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放入大江来——写在潍坊国家农综区建设推进大会召开之际

潍坊日报 2024-04-19 06:29:33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东风潮涨,春光浩荡。渤海之滨,风劲帆满。天高水阔的莱州湾畔,潍坊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向上升腾。

蓬勃发展的潍坊国家农综区

   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策源地,潍坊屡开风气之先,从县域的艰辛求索到全域的发展求变,创新与开放的动力灌注在潍坊这片具有深厚“三农”发展基因的土地上,生发出万千气象。迈上新征程,潍坊始终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以实干为底色,以奋斗为注脚,坚决扛起农业大市责任担当,为中国农业开放发展探路。

   2018年8月31日,国务院同意设立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六年踔厉奋发,六年笃行不怠,潍坊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山东优势、潍坊特色,聚焦农业开放发展,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加快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大潮奔涌六年间,一个个“首单”“首张”“首笔”“首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潍坊国家农综区探索实践着促进农业开放发展的新体制、新措施和新模式,将资源优势、政策优势转变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胜势。

农综区核心区(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示范基地

  心怀国之大者

  以制度创新为国家农业开放发展探路

  “作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潍坊当仁不让扛牢责任担当,对标对表国家关于农业强国建设重要部署,积极探索符合国内实际的农业强国建设新路径。”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曾这样说。

   善弈者谋势,历史机遇叠加潍坊的农业先发优势,潍坊市坚定扛牢国家农综区建设主体责任,把潍坊国家农综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平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赋予“三个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提供了样板。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引领区、农业科技创新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市委常委、副市长,潍坊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党组书记、主任吕珊珊说。

   发展,是一步接着一步的奋斗。紧扣“综合试验”这一根本任务,潍坊国家农综区探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成果。

海关工作人员对出口禽肉进行查验。

   ——海关监管制度持续创新,实行农产品通关便利化改革,设立种质资源进口、鲜活农产品进出口“绿色通道”,实行出口农产品食品企业“审批改备案”改革,创新入区货物“预检验”等制度,实现出口食品“即报即放”、鲜活农产品“即验即放”,进出口业务综合办理时间由10个工作日以上压缩至最快2小时办结,企业费用平均降低30%。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成山东省唯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政策担保+风险补偿+风险缓释+不良处置”模式,盘活农村各类资源资产超247亿元,“沉睡”资产变为有效资本。

   ——全国首创实施畜禽活体抵押登记业务,为活牛确权并颁发“他项权证”,创造了金融支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经验。

   ——强化农产品质量标准创新,高质量建设运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以标准掌握农产品话语权,蔬菜标准推广到全国27个省区。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密州酒业“鲁派清香”出口韩国,是山东省清香型白酒的首次出口;潍坊禽肉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在开拓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潍坊国家农综区从实际出发,以制度创新破解堵点痛点,为中国农业开放发展探路。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推进区域协调

  做大做优农业“蛋糕”,为地方谋发展

  今年春天,临朐广华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批150吨预制菜产品成功出口朝鲜市场,此前,许多像广华一样的肉类食品企业出口业务遭遇瓶颈制约,潍坊国家农综区以平台和政策优势,帮助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创新研发新品,助力广华肉制品首次出口朝鲜,这为全市乃至全省预制菜产业“破壁出海”蹚出了路子。

   不仅是临朐县,潍坊国家农综区结合每个县市区特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各区县农业发生了由内到外、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全新变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例如在昌乐县,苗丰农场负责人张军红介绍,他们和公司签订了合同,种的萝卜成熟以后全部收购。2023年每公顷产量90吨左右,一公顷地收入4.5万元左右,苗丰农场的60余公顷地就收入270万元。

  苗丰农场是潍坊做大做优农业“蛋糕”的一个缩影。为破解传统农业“农产品成本高、生产效率不高、农民平均收入较低”等发展瓶颈,潍坊国家农综区贯通“产加销”,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起粮食、蔬菜、畜禽、花卉、苗木、瓜果、种子、农机8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完备产业链条。聚焦“科技创新”动力源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6%、高于全国6.6个百分点。围绕破解城乡融合、经营体系、融资困局等发展难题,潍坊国家农综区在制度创设、关键领域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系统支撑,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以一地一域之“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农综区400公斤自主知识产权花生原原种出口巴基斯坦。

  以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厚植发展新优势

  逐梦国际舞台

  在距离潍坊1100公里外的湖北黄冈,曾经洪涝多发的江心洲长出了潍坊菜。

  在潍坊黄冈友好城市合作项目——叶路洲(寿光)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寿光农业发展集团负责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利用寿光现代设施农业技术优势,探索出一个在湖北省及周边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的“黄冈模式”。

  正是因为兼善天下的初心与发展思路,潍坊跳出一城一地去发展,毫无保留地将成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推出潍坊,走出山东,迈向全国,逐梦世界。

  来自巴基斯坦的育种专家巴甲博士是山东润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生事业部海外项目负责人,巴甲说:“在潍坊这么厉害的地方搞农业,一定能做出最顶尖的产品。希望通过我的研究,改变巴基斯坦花生的种植模式,提升产量和品质,同时,种植的花生还能出口中国,弥补中国花生自产数量不足”。

  持续“扩列”的朋友圈让潍坊汇聚链接全球要素资源,潍坊农业的开放发展,也为世界经济注入澎湃活力。

正大(潍坊)36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

  把潍坊国家农综区作为畅通农业国际贸易的主渠道,潍坊加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全球延伸布局。落地建设中日韩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中国—加纳智慧农业产业园、中国—乌拉圭肉牛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引进正大潍坊现代食品(360万蛋鸡)项目和正大(寿光)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项目,成为全国集成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安全生态全产业链项目。建成运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潍坊配送分中心,深耕“一带一路”,主动对接RCEP,20多家农业企业到境外建设产业园区,农业外资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到700多家,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基地达到120多处,出口禽肉备案养殖场220多处,出口蔬菜备案种植场1400多处。

  潍坊国家农综区逐渐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者,面向全球锤炼竞争力、布局未来新赛道。

  据潍坊海关统计,潍坊市农产品出口额连续5年突破100亿元。蔬菜出口量、禽肉出口货值分别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六分之一,抹茶、蚕种、鲜枣等特色农产品实现出口新突破,“潍坊农品”远销136个国家和地区。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潍坊国家农综区主动融入全球开放发展浪潮,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升华改革气质,在破解难题中锐意进取,在全国农业开放发展征途上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石莹/文

  图片为资料图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