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评谈|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潍坊新闻网 2024-03-11 08:56:04
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孙瑞荣
近年来,“到博物馆去”逐渐成为生活风尚之一,博物馆已成为人们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正常开馆,甚至推出年味十足的春节活动,“到博物馆里过个文化年”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博物馆是文物展示的地方,更是诠释文物价值和意义的场所。馆内珍藏的每一件文物都蕴藏着历史的信息、文明的印记。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从远古时期的珍贵骨器、石器,到近代人们生活的用具和艺术品,时间跨越一百多万年。其中,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更是举世无双。文物不言,自有春秋。一件件无声的文物穿越千年,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
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当文物遇上科技,不但让人们在古代遗存中找到有关陶瓷、冶金、生物的更多“密码”,也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历史的足迹,触摸到古老的中华文明。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是山东较早开展文物数字化工作的博物馆之一,该馆在做好保护与研究,以及文物管理、陈列展览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三维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探索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全新可能。
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如今,越来越多的馆藏资源打破时空局限,打造数字展览平台,推出云展览、云直播、云教育等线上服务,让文物走出馆舍天地,走进百姓生活。2018年,一档名为《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纪录片“火”遍全网。究其原因,则是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开口“说话”的国宝,讲述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深厚积淀孕育出的动人故事。
可见,文物并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束之高阁的,而是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其价值。纵观当下,大批新展览、文化讲座等线下活动与在线展览、网络直播等线上活动交相辉映,为人们带来多彩文化体验的同时,不仅让人们对古老文明由衷地惊叹与自豪,也让越来越多游客在“活起来”的文物中体悟文脉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要坚信,只要充分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就能更好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