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成功志士惨死

潍坊晚报 2024-01-15 17:08:00

  

  徐锡麟受刑前留影。

  被刺杀的安徽巡抚、庆亲王奕劻的女婿恩铭

  起义的日子一天天迫近。秋瑾、徐锡麟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等待着。不料,事情却接二连三发生变化,迫使他们不断把起义时间改了又改,最终还是在原定的日子,徐锡麟起义了。这场著名的“安庆起义”,从发动到终结,只坚持了7个小时。

  浙江地区频出意外

  清廷掌握会员名单

  浙江平阳地区的竺绍康、王金发先于秋瑾与徐锡麟的计划,突然于农历四月下旬率先在嵊县起义。虽然起义不在秋瑾的设想之内,但毕竟也是革命行动,秋瑾便紧急派员接应,但没能挽救失败的命运。

  接下来,武义、金华方面的会党首领又因为举事不慎,走漏了风声,先后被捕或遇害。清军通过审讯抓到的义军将士,得知了光复会的指挥中枢就在绍兴。

  鉴于浙江部分地区的起义组织遭到破坏,造成人手严重不足,秋瑾被迫将起义时间后拖,决定改为农历六月初十,并连夜派人将这一变动通知徐锡麟。

  而徐锡麟这边也出了意外。安徽巡抚恩铭居然掌握了一份光复会会员的名单。最危险的是,在这份名单中竟然包括打入官府内部的光复会成员,徐锡麟、陶成章等赫然在列。略微庆幸的是,名单上的名字都是各人的别号,恩铭一时还与实际的人对不上。两江总督端方已严令他查明核实,照单抓捕这些人。

  这份名单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刚从日本回国的同盟会会员叶仰高,在上海组织活动时,不幸被上海巡捕捉拿,端方亲自审讯。叶仰高不堪刑讯,就把知道的有关光复会和大通学堂的事全招了。好在叶仰高给他们留了一点小“难度”:坚持说这些光复会成员之间联络,都是使用别号。故他在供出时,有几个他明明知道真名的,也没有透露。

  恩铭令徐锡麟研究明白名单后带巡警抓人,徐锡麟看到上面的“光汉子”时大吃一惊,因为这是他的别号。

  起义日期峰回路转

  刺杀巡抚曲折成功

  面对这份名单,徐锡麟感到万分危急。

  按原定计划,徐锡麟将在浙江起义后两天,即农历五月廿八发动起义。可现在夜长梦多,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这一天。正在六神无主之时,恩铭忽然又传令叫他。徐锡麟硬着头皮去了。

  没想到恩铭对他说,巡警学堂的毕业典礼提前到五月廿六举行,恩铭解释道:“五月廿八这天,张次山老母过八十大寿,请我出席。我得离开安庆一天一夜。”

  徐锡麟决定把起义的日子提前至五月廿六。就这样,起义日期兜了一个圈,又戏剧性地回到了他和秋瑾最初主张的那个日子。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丁未五月廿六(7月6日)。

  上午9时,当恩铭在安徽省数位高官的簇拥下如约而至,来到操场主席台上落座后,弹指之间,只见徐锡麟突然大喊一声“行动”后急速向后闪开。这时,助手陈伯平突然掏出暗藏在身上的炸弹,猛力朝高高在座的恩铭扔了过去。

  然而,预想的巨响没有出现,炸弹竟然没有爆炸。时间凝固了。原本在徐锡麟反复推演的方案中,一弹解决恩铭,然后由他掏枪朝左一枪干掉藩司,再朝右一枪干掉臬司,而由他人分杀两旁座下的其他各道、府、州、县官员。

  陈伯平投掷的炸弹未爆,顿时让大家不知所措。满头大汗的徐锡麟最早回过神来,立刻俯首弯腰,从靴筒子里拔出两支六响手枪,朝着恩铭就一阵乱射。

  惊魂未定的恩铭身中七枪,但都没击中要害。文巡捕陆永颐一声怪叫,扑上来以身体掩护恩铭。徐锡麟枪膛里剩下的子弹于是都射进了陆永颐的背部,陆永颐当场毙命。

  徐锡麟枪弹打光,随即进入一旁小室装填子弹。武巡捕车德文趁机背起重伤的恩铭,朝礼堂外跑去。

  在一片混乱、嘶喊中,陈伯平从后面补了恩铭一枪。这才是致命的一枪!子弹从恩铭的肛门射入,上穿至腹腔。

  徐锡麟见状,对学生大呼:“巡抚已杀,大家快去占领军械所,从我革命!”

  徐锡麟、陈伯平等遂率领部分学生向安庆城西军械所进发。

  起义历经七小时

  徐锡麟遭受酷刑

  清军已知事变,关闭了安庆城门。徐锡麟派出的联络员出不了城,城外接应的新军进不来,起义军的内外联系中断了。

  徐锡麟和他的同志们困在弹丸之地安庆城内,只有等死一条路。在与清军战斗近5个小时后,陈伯平中流弹牺牲,徐锡麟被俘。

  审讯时,问他同党有哪些、在哪里,徐锡麟答:“革命党人多得很,遍及全国。唯安庆是我一人。”

  审讯完毕,只听“咔嚓”一声,一个狱警对着这个要犯,拍下了一张照片。于是,徐锡麟最后留下了这张面无表情、薄衣裹体的照片。

  恩铭被刺杀的消息一经传开,不光整个安徽人心惶惶,消息更像长了翅膀,飞向了各地,令早已飘飘欲坠的大清帝国剧烈震颤。端方认为,必须立即处死徐锡麟,安定人心。于是审讯当夜,即下令将徐锡麟处死。

  但是如何行刑?恩铭的妻子,即庆亲王奕劻的女儿掺和进来,表示不能用枪毙或者快刀,还提出“六君子”的行刑方式。

  执行官员只得查询以往类案,最后决定以两江总督马新贻案为例。同治九年(1870),青年刺客张汶祥为给朋友报仇,刺死了阅军后步行回督府的两江总督马新贻。当时张汶祥是凌迟处死,被掏出了心、肝,在马新贻灵柩前致祭。

  闻听凌迟处死,奕劻的女儿方解心头之恨。她说:“那就按这个吧,大人待他那么好,他竟然杀他,我就是要挖开他的心肝看看,到底长得什么样。”

  “安庆起义”的当天深夜,在安庆抚院东辕门外刑场,行刑场面极其惨烈。一个因为腐朽即将没落的朝廷,一股即将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反动力量,在末日到来之前,往往是百倍的疯狂与凶残。

  这场著名的“安庆起义”,从发动到终结,历时7个小时。最震撼的功绩,是击毙了地方大员安徽巡抚恩铭。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