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爆发一改悲观态度

潍坊晚报 2024-01-11 09:26:04

  

  孔祥熙

  武汉会战

  西安事变发生后,范予遂主张救出蒋介石,以防国民党四分五裂。七七事变爆发,抗战初期,范予遂曾在报纸上公开散布过投降主义观点,但很快就改变了看法。汪精卫叛国,对他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范予遂决不投敌,但在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之时,他受命阻挠林伯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议案。

  参与抗战问题密谈 对前景抱悲观态度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国外报纸报道汪精卫、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宋子文等主张和平解决,救出蒋介石。范予遂立即约邓飞黄、黄少谷(此时陈铭枢、方振武、王锡礼已不在伦敦)三人联名打电报给国民党中央,主张和平解决以救蒋。其目的在于:避免蒋介石死亡,使国民党陷于四分五裂。

  1937年,孔祥熙以中国政府特使身份去英国参加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一天,他同中国驻英大使郭泰祺通知范予遂和邓飞黄去大使馆。他们到时,孔祥熙、郭泰祺、汪精卫及顾孟余正谈论抗战问题。孔祥熙表示:中国如果抗战,半年就会被打垮。汪精卫也同意这一看法,并重复了蒋介石所散布的“和平未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投降主义论调。郭泰祺则从外交上论证了英、法诸国对日本采取妥协态度,不会同情中国抗战。顾孟余也认为抗战没有胜利希望。总之,四人对抗战都持消极悲观的观点,范予遂和邓飞黄虽未发言,但也是认同的。孔祥熙还劝汪精卫枪伤痊愈后早日回国。汪精卫问范予遂和邓飞黄是否也准备回国,他们表示愿留英学习,暂不回国。

  不久,陈铭枢、方振武、黄少谷、王锡礼也来伦敦,邀范予遂和邓飞黄商量,联名拍电报给蒋介石要求他抗战。邓飞黄欣然同意,但范予遂却认为打电报无用也无益,并为此和陈铭枢争论起来。范予遂的理由是:一、即使日寇打到南京,蒋介石也不会抵抗:二、中国抗战必须等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才有胜利希望。现在看不出世界大战爆发的趋势,中国单独抗战是难以取胜的。因此当时范予遂没有同意在电报上签名。事后邓飞黄批评他脾性固执,得罪朋友,第二天他才勉强签了名。这是范予遂在抗战这一问题上投降主义观点的初次表露。

  国难当头返回上海 抗战初期持投降主义论调

  七七事变爆发后,范予遂和邓飞黄感到国难当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能再继续学下去了。于是两人一起于10月初回国。先到上海,见到了国民党中央委员王法勤、刘守中、潘云超。他们告诉两人:蒋介石认为中国一抗战就会立即得到英、美、苏、法诸国,特别是苏联的积极援助,这样就可能很快取得胜利。当时范一方面对蒋的态度感到惊讶;另一方面认为英、法在欧洲是鼓励德、意法西斯进行侵略的。对日本也是如此。绝不会出兵援助抗日。至于苏联,也只能是精神上的支持,要其出兵支援也不可能。

  基于这一认识,在抗战初期——由英国回国到1938年上半年这一时期,范予遂曾经在报纸上公开散布过投降主义观点。其中一篇,事先经汪精卫看过,并由汪介绍给汉口《大公报》发表。另一篇标题是《国际的里面》,登载在陶希圣主编的刊物上。中心思想是:如果一个国家对敌国的侵略,明知没有在军事上取胜的可能,就宁可在外交上承认失败,而不要等到在军事上被打垮之后,再签订城下之盟的亡国条约。

  全民抗战改变消极态度 写信劝汪精卫不要投敌

  现实很快改变了范予遂的投降主义看法:一是日寇咄咄进逼,北京、南京、上海、武汉相继沦陷,而日军仍狂进不止,说明日寇非灭亡中国不可。二是汪精卫到重庆后不久,经昆明去河内,并公开发表投降日寇的艳电。三是虽然国民党中央军节节败退,但全国人民抗日烽火越燃越旺,这充分说明华夏儿女不可侮。四是英、美、法、苏相继对德、意、日法西斯宣战,世界大战势成。

  汪精卫叛国对范予遂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因为他是改组派的领袖,也是范予遂多年来一直很崇拜的人物。汪精卫的叛国使改组派失去了与蒋介石抗衡的精神支柱,也失去了靠山。他叛降日寇不久,蒋介石立即分别找改组派的人谈话。谈话内容是一样的:一是要他们对汪精卫的叛降表态;二是要大家写信给汪精卫,劝他不要投降日寇。信件全部交彭学沛,由他负责寄给汪精卫。蒋介石同时召见了范予遂和邓飞黄。两人坚决表示反对汪精卫的叛逆行为,并联名给他写了规劝信。此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范予遂的行动受到了蒋帮特务的监视。他的一台收音机也被重庆卫戍司令部借口没有登记而没收。汪精卫投降日寇后不久,曾给范来过信。陈璧君也曾自香港派周化人来重庆,目的是拉拢改组派的人去香港,均被范予遂严词拒绝。

  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受命阻挠林伯渠提案

  1938年7月,为笼络民心,国民党政府曾打着政治解决国共问题,实行宪政,还政于民的幌子,以由政府聘请的方式,成立了一个所谓代表民意的政治咨询机构——国民参政会。初成立时,汪精卫为会长。范予遂也参与了这一组织,并作为历届的驻会委员。

  1939年1月,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该办法严格限制共产党和进步民众团体,并派遣特工人员打入共产党和进步群众组织,从事反共活动,成了蒋介石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积极反共的重要依据。自此之后,国民党在全国各地掀起了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活动。

  国民参政会实为国民党御用机构。因国民党的参政员占绝对多数,凡遇不利于己的提案,先由秘书长(初为王世杰,后为邵力子)或副秘书长(雷震)出面组织否决。如1944年9月,共产党参政员林伯渠出席会议,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提案。范予遂即受命登台发言,以国民党已一再声明,在抗战胜利后实行宪政,还政于民,现正值抗战时期,难以办理选举等为口实,阻挠了这一提案的通过。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