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故事 人生际遇缘于书法
潍坊晚报 2024-03-31 15:25:12
曹鸿勋
曹鸿勋书法。(资料图片)
曹鸿勋是清光绪二年状元,他一举打破潍县1200多年的沉寂,成为实行科举制度以来潍县第一位状元。他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蟾宫折桂的“破天荒”之举和他为官爱民、大办实业的官场生涯,而是他的书法和由此发生的故事。
求字暗示不加落款
短视酆氏遭人嘲笑
曹鸿勋出身贫寒,其生活、求学等一应所需均属艰难维持。无奈,他经人介绍在潍县东关富户酆六宅家当伴读。时曹鸿勋的书法早已卓尔不群、闻名遐迩,酆氏非常喜欢,于是决定让曹鸿勋为其书写一套六折屏风。曹鸿勋提笔在手,一挥而就。酆氏本无多少学识,但门阀等级观念却很重,思虑曹鸿勋乃一介书生、伴读,便暗示他不要加落款。曹鸿勋知趣,并未落款。
十几年以后,曹鸿勋金榜题名,高中状元,轰动了整个潍县城。达官贵人、富豪之家皆以能求一幅状元书法为荣,曹鸿勋应接不暇,大有“一字难求”之势。此时,酆氏家的六折屏风立时珍贵起来,只可惜缺少曹鸿勋的落款。每思及此,酆氏便后悔不迭,然事已至此,弥补无门,只有抱憾于心。据此,好事者编《四恨歌》贻笑酆氏之愚。歌曰:
一恨姓酆不姓陈(指陈介祺),二恨大门少“门楣”(即门楣之上无功名匾额)。三恨家中学子笨(指家中无学业有成之人),四恨屏缺“曹鸿勋”(屏风上无曹鸿勋之名)。
文昌阁书法惊了陈介祺
年除夕约见曹鸿勋收徒
潍县东南城头上有阁曰“文昌阁”,祀文昌帝君,入祀者多为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因道光进士陈介祺做过京官,加之学识过人书法极佳,故自京城归来后,每至春节,阁内住持必请陈介祺为文昌阁书写对联。但有一年,住持迟迟未请陈介祺。
陈介祺颇感疑惑。不顾除夕之日,决意亲至文昌阁一探究竟。至时只见阁之对联已经昭然现身,且书法精妙,大雅不群。陈介祺不禁大吃一惊。边想边步入阁内,面见住持,叩问隐情。当得知此乃一少年学生自告奋勇所为时,忙问少年姓甚名谁,住持答曰:“此人姓曹名鸿勋,家居西南关新巷子。”住持随后说道:“老衲见曹公子所书,沉稳大气,初露锋芒,遂贸然用之,望大人见谅。”
陈氏天性爱才,回府后反复思量,一心想当面见见曹鸿勋,想着想着,竟有些急不可待,除夕晚饭后,即差人去西南关新巷子约曹鸿勋。
曹鸿勋得知陈介祺相约,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但不得不去,故在一片除夕的鞭炮声中,进城门至陈府。一番交谈后,陈介祺对曹鸿勋印象极好,逐渐流露出收其为徒之意。曹鸿勋生性乖巧,岂能不解?当即行拜师之礼,陈介祺大喜,遂收之为徒。后又干脆收为义子,关系更近了一层。自此,曹鸿勋便在陈府读书,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其学业大进,其书法也日臻完美,后来科举夺魁,名满京都。
无门路宦海沉浮
因书法得以升迁
曹鸿勋中状元后,长时间供职于翰林院。这是个清水衙门,他经济拮据,亟想找个出缺的机会,但囊中羞涩,钻营无门。四年后,慈禧偶然看到他的字,越看越喜欢,顾问左右:“这位曹状元现在何处为官?”答曰:“翰林院,任修撰。”慈禧似乎十分爱才,于是,曹鸿勋的事便被她记在心上。不久,朝廷宣布,曹氏出缺,去湖南担任副主考官。
光绪二十年(1894),曹鸿勋调至云南,先后任永昌府知府、云南府知府、云南迤东道等。此间,慈禧突然又想起了他,想召其回京,初步设想让他担任皇室歌舞、戏剧演出等方面的负责人,并已拟好手谕,估计很快就会实施。谕前,慈禧召见翁同龢,专谈曹鸿勋之事。一听是曹鸿勋,翁同龢便十分不悦。原来,他当年购买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对联一副,在人前夸耀,被曹鸿勋当场认出是临摹的赝品,令自己当众蒙羞。翁同龢为此依然耿耿于怀,说:“云南边陲,派员不易,那曹鸿勋刚上任不久,听说干得不错。才得施展,便予召回,及可能引起云南方面人心浮动。依臣之见,不若让他在云南干一个阶段再说。”一席话生生毁了曹鸿勋的升迁机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因曹家人有违法犯科者,时受朝廷嘉奖擢升为山西巡抚的曹鸿勋也因株连丢官,调回北京。当时还健在并仍操控朝廷实权的慈禧并没有对他严究,还给他安排了一个虚职——资政院协理,薪资待遇不低。
人物生平
清光绪状元曹鸿勋
曹鸿勋(1846—1910),字竹铭、仲铭,号兰生,清潍县西南关人。光绪二年(1876)状元及第。历任翰林院修撰,湖南省副考官,云南永昌府知府、云南府知府、云南迤东道,贵州按察使、布政使,湖南布政使,陕西巡抚,资政院协理等职。
曹鸿勋祖父为清道光举人,父亲曹棠文无缘科举,平生以做小买卖为主养家糊口,出生在贫寒之家,自幼养成了勤俭持家、善学好问、克己上进的坚韧性格。
曹鸿勋天资聪颖,这在他刚入塾时即被启蒙老师丁象廷发现,称其为“神童”。由于家庭贫穷,曹鸿勋常常饿着肚子上学,丁象廷发现以后不时留他在塾内吃午饭,资助曹氏读书。为了不辍学业,曹鸿勋十几岁就加入“以工代赈”的民工行列,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聊补家中无米之炊。为了完成学业,他还给大户人家子弟做过“伴读”,以度困境。
曹鸿勋走上仕途以后,热衷教育,为官爱民,大办实业,受到人民、特别是陕人肯定,对其赞颂之辞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