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说龙 | 氛围感拉满!潍坊面塑“龙”重登场
潍坊新闻网 2024-01-19 15:51:56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色优势,以文化“两创”为着力点,以融合创新为原动力,探索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破圈发展。农历龙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我市手工艺人各显神通、花式炫技,用传统手艺的文化温情与美好寓意召唤龙年,创作出龙年主题文创新品,深受市民的喜爱。即日起,潍坊日报社开设“龙年说龙”栏目,集中展示我市龙年文创作品及其创作故事,为大家送上龙年贺礼和新春祝福。
王美在进行创作。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揉、搓、捏、切,一块普通的面团在王美那双灵巧的手中很快变成了各种造型的龙年吉祥物。她捏出来的“龙”们昂头扬尾、体态矫健,如腾云驾雾般活灵活现。“龙年就要捏龙,为大家送上龙年祝福。”1月10日,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美说,希望通过栩栩如生的龙造型,将龙年喜庆的氛围铺洒开来,让传统面塑也“潮”起来。
1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王美面塑工作室看到,王美正在创作龙年吉祥物,桌面上摆放着一些创作好的作品。王美制作的龙年吉祥物面塑造型各异,有传统造型也有动漫造型,还有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造型。这些龙年吉祥物身上的鳞片和犄角很好地体现了龙的特征,透露着喜庆祥和的气息,一展指尖上的年味,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创作中我常琢磨如何将龙的造型再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像鱼就代表年年有余,寿桃寓意长寿,葫芦是福禄寓意,元宝寓意财富。”王美说,将传统元素融入造型,不仅让市民感受到美好的新年祝福,同时也能深切体会非遗文化的美。
王美是潍坊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潍坊郎派面塑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老家诸城的她师承北京“面人郎”第二代传人郎志祥,从事面塑技艺已有30余载。她将传统的面人制作技艺和现代的美术思想与技法相结合,将一块块面团变成了艺术品。
30多年来,王美凭借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她先后被评为潍坊市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王美的作品大多是历史、神话、戏曲故事人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她将现代材料与传统面塑材料相融合,使作品色彩更加丰富,人物细节更加逼真,更贴合年轻人的审美,激发了年轻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她还到学校授课,手把手教学生面塑,就是希望将面塑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