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丨更好潍坊乘“云”而上 数字强市破“云”而出
潍坊新闻网 2024-01-12 08:47:2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数字经济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在拼经济主战场上,数字经济是主力军。2023年,我市持续加力突破数字经济,扩面数实融合,做强数字产业,提能数治服务,加快建设数字强市,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一体发展,全面提升了数字化水平。
潍柴动力智能制造生产车间
扩面数实融合
下好数字强市创新生态先手棋
在发力未来、突破制胜的紧迫感扑面而来的大背景下,如何以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把实体经济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优势?
2023年,我市锚定建设数字强市,重点实施了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产业倍增、数据要素提升、治理服务数字赋能“四大行动”,强化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三大支撑”,下好打造数字城市创新生态圈的先手棋。
——出台《潍坊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网络强基、产业赋能、数据治理、数实融合、动力变革、生态构筑”六大行动,形成数转智改的战略框架。
——出台《潍坊市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通过“链主”延伸联动、龙头示范带动、“专精特新”群起齐动、规上全面发动“四条路径”,开展生产全流程智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服务商引育、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基础支撑夯实、生态体系完善“六大攻坚”。
——发布《潍坊市支持工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十条政策》,形成包含专项支持、场景打造、园区建设、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要素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
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
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超过1.7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18.07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73亿个,标识解析量39亿次。
到2023年底,全市拥有全球“灯塔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家。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新增6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以“三农”智慧大脑为核心,在10个领域布局150个数字应用场景……
米兰之窗山东基地首家系统铝合金窗工业4.0智能化生产线
做强数字产业
工业“数智引擎”动力澎湃
我市抢抓“数字赋能”发展窗口期,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推深做实工业数转智改,促进全市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市工信局发挥工业数转智改专班作用,系统谋划完善顶层设计,协同整合建设服务力量,深化供需对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重点突破强化典型示范,创新“一网连万企”数智营销模式,形成了“4+6+10”推进模式。
面向全国分两批征集服务商512家,形成《数转智改服务商名录》,成立潍坊数转智改服务联盟,促进龙头企业、服务商、行业协会等共生共赢共进。
在寒亭总部基地建设潍坊市数字经济产业园、潍坊市数转智改促进中心,提升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应用推广、生态营造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一期已入驻国内优质服务商45家。
牢牢把握数字化的风口,我市举办“工赋山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浪潮七大专项行动,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双百项目”,举办“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暨潍坊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大会及“工赋龙城”“工赋临朐”等系列活动;遴选100家标杆企业,挖掘100个优质场景,形成工业数转智改场景库。
到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2家,5家企业入围全国“2023工业互联网500强”。
工业“数智引擎”动力澎湃,高质量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我市数转智改激活技改项目投资450亿元,驱动工业产值倍增企业培育库105家企业高速增长。
数转智改有效带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和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度,我市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及以上工业设计中心总数达83家,数量全省第一。
数转智改不仅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助推优质企业量质齐升,优质工业企业群起成峰,而且降本增效提质,助推全市已转改工业企业降低综合成本15.4%,提高生产效率17%,提高产值金额超过35亿元。
数智赋能,助力高端制造迈向高端“智”造。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72%,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92.1%。
在歌尔杯VR大赛上,参赛选手展示自己的参赛设计。
提能数治服务
数字潍坊和智慧城市相得益彰
在数字化转型中,潍坊坚持技术和城市“为人而转”,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设“无证明城市”,以数字化提升政务服务品质。
我市在省内率先建成“无证明办事”平台,目前已将涉及证明的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系统。电子证照证明不仅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也在社会化场景应用,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
2023年,聚焦入学教育、房产登记、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就医等服务领域,我市公布第一批14个“无证明城市”社会化应用、大数据精准分析“主动办”应用场景;聚焦医疗保障、金融服务、快递服务、法律公证等12个领域,在17个县市区全面开展第二批“无证明城市”社会化应用场景“揭榜挂帅”试点,确定了第二批16个社会化应用场景。
我市加快推进人社领域数字化转型,目前,退休申请、工伤认定、社保卡申领等236项个人服务,都实现服务对象证照免提交。
我市围绕继续完善业务流程、加大平台整合力度两个方向,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三大场景”,推行“云服务零见面”政务服务改革,公积金业务申办材料“免提交”开启“无证明办事”新模式。
数字生活渐行渐近,一幅落笔数字化的广大而精细的治理新蓝图在潍坊大地绘就。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聚焦智能化抓数改,在未来,我市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插上“数字翅膀”的更好潍坊将破云而出,飞得更高更远。
记者手记
跻身“百强”潍坊有道
第40位,第38位,第37位,近三年来,潍坊在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榜单中,排名稳步上升。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从信息基础、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民生服务、数字创新和数字低碳6大维度分析了数字城市综合实力和各领域数字化水平,为全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提供了参考。
跻身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稳中有进,潍坊凭什么?
看!数字蓝海向智起航的剪影——
3年前,潍柴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90台/万名工人,现在已达到1160台/万名工人,是原来的3倍。过去,一条清洁能源发动机生产线需要500多人,改造后新产线满负荷生产只需100人。
听!数字经济时代声音的激昂——
身处换道超车的数字赛场,潍坊在磁技术、新型储能、元宇宙、工业母机等新产业赛道上,跑出了上行曲线的铿锵步伐。
学!教育大市化身“数字工匠”的摇篮——
作为职教高地的潍坊,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赋能“数字工匠”培育,已建成工业机器人、物联网、ICT(大数据与云计算)等11个实习实训平台以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以“数”赋能,以“智”支撑。我市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在全面数字化转型中,数字技术正渗透进各行各业,“数字生活”新景象就在眼前,更好潍坊将在数字化浪潮中乘“云”而上、更加美好!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