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年的觉醒与成长
潍坊新闻网 2024-03-22 11:00:44
一个少年的觉醒与成长
◎朱建霞
编者按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今年3月初首次访问中国,在上海、宁波与北京三地展开多场文学与文化交流活动。目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出版古尔纳的10部长篇小说作品——包括第一辑《天堂》《来世》《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海边》,第二辑《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多蒂》《遗弃》《砾心》。本期特推出古尔纳作品赏析,以飨读者。
人的一生中,觉醒、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读《天堂》一书,我从主人公优素福身上发现了成长的契机。无论身处何境,深植心底的渴望和期待,才是激励我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唯一途径。
《天堂》是古尔纳的一部长篇小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是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中国首批推出的五本作品之一。
如译者在序言里说的“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小故事”,也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大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东非社会的动荡时期,以男孩优素福的视角,用“有围墙的花园、山乡小镇、内陆之旅、火焰门、心心念念的树林、血块”等六个篇章,描绘了他如何面对挑战、感受痛苦,经历了从迷茫到领悟,从挣扎到成长的蜕变过程,并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强个体的过程。
小说从优素福的父亲变相卖儿,把自己12岁的儿子优素福送给商人阿齐兹抵债开始写起。优素福的父亲经营着一些小生意,在殖民势力和经济困境下,他的生计却变得艰难,甚至面临破产的边缘。在压力之下,他做出了艰难的选择,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以偿还债务。
突然的离家让优素福不安,但他还是跟着商人阿齐兹离开故乡,去阿齐兹的店里帮工。被阿齐兹带走后,优素福一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幸,动荡社会的经历,使优素福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勇气的年轻人,他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在遗弃的恐惧和迷茫中,渐渐长大。
在为阿齐兹商店工作的日子里,优素福能够保证温饱,精神的成长对他后天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尽管失去了自由,寄人篱下,却始终给自己内心深处保留一座天堂,用洁净洗涤着自己的心灵。在阿齐兹家那个有围墙的花园中,他面对着散发着香气的奇花异草,藤架上挂满的葡萄,优素福沉浸其中。潜意识中,他仿佛置身于心灵的天堂,解脱了现实的苦厄。
优素福超越年龄地观察一切,坚守自己认知的善恶原则,把善念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他的灵魂深处,即使面临危险,几乎被当作祭品献祭时,他仍然保持平静的心境,表达了对纯真善良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努力去除生活中的杂质,保留纯净的心灵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一方面是对自己内心天堂的维护,一方面是来自外力的破坏。
从小在殖民环境下长大的优素福,从未见过美好的事物,于是把那座花园看作天堂,寄予了自己全部的生活希望。跟随商队在非洲四处游走的过程中,优素福目睹疾病肆虐,贸易腐败,奴隶买卖猖獗的丑恶,也被旅途的美景所震撼,特别是那个野蛮荒凉的红色悬崖,对他来说就像一扇通向天堂的大门。然而,这个地方却居住着野蛮人和盗贼,他们抢劫了优素福所在的商队,毫无人性地肆意破坏。“他们没有道德观念或宗教信仰,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就像与他们一起生活的野兽一样。”这种纯洁的信仰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冲突让优素福倍感困惑和痛苦,他内心中努力维持的天堂一度坍塌。
小说中的强者始终占主导地位。贸易队伍的领队穆罕默德,以及阿齐兹也是一个强大的人物。然而,在查图小镇遭遇困厄时,他险些失去了一切。幸运的是,欧洲人的出现解救了阿齐兹一伙。这些欧洲人让优素福意识到:强者往往能够左右他人的命运,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强者才能成功,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勇气和智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优素福的觉醒和成长,不仅是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提升,更包括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反思。当他以命悬一线的方式回到商店,偶然从要债回来的阿齐兹那里得知,父亲已经去世,母亲离去,自己所有被赎回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如往常一样,去花园里干活的优素福,拒绝了女主人的示好,却被女主人诬陷。直到这一刻,优素福才意识到,“天堂”再美好,终究不属于自己。就像他的自由,也终究无法由他自己掌控。
不随波逐流,不断地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轻易妥协和放弃。为优素福的人生注入了动力和希望。
他通过面对困境和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意识到了逃离眼前状况的可能性,这种觉醒、这个决定,使得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成为群体之中,少数敢于追求自由的人。
机会不可或缺。德国雇佣军的到来,对于优素福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离开机会。在小说的结尾,优素福勇敢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尽管前方依然危险和未知,但他还是选择踏上了冒险的旅程,实现了短暂的自我解放,拥有了强烈主宰自己命运的勇气。
优素福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一个小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无法回避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描绘了那些不愿屈服的人的觉醒和抗争的情景。
通过优素福的故事,古尔纳传达了对人性的温情和对社会的批判。也向读者展示了希望和理想的重要性,即使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完美,但只要保持对未来的希望,追求自己的理想,就有可能实现救赎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