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观 | 豪迈有道:新时代新民企改革创新启示录
潍坊新闻网 2024-02-17 10:13:00
从1995年成立之初的设备十几台、员工34名,总资产100万元;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2023年,员工2万4千多名,总资产约200亿元,拥有1家上市公司、1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海外公司,轮胎模具、气门芯等多项产品问鼎制造业单项冠军。
从初中毕业生到全国劳模与工匠,从学徒工到股东,豪迈的员工,个个干成了超越自我的成就。一群人,一条心,把一个小县城里的民营企业做成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从“只要与铁有关的都干”到全产业链的拼搏,从抢订单到自研自创的转型,豪迈公司成立至今,保持稳健的发展增速,近4年来依然保持15%以上的发展年均增速。
教科书式逆袭,豪迈有道。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如何永葆活力”“做企业为了谁”——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有三问。近三十年间,时时叩问初心,使得豪迈能在变幻加速的时代,穿越产业周期,扛起中国制造业大旗,逐鹿世界舞台。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来自底气,豪迈的底气就是不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和集团共同的价值观。
民营经济的生产状况如何,民营企业有没有蓬勃发展的野心、有没有开疆拓土的决心,关系着全市经济发展势头,也关系着人民的生活水准与预期。2023年,豪迈集团以坚韧与果敢迎风而立,韧性增长。
2023年,豪迈第五工业园开工建设。“我们每年都在搞建设,但2023年是豪迈的建设高峰,投入达到历史之最。”张恭运说。
投入大标志着信心足。豪迈的信心来自连年增长的发展底气,来自创业29年来积累的发展“方法论”——诚信涵养产品竞争力,共同的价值观澎湃企业生命力。
在公司成立之初,豪迈的订单五花八门:摩托车上的链轮、汽车上的万向节、鞋厂的鞋底模,还因为在送货途中帮胶东一带卖花生油的村民改良设备而生产了花生榨油机——“只要和铁有关的订单都接”。“当时就是依靠着零零星星的来料加工维持生存,但心中就一个信念:人人都把各自手上的活干漂亮,企业必然不会差。”豪迈创业团队34人之一的柳胜全回忆。
企业如同人,也有其性格特质,而一家企业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受“掌舵人”影响。
豪迈的员工,口口相传这样一件打动人的小事:公司成立第一年亏损了18万元,那年农历小年,张恭运和另一创始人,骑着全厂唯一的摩托车,大衣里裹着刚刚筹借的钱,挨家挨户给员工送工资和奖金。工人们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张站在自家门口时,关心的已不是发了多少钱,而是以后怎么把活干好。
诚信担当的精神,自豪迈成立之初就贯穿其中。29年风雷激荡,豪迈从建立轮胎模具、机械加工、铸铁铸钢、油气装备、换热器“五大根据地”,再到如今的化工装备、数控机床和压缩机等新的“增长点”,业务看起来多点开花,其实背后牢牢贯彻着一个核心主线——对产品负责,干就干到极致;对企业负责,对自己的岗位守土有责。
正是秉承这样的工匠精神,功夫扎扎实实生长在自己手上,产品竞争力不断倍增。正如张恭运所言:“能不能在全球供应链中维持自己的地位,归根结底,靠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世界著名投资者巴菲特有一个“护城河理论”:公司独有的竞争优势,在他们的经济堡垒周围形成了一条护城河。
在豪迈集团,“护城河理论”落地为一个简单的逻辑:机床被称为“一切设备的工业母机”,豪迈就有近2000台机床,世界上众多一流的机床都能在豪迈找到,来调研的高校专家称其为“机床博物馆”,而其中一半以上是豪迈自己研制的。用自己研制的最先进的机床来生产产品,再叠加多年来形成的创新力,成本更低,质量更高,竞争力突出。
在“工业母机”的基础上不断开疆拓土,豪迈构建起优良的制造体系,拥有自己的研发设计中心、铸造工厂、焊接工厂、机械加工工厂,能够提供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
不仅仅是机床,豪迈集团在每一条产品赛道,都苦练内功,把产品做到极致;不断创新,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法宝是思想认同,这是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不竭源泉,“豪迈军团”亦如是。
“价值观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一家公司里不同岗位的员工互相争功甚至彼此瞧不起,这个企业必然不会好,所以‘价值观的统一和游戏规则的制定’一定是管理者必须要下功夫做好的两项工作。”张恭运介绍:“我们统一的价值观就是对在工作经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情达成共识,比如怎样看待客户,怎样看待创新,怎样看待诚信,怎样看待质量,怎样看待利润等等。”
涵养共同价值观是豪迈自成体系的“方法论”,用“豪迈方法论”去管理企业,去办学校、办医院,乃至“接手”其他公司都能轻松实现事半功倍。
荣泰的蝶变之路就证明了豪迈的方法论切实管用。2017年豪迈成为山东荣泰感应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这是一次计划外的并购,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豪迈派出驰骋国际国内市场二十多年的销售部部长邱宪路出任荣泰公司总经理。
毫无思想准备地接到公司任命,年近五十的邱宪路以“被信任”带来的责任感离家“远征”。来到荣泰,摆在邱宪路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景象:公司订单饱满,但产能不足,大量订单拖期;产品质量不稳定,不断遭到客户投诉和抱怨;采购渠道不畅,采购制度不合理,无法适时满足生产;员工收入不稳定,极度缺乏安全感;108名员工,59 名工龄不满一年,企业陷入员工频繁流失、频繁招工的怪圈……邱宪路决定从建立共同价值观入手,他住进员工宿舍,朝夕相处中,用一言一行诠释着豪迈文化理念;变革组织结构、再造生产流程、谋划战略、调整战术,他用雷厉风行、大刀阔斧诠释着豪迈“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
夜以继日,邱宪路用豪迈的办法解决着荣泰的问题。三个月后,荣泰订单按期交付率超过 90%;一年后,企业产值和利润总额同比实现翻番,员工数量增加40%,销售订单和产值双过亿,邱宪路带领 100多名员工,用豪迈速度书写了荣泰奇迹。到2023年,荣泰连年保持25%的发展增速,还建立了行业最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和全球最大的中频熔化炉。
豪迈有道,豪迈的道是朴素的方法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各自手上的活干漂亮。
企业永葆活力的发力点是创新,保持创新创造的企业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豪迈人讲着一个自豪的故事。2015年5月,时任山东省省长的郭树清来豪迈调研,问了张恭运几个问题。“豪迈的技术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研发的。”“豪迈的人才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自己培养的。”“世界高端客户怎么来的?”“口口相传找来的。”
这并非自吹自擂。
初中毕业的王钦峰,是豪迈人才的代表。从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工人,成长为填补国家多项技术空白的工程师,他被誉为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7年7月,王钦峰经过七天七夜的“连续作战”,在师傅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电火花机床的零件设计。图纸完成后,王钦峰又投入到机床的制作和测试中,12月,第一台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终于研发成功,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第二年,王钦峰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试图攻关电火花防烧结电路,几次失败后,面对质疑,张恭运站出来,旗帜鲜明地为创新创业者撑腰:“今后任何人搞发明创新,失败了由公司负责,成功了给创新者授以重奖。”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句话在豪迈变得可见可感。钳修车间的张光亮,对自己坐的凳子不满意,就利用下脚料制作了100个钳工专用工作小转凳;拉架子车的老师傅,发现老是掉铁屑,容易扎伤轮胎,就在架子车上加装了“磁铁扫帚”……在豪迈,创新的门槛不高,人人触手可及。
“在豪迈,啥是创新,把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变为合理是创新,把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变小了是创新,把不美观的设计变美观了也是创新。”谈及创新,豪迈的员工们纷纷这么说。
“惶者生存”,在豪迈的办公区,随处可看到玻璃上贴着这则标语。“对豪迈来说,创新是首先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竞争,为了更好地活下来。”基于此,张恭运在豪迈提出了一个理念——“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指的是发动全体员工的智慧,哪怕是优化一个环节,提升一个零部件的性能也可以视为创新。在张恭运看来,创新没有门槛,今天改、明天改、月月改、年年改,日积月累,这些细微的改善终将引起质的变化,所谓创新,正是这些细小改善累积起来的结果。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善”的过程中,员工不断成长,优于过去的自己;产品不断优化,优于同行业的竞争者。
张恭运认为,激发员工的智慧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生意。企业形成“为解决问题而工作,因问题解决而快乐”的氛围,如果员工热爱这份工作,他们在业余时间里也会不断地琢磨改善和创新,对企业来说,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划算的。
“大家各自干的工作,他自己就最熟悉情况,鼓励大家去改善创新,你改我改,今天改、明天改,日积月累、量变质变,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就出来了,一点一滴从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降低成本,我们的工期、生产周期都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豪迈的诚信、创新,既降低了管理难度,又提高了竞争力。基于这些,再往上推导,就是合伙、合作的理念,这是我们豪迈的管理逻辑。”张恭运说。
豪迈有道。豪迈的道是鼓励每位员工都参与到火热的创新实践中来,让每个人都能敢于表达、乐于改善,因为解决问题、改善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与价值感,就是上下同心这最可贵的生产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办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员工实现价值,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2023年秋天,豪迈集团荣获“2023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认为企业应该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培养人、成就人、发展人,担负起社会责任。“我们在获奖前也对德鲁克的理论不了解,是获奖后才发现,我们土生土长的管理经验,竟然暗合了德鲁克的管理学。”张恭运说。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豪迈的企业宗旨有点与众不同。张恭运说,很多企业的宏大宗旨是为了人类社会更加美好,还有的是为了技术更加领先,也有的企业说为了客户满意,但是他觉得,那些远大理想可能是老板个人的理想,在豪迈,企业要先让员工找到幸福感,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张恭运说:“办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想来想去,我觉得就是为了员工实现价值。”
在豪迈,企业与员工是合伙合作的关系,强调彼此成就,共生共赢。合伙合作意味着共创、共融、共治、共享,风险共担,张恭运常说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这是合伙合作的重点。在“合伙合作”的基础上,豪迈又衍生出四个条件,自愿、平等、诚信和互有价值。
多年来,“合伙合作”的土壤,厚植了豪迈独有的企业氛围。走在豪迈集团,时时会感慨“想不到”:
初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干大事,电火花机床、换热器等技术的突破,许多行业痛点难题都是他们解决的。
仓库保管员、在厨房切菜的阿姨、在保卫处值守的保安,都可能是公司股东。从2000年起,豪迈公司持续吸收优秀骨干员工成为公司股东,只要足够优秀,符合股东评价标准,无论什么岗位、什么学历、什么年龄,都有成为公司股东的机会。优秀骨干员工持股的“合作合伙”机制确立后,许多企业发展问题就迎刃而解。
工资发多少,员工自己说了算:员工自行申报工资,觉得自己干出了多大价值,应该挣多少钱,就填多少钱,绝大多数员工自己定的薪资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近十年来,豪迈每年都会设置一个年度薪资上涨计划,基本保持着每年12%~20%的增幅。
对员工的奖励“五花八门”:一箱水果、一顿大餐、外出旅游……奖品不分大小,只要当事人高兴,周围人热闹,豪迈能奖什么就奖什么。重要的是要让员工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要让员工知道,公司能看见自己的贡献。
豪迈园区内的超市没有售货员,明码标价,员工用胸牌自行购买;员工的出差费、加班费、电话费、私车公用费均自主填报、报销,办公室和车间的设备箱不上锁,也不设立所谓的“监督管理委员会”搞纪检制度。
豪迈门卫的保安遇到董事长的来访客人打给董事长确认会见地点,包括董事长办公室在内的每间办公室都是大玻璃墙半透明,董事长的办公桌是长条会议桌,董事会成员和员工是一样的福利,一样的工装。有次出差,一位新来的员工叫了同坐大巴、同穿工装的张恭运一天“师傅”,还热情地打招呼问他是哪个部门的。
就像和风细雨、草色润朗,豪迈的文化润物无声,每个人在企业里协调、融洽、高效地工作和学习着,企业因此朝气蓬勃地、稳扎稳打地成长。张恭运说,豪迈办公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要让每一个人在这里享有自尊、得到关爱、实现价值。
在一次演讲中,张恭运曾讲到:豪迈近三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人只要心态端正、胸怀梦想、崇尚合作,无论其学历高低、年龄大小,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进程中,干事创业,成就自我!
豪迈有道。豪迈的道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努力把公司建设成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奉献社会的理想平台,让每个员工能“工作着、学习着、进步着,创造着、收获着、快乐着”,让公司发展成为全体员工乐见其成、团结奋斗的事业。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