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活力“潍”面孔 | 一家三口都是“追风筝的人”
潍坊新闻网 2024-04-17 11:35:1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坊子工业发展区王家庄子村被誉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制作风筝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王家庄子村风筝扎制技艺迎合着时代和审美的变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王家庄子村风筝艺人王兴胜今年48岁,制作风筝已经有32年的时间。从年少时跟着老一辈学习扎风筝到如今一家三口总动员,传承风筝手艺,他用匠心与热爱书写着不平凡的“风筝人生”。
王兴胜正在制作风筝骨架。
30余载心无旁骛伴纸鸢
4月15日,记者走进王家庄子四村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王兴胜和妻子孙文玲正在制作龙头风筝的骨架。
“潍坊国际风筝会马上开幕了,全国各地的订单有点多,我们一家三口一大早就起来忙碌了。”说着,王兴胜熟练地用手操纵着竹条,在酒精灯的烘烤中变换成各种形状。
王兴胜从16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扎风筝。第一次做风筝,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看着挺漂亮,可就是飞不起来。经过父亲的指导,他才知道做风筝其实还有很多道理,风筝需要左右对称,一根竹条要从中间划开一分为二,稍微偏一点儿,便不能平稳放飞。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30多年来,放风筝、做风筝、琢磨风筝成了王兴胜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王兴胜说,制作风筝除了要有一定的竹工、木工、钳工、美工基础,还要懂得一定的力学、几何知识,每项工艺都要求精致,很讲功夫。一件好的风筝作品,需要花费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尽管过程很考验人,但王兴胜非常享受制作风筝带给他的喜和乐。
王兴胜展示他做的盘鹰风筝。
精益求精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传统风筝制作讲究“扎、糊、绘、放”四艺,良好的技艺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刻苦磨炼。30多年来,王兴胜沉下心来钻研传统风筝扎制技艺,几乎所有的创意都是他一点点琢磨和反复实践完成的。
“这个风筝叫盘鹰风筝,别看它不大,但工艺要求比较高。我花了3天时间,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才成功。”王兴胜向记者展示他制作的盘鹰风筝。
“做好风筝既要下苦功琢磨,更得耐得住寂寞。”王兴胜说,做纯手工风筝的窍门,要有兴趣和耐心,得坐得住。王兴胜做风筝,常常一天就坐十几个小时。一个龙头风筝骨架,分为龙鼻子、舌头、眉毛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多次才能完成。王兴胜曾经为了做一个两米多高的龙头骨架,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框架到细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光“龙头”,就要用50多根小竹条,每一根竹条都要保持不同的长度和弧度,只有这样,扎制出来的骨架才形象生动。
王兴胜的妻子孙文玲正在制作龙头风筝骨架。
心怀一颗匠心,他将热爱融入每一个风筝中。“平时,我和妻子也是不断地研究风筝造型、工艺,两个人有了灵感会马上在图纸上画出来,然后付诸实践。”王兴胜力求精益求精,他创作的风筝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他看来,风筝的设计制作更是一个集中运用智慧的过程,题材要新颖、构思要巧妙、造型要不凡、风格要独特。
王兴胜的女儿王佳鑫从小耳濡目染,也开始学着制作风筝。
薪火相传为传统技艺插上“翅膀”
“从小看着父母扎风筝,自己也学会了。现在只要一有时间,自己也会钻进风筝的世界里,将自己新的创作灵感融入传统风筝扎制中。”22岁的王佳鑫是王兴胜的女儿,去年刚刚大学毕业。一有时间,她也会和父母一起坐在桌子前扎制风筝。
为了让风筝放飞时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王佳鑫不断学习绘画技巧,到野外捕捉蝴蝶、蜻蜓制作标本,对脉络、色彩、轮廓进行研究,观察金鱼、鸟类,研究动物结构与禽鸟飞翔形态……“静时做风筝,动时放风筝”,一动一静间,王佳鑫把对这份传统手艺的热爱揉捻在心间,定格在风筝之上、蓝天之下。
王兴胜制作的各式风筝。
守正创新,让风筝“活”起来。“在很多人眼里,风筝只是一个玩具。但在我的眼里,它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王兴胜说,放风筝代表着放飞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近年来,他们不断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创作出许多风格迥异的风筝作品。他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融入更多创新元素,将创新与传统结合,让风筝文化传播得更广,风筝飞得更高。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