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人才剧团起死回生
潍坊晚报 2024-03-12 16:03:42
吴玉胜
上世纪90年代初,青州市艺术剧院京剧团面临生存困境,为了把青州京剧艺术的血脉传承下去,新上任的团长吴玉胜深入细致地做工作,向老戏骨讨教,给新演员鼓劲儿。为了留住人才,他向上争取政策;为培养新人,他辗转将小学员送去戏校,为他们争取转正机会。
“一刀切”难倒京剧团
困境下多方寻求出路
1991年元旦过后第一天上班,青州市艺术剧院老旧平房办公室里,京剧团全体演职人员悉数在座,新任院长兼书记吴玉胜一脸严肃,字字千钧:“咱打开窗户说亮话,京剧团是死是活,就看我们自己!”
青州市艺术剧院京剧团又一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问题出在“一刀切”,让文化单位就地创收,定指标,搞承包。
当时京剧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心散了,积怨重重。经济也面临困境,剧院工资发不全。文艺界许多人下海,成立歌舞厅、KTV,很快挣了大钱,对于仍在剧团工作的,也是不小的诱惑。
不仅仅是青州。邻近的昌乐、临朐等县市的剧团已经先后撤销了。作为新上任的青州市艺术剧院一把手,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重重压力之下,希望的火种还在。刘新珠夫妇等老演员,丁枢忠、刘雪飞、曹仁礼、崔祥吉、付道征等新秀,凭着对京剧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并且强烈要求把京剧团保留下来,把青州京剧艺术的血脉传承下去。
吴玉胜每天都在琢磨怎样凝聚人心,度过至暗时光。他深入细致地做工作,向刘新珠等老戏骨讨教,给丁枢忠等新生代鼓劲儿。
变通合同制全力留人才
政策支持培养业务骨干
要让京剧团起死回生,解决人的问题是关键的关键。偏偏这又是最难的。
形势严峻得很。当时,由于戏曲演出市场疲软,待遇低,戏曲院校都招不起生来。要指望毕业生分配吧,一是名额少之又少,二是没人愿意到基层剧团。唯一的办法是把现有的人员利用好,充分调动积极性。
当时,剧团有韩高峰、陈翠新、王智礼、李玉梅、崔伟伟等几个骨干,有的负责文武场伴奏,有的是演员,有的分管服装,都独当一面,不可或缺。但由于他们都来自农村,限于当时的政策,身份都是临时工。那个年代,在招工、转正、粮食供应等方面,“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也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此之前,已有好多个业务精湛的年轻演员就因为转不了正,不得不另寻出路。
吴玉胜来自农村,深知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与难度。1992年,他终于争取下来指标,把他们几个转为在编的农民合同制职工,各种待遇与正式工完全相同。此事在剧团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大家看到了希望,得到转正的演职人员欢喜雀跃,信心倍增,很快,这些人就成了不同岗位的主力。
主演《沙家浜》 舞台见差距
吴玉胜重视人才,源于切身体会。
1969年益都县京剧团撤销,人员分流、遣返,正在益都县张孟中学读高二的吴玉胜被选调进新成立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改称文工团)。
7月21日进城,三天后,宣传队指派刘新珠指导他唱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选段。7月31日的拥军晚会,他与刘新珠合演《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刘新珠是科班出身,吴玉胜在张孟中学宣传队就学唱样板戏,又经刘新珠速成指导,技艺大进,“郭建光”帅气,“沙奶奶”科班,一段对唱下来,掌声不断,获得满堂彩。
1971年,益都县文工团决定排演全本《沙家浜》,选定吴玉胜担任郭建光A角。先到烟台京剧团观摩学习,回来后,在阎刘庄一边支农(种麦),一边排戏,排成后,在全县三干会上演出,大获成功,吴玉胜感受到了“一举成名”的喜悦。
接下来,昌潍地区样板戏会演,益都县文工团演出的仍然是《沙家浜》,但这次的感觉却非常差,原来,其他县区的京剧团没有撤销,演员都是科班出身,“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透着京腔京味。而益都县文工团的很多人是半路出家,“杂家”出身,路子不正,一上台就“不带架”。
这事对吴玉胜触动很大,他痛切地认识到京剧艺术人才的重要和人才的难得。
把小学员送戏校
争取编制暖人心
一个剧团只有不断有新人脱颖而出,才能保持活力,不断提高整体演出水平。但是,作为基层京剧团,指望戏曲学校分配学生根本不可能。要生存,只有自力更生,从小培养人才。1992年,艺术剧院为京剧团招了个小班,从社会上选拔了12个孩子,二次筛选剩下7人。
1994年底,吴玉胜要来一个转正指标,将学唱彩旦的马静招进京剧团,之所以如此顺利,得益于她是城市户口,而其他6个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他们都是农村户口。
在此后的两年中,吴玉胜想了许多办法,处处碰壁。终于,他打听到烟台戏曲学校要开办一个委培班,前提是:培训结束,必须哪儿来回哪儿,由介绍单位接收并安排正式编制。
吴玉胜敏锐地感觉到其中存在变通可能。他立即向市分管领导汇报,领导被感动,答应这几个孩子毕业后回京剧团,给正式编制。吴玉胜喜不自胜,赶紧与烟台戏曲学校联系,使6人顺利报上名,按期开学。
4年之后学员们学成归来,一方面艺术上得到了专业系统的培训,另一方面,解决了编制。他们技艺大进,情绪高涨,很快都成为各自行当的骨干。
崔海滨是武场的主力,先后任副团长、副院长,眼下是院长兼书记。程友爱唱青衣,李守民唱老生,范美红唱老旦,李建平则是文场的主弦。陈光宇毕业后在烟台市京剧团就业。
演出发现好苗子
招入团中育英才
1995年底,丁枢忠带团到昌乐县阿陀镇演出,发现了两个小姑娘,一个叫史云霞,是前张朱村的;一个叫张杰英,是后张朱村的。她们从小跟父辈学唱京剧,挺拿得出手。
丁枢忠立马向吴玉胜汇报。吴玉胜正为人才着急,当即说:“把她们叫来看看。”两个女孩都十五六岁,一番考察,发现确是好苗子,但由于都是农村户口,而且是外县的,只能先以临时工的身份,把两个女孩招进京剧团跟班学艺,由刘新珠精心调教。
其间,吴玉胜多次找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工作,磨到2000年,终初见成效,领导特批,人事局特办,把她俩招为在编的计划内临时工,总算在剧团站住了脚。她们进京剧团后进步很快,不几年成为骨干,史云霞专工小生(女小生),张杰英工老生、老旦,都能唱几出大戏了。2012年,她们终于转为了正式职工。
本期图片由陈沛提供(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