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有志之士迅速觉醒
潍坊晚报 2024-01-29 15:37:50
中国同盟会会章
1906年,山东进入革命高潮,尤其同盟会发展迅速。作为山东革命党人秘密活动的据点——青岛的震旦公学被清廷查封后,刘冠三遍访革命同志,在诸城月余,便发展了十余名同盟会员,革命势力因此在诸城迅速蔓延。隋家官庄的隋理堂在村中发动族中子侄十余人加入同盟会;臧汉臣在仁里村组织起300多人的义勇军。
山东进入革命高潮
创办公学培养骨干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不断入侵,清政府步步退让,失地赔款,丧权辱国,激起全国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短短一年,国内同盟会会员逾万人。同盟会在山东发展很快,1906年进入了革命高潮。诸城各界也密谋联合,以待时机。
同盟会会员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学堂。革命党人为了培养骨干,宣传革命,除在各官立学堂秘密宣传和发展同志外,还纷纷募集款项,设立公学。同盟会会员刘冠三、刘金第等在济南办山左公学,徐镜心、谢鸿焘、李惺斋在烟台办东牟公学,邓西园、李卓峰、魏显廷在即墨办胶莱公学。王麟阁、唐寿先等在高密康家庄办英林公学,王心葵、臧少梅等在诸城办东武公学,所招学生均加入同盟会。
数年间,革命火焰蔓延全省。1908年,济南山左公学被清廷查封,遂由高密老同盟会会员刘冠三、昌邑陈干、即墨吕子人等在青岛创立震旦公学,从此,即墨、高密、青州、诸城等县的同盟会会员以公学作为联络点,秘密进行革命活动,并经常为公学募捐。
迅速发展同盟会员 进行秘密活动
震旦公学被清廷查封后,刘冠三推着独轮车,载着行李和书刊由诸城开始,环游国内数省,遍访同志,开展革命宣传、联络活动。
刘冠三在诸城月余,介绍城北隋家官庄隋理堂、泊儿镇北吴家村吴大洲和农林学堂学生臧文山等十余人参加同盟会。
在刘冠三的影响带动下,隋理堂在村中发动族中子侄十余人加入同盟会,每人发会章一枚。章为八角形,黄色镀金,中央铸有“同盟会”三字。同时与诸城县城中同盟会员王心葵、王心源、臧迪卿、臧少梅等多人及百尺河镇小仁和村同盟会员钟孝先联系,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隋理堂,名文燮,字理堂。诸城市隋家官庄人,清末秀才。光绪末年考入济南政法学堂,毕业后回到家乡诸城。他1908年参加中国同盟会,从此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他家便成了革命党人秘密开会的地点和联络站。
隋理堂的女儿隋灵璧在回忆文章中提到,隋理堂加入同盟会后,即在本村祠堂旧屋办了一所学堂,使族中青年农民入学,“同时命我姊及族姊二人前往就读,坐在教室后排,课有国文、算术和体操。并成立夜校,使中年农民读《日用杂字》课本,记得其开头是:‘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账,先把杂字观,你若待知道,听我诌一篇,开冻先出粪,制下镢和锨……’因之族中除老人外,中青年无一文盲”。
臧汉臣回乡革命
斥巨资助同盟会
各地同盟会员为了进行革命活动,联系甚为频繁。在他们的宣传和鼓动下,诸城一大批有识之士也很快觉悟起来,倾向革命。诸城仁里村的开明士绅臧汉臣是革命党中的重要一员。
臧汉臣是仁里村有名的大地主,堂号为“望山堂”,有地70多顷。光绪三十四年(1908)捐了贡生,赴河南通许县任知县三年。他出仕后专心处理县政,拒绝贿赂,为政清廉,深得民心。任满回乡时,当地老百姓依依惜别,送他“万民伞”一把、“万民衣”一件。
臧汉臣回乡后,接受了革命思想,经刘冠三介绍入同盟会,并发展同盟会员,在仁里村组织起300多人的义勇军,孙中山亲派一名委员在臧汉臣家大院里指导训练3个多月,这支义勇军成为诸城独立的骨干力量。臧汉臣家财雄厚,对革命慷慨赞助,曾出资为刘冠三、陈干在青岛创办震旦公学。他捐白银4000两资助同盟会,并秘密与臧少梅设法去青岛购买40支大枪暂放家中,以备起义之用,密谋诸城独立。
其时,三民主义在诸城广泛传播,“共和”思想广为流传,人们纷纷组织各种团体响应革命。
◎相关链接
刘冠三
刘冠三(1872-1925),高密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为国内较早加入中国同盟会的山东革命党人之一,有“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冠三”之誉。
1902年,刘冠三考入山东大学堂师范馆,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2月在济南白雪楼设立白话报馆,创办《白话报》,宣传革命。1906年3月集资创办山左公学,将进步刊物分发给学生。
1908年,他联络全省各界成立山东保矿会,反对德国侵吞山东铁路和矿产权益,后辗转安徽、陕西、山西、河北等地,联络同志,进行革命宣传。1911年回山东,积极参与胶济铁路沿线诸县的起义。武昌起义成功后,山东宣布独立。1917年段祺瑞揽权,国会再次被解散后,刘冠三奔赴广东广州,协助孙中山成立护法军政府,任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山东招讨使,协同南方革命军北伐,并督师徐州,击败鲁督张树元部。1925年在北京病逝。1986年,中共山东省委认定刘冠三为山东辛亥革命杰出领导人之一,山东省人民政府拨款两万元为其修造陵园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