺胸,呈腾空飞奔状态。故宫的九龙壁也是他们参考的图案之一,九龙壁中的九条龙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表情,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确定好图案后,他们立即投入创作中。

蛋雕《九龙图》部分作品

  在蛋形选择上,他们选取水滴状蛋壳来创作,使其更具有立体感。创作手法上,采用机雕、浮雕、镂空雕刻等多种技法,并利用美术中的遮挡关系,让九条龙与祥云遥相呼应,呈现腾云驾雾气势。“龙的鳞片是最难雕刻的,密集复杂。经过多次修改,去繁从简,才呈现出龙的灵气。”谭茗月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寄托对甲辰龙年的美好祝愿,展现出潍坊传统文化魅力。

  据悉,《九龙图》创作完成后,得到不少人喜爱,这件作品也在由市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龙年生肖主题文创产品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