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大讼师孟来宁

潍坊新闻网 2024-03-22 10:57:49

民间大讼师孟来宁

◎孟祥杰

  清朝乾隆年间,在青州府寿光县南皮乡北部的孟家疃(今滨海区孟家庄子村),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大讼师——孟来宁。他身材魁伟,足智多谋,口才过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并精通《大清律》,他智斗昏官、为民请命的事迹在当地妇孺皆知。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秋,当地阴雨连绵,积水成灾,庄稼歉收,官府的苛捐杂税却依然有增无减,乡民们苦不堪言。不得已,乡民们便公推代表到县里报灾情,请求减免捐税。然而平时作威作福惯了的县令哪里肯同意,他将惊堂木一拍,对众人呵斥道:“本县一向爱民如子、明镜高悬,你们那儿发生水灾本县能不知道吗?简直是一派胡言!”喝令衙役将乡民们轰了出去。孟来宁作为乡民的代表,见到县令如此昏庸无道、不恤民情,义愤填膺。多年与官府打交道的孟来宁深知,和如此昏庸的县太爷讲理毫无作用。他暗暗下定决心:作为一个无职之人,要想救百姓于水火,必须得想出一条绝好的计策。

  此时,因连日降雨,致使县城里一座年久失修的城门楼在夜里轰然坍塌了。孟来宁得知后马上有了主意:“就拿这个城门楼做文章,凭着我这张嘴和无往不胜的诉状,我就不信整治不了这个昏官!”他迅速写好了状纸,大意为在百姓遭受水灾之际,县令却不思救灾,只想着贪污受贿,县城的一座城门楼都因水灾坍塌了。

  写好后孟来宁即刻赶赴青州府,向知府呈上了那纸诉状。看到“民告官”的状纸后,青州知府也是大吃一惊。他派人下来查验,手下人看到的情景与孟来宁的所述一致:寿光的一座城门楼果然坍塌了!多年来,该县令的口碑就极为不佳,上面早对他不满意了,这次可谓人证物证俱全。于是在孟来宁状告县令的缘由查实之后,这位平素鱼肉百姓的县官就被免职了。

  县令被免的消息传开后,乡民们无不拍手称快,盛赞孟来宁为民除了一害,他在百姓中的威信更高了。

  不久,新的县令便到任了。乡民们又选出孟来宁等一众代表前去上报灾情,恳求官府减免捐税。孟来宁又写了一纸陈情状为民请命,在诉说水灾的严重时,他写道:“寿有尧丹弥桂,潍有两虞白浪;七河交叉,好似洋江……”新到任的县太爷看到后,因有前任被查的教训,他不得不坐着轿子硬着头皮下乡来察看灾情。

  而孟来宁早已打听清楚,这位县太爷也不是位一心为民的好官,只不过不是特别的骄横跋扈罢了,这次能否给百姓减免捐税,难以早下定论。在得知县令要下乡视察的消息后,他心中又生出一条妙计,并赶紧找来乡民们落实对策。他拱手对众人说道:“听说这位县太爷向来官气十足,是决不会下轿来实地察看的,我们不妨如此如此……”

  这一日,县太爷的一行人马终于来了。眼见县太爷的轿子越来越近,人群前面带头迎接的孟来宁在轿前对众人喊道:“先抬县太爷到‘旗杆地’察看,然后再到‘蛤蟆湾’!”孟来宁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乡民们依计而行,结果,还没走到所谓的“旗杆地”深处,积水便已淹没了轿底,很快浸湿了县太爷的官靴。县太爷察觉事情不妙,赶紧掀开轿帘一看:四周已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势,顿时吓得他面如土灰,他急忙喊道:“赶紧停下,别往里去了!水灾确实严重,‘旗杆地’尚且如此,‘蛤蟆湾’还不得把人淹死!本县已查明灾情,其他地方无需再去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心有余悸的县太爷回到衙门后,便向上级报告了自己所掌握的严重灾情。此后不久,朝廷除了给当地乡民减免捐税外,还特地下发了赈灾粮,乡民们终于平安度过了灾荒年。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