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考古 投入抗战

潍坊晚报 2024-03-18 09:14:00

  

  吴金鼎致梁思永书信手迹。

  抗战进入后期,吴金鼎一直处在大后方,目睹国民党军队一直退守以及考古所需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他转变思想观念,决定“弃笔从戎”。抗战胜利后又受母校委托,效力齐鲁大学,最后积劳成疾,逝世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经费难以保障

  萌生投军意愿

  吴金鼎归国后的突出业绩深受傅斯年赞许,予以高度评价。评级晋升时吴金鼎因为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专著出版少无法晋升专任研究员。傅斯年为此与中央研究院有关方面协商,建议修改有关章程,在史语所中设置“技正”职称,该职称与研究员平级而略有差别,解决了吴金鼎晋升职称的困难。

  可傅斯年万万没想到,1944年3月,吴金鼎突然来信,告知其弃文从武,终止考古,参加抗战。信中说,“所中经费,深能体会,数年来深感经济压迫,国家情形如此,现决意投军委会战地服务团,谅必能见允”。吴金鼎忽然要去抗战,如果都归结为爱国热情驱使,所谓“一向以民族大义为重,放弃自己喜爱的田野考古”云云,都不切实际。琴台发掘遇到的种种困难才是原因。

  考古需要经费,但因为战争,史语所经费告罄,吴金鼎提倡节约,排除困难,也无力再支撑琴台考古走下去了。就连炊事一项都靠自理,他经常亲自动手推磨玉米面以粗馍馍度日。

  吴金鼎夫妇独居,按说负担不重,但妻子王介忱无固定工作,平时为吴金鼎整理材料,帮着分类,从来不要公家的薪水。所以他们在四川的生活非常拮据,让他备尝米珠薪桂之苦。

  面对国破民穷,吴金鼎再三思量,乃认清素日志愿,在今天情势下暂难实现,必待抗战胜利,一切有办法。故为现实自身之期望,为考古事业之将来,为个人身心之寄托,遂决意参加抗战。一言以蔽之,就是“我算想明白了,抗战胜利了,再考虑考古吧”。这是种无奈。

  傅斯年长信规劝

  吴金鼎心有所动

  傅斯年读罢信,内心一沉,曾托人代劝让吴金鼎打消这个念头,但没有回响。他思考了足足半个多月,在3月29日,给吴金鼎写了一封长信,再次苦口婆心劝其返回史语所,完成尚未结束的工作,所用言语恳切,甚至都说出了“你要做的事业并非抗战,研究所不可开此例(指史语所的人怎能因穷而改行)”。还说“工作未结束,前功尽弃”,并试图用眼前的具体事务极力挽留:“目下只有请兄继续写《琴台报告》,迅速写好后,即回李庄。”这封信包含着傅斯年对吴金鼎的爱惜之情,以及对吴金鼎做学术研究能力的肯定。

  这封信发生了作用。这时吴金鼎已加入军事委员会数月,在四川新津的美国空军第二招待所做主任,为抗战服务。看了傅斯年的信,吴金鼎结合这段军旅实践,认识到自己的确不适合做其他,遂有了返回史语所之心。

  4月24日,吴金鼎复信:“念先生之令,往战地服务团恳辞原允担任之职务,因昨天邱少将苦苦挽留,再度恳辞仍无结果,不得不暂允短期帮忙。事出无奈,谨暂乞假五个月,若早能找到代替人,尚乞准予提前销假。”这就是说,他以请假的形式,暂时离开史语所,其间还有可能不用5个月即能回史语所。

  但是,接下来吴金鼎奉军令从四川新津转到双流彭家场办理盟军招待所,为美国空军在华对日作战提供后勤保障。5个月的假期过了,战局仍没结束,吴金鼎不得不再三请假。繁忙工作之余,仍然不忘研究,他向傅斯年汇报“军中生活颇异,琴台报告已完大半”。

  重返齐鲁大学任要职

  因过劳罹患癌症辞世

  1945年8月,抗战取得胜利,吴金鼎解除军职,本拟回史语所考古的他,突然收到母校齐鲁大学请其协助学校复员事。齐鲁大学抗战时期迁址成都华西坝,与燕京、金陵、华西、金陵女子四所教会学校居此,抗战结束各自面临迁回,吴金鼎立即赶过去效力。

  行前,又一次向傅斯年请假:“函达胜利消息传来,实可喜可贺,现已呈请上峰乞脱军籍,谅可邀准,惟以母校齐鲁大学年来迭经风波,拟趁机略尽绵薄,谨此请求准予解除技正职务,等半年或一年后,再听命从事田野考古。”

  可见,他还是想到史语所做纯粹的考古研究工作,他给同学夏鼐写信说:“自胜利以来,弟无时不在梦想着田野工作。俟一切安定,弟必及早返所陪诸兄再晒太阳也。”

  重庆召开教育部全国各大学复员会议时,吴金鼎作为教育界名流、齐鲁大学代表参加,然后随齐鲁大学一道返回济南。

  吴金鼎对母校一往情深,齐鲁大学没拿他当外人,这回更是拿他作为学校的招牌,接连授予他历史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兼任校长室西文秘书、训导长、图书馆主任。身兼数重职要职的他,每天繁琐而忙碌,这种情况下,怎好脱身?

  1948年秋天,吴金鼎在北平协和医院查出胃癌晚期,医院回天乏术,鉴于北平战事危急,解放军平津战役即将打响,病人又被护送回济南听天由命。1948年9月18日,吴金鼎在齐鲁大学辞世,终年48岁。夫人王介忱自始至终陪伴,病榻之前的她伤心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消息传到南京,好友无不垂泪叹息。这批与吴金鼎有很深交集的优秀的考古学者,其实都难说结局完美。梁思永自不用说,1954年4月2日,因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心脏病发作,1954年4月即在京逝世,终年50岁。傅斯年突发脑溢血病逝,终年55岁。

  吴金鼎夫妻无后,但为我们留下了《山东人体质之研究》《平陵访古记》《摘记小屯逸西之三处小发掘》《高井台子三种陶业概论》《城子崖——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陶文化遗址》《云南苍洱境考古报告》《中国史前陶器》等著述以及永载史册的城子崖考古经历。

  本期图片均由张漱耳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安丘史话》《平陵访古记》《城子崖》《龙山城子崖实物整理报告书》《图说山东龙山文化》。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