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潍坊新闻网 2024-03-01 10:43:41

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栾礼禾

  电影《雷锋在1959》深刻展现了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所经历的种种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入地了解了雷锋。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雷锋是一名头戴军帽、身着军大衣的解放军战士。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入伍之前,他曾是一名鞍钢工人。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条件艰苦的鞍钢弓长岭矿山,参加新建焦化厂的建设。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极为重要、辉煌非凡的142天。

  影片中,雷锋依然展现出了敬业、好学、肯钻研、充满爱心的特质,同时也增加了内心情感的描写,使他更加亲近、感人,就像是学校里的同学,或者邻居家的大男孩。当雷锋初到焦化厂时,被徐师傅嫌身材矮小,电影中的镜头长久定格在雷锋眼含泪水,却咬紧牙关,坚决不让泪滑落的瞬间。最终,他凭借着不服输、不怕苦、认真工作的精神,赢得了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徐师傅赞赏。还有,在焦化厂报到、征兵动员会上,雷锋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他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电影对这些细节的刻画,让人觉得这个19岁的小伙子离我们很近。

  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是: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团结着同志。当同乡苗满库因为工作环境艰苦想要逃离时,雷锋挡住了他,大声喊着:“你今天要是走了,以后就永远别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正是雷锋的坚持,苗满库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这一个”雷锋有主见、有梦想、敢坚持。为了梦想成真,他用尽办法,软磨硬泡,终于打动各方,实现夙愿。由此,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意味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更意味着主动的寻找、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追求。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