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观 | 中国动力走向世界的潍柴力量
潍坊新闻网 2024-05-11 15:01:53
中国动力走向世界的潍柴力量
——潍柴集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探析之一
编者按 当前,我市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潍柴集团是老牌“潍”字号龙头企业,伴着风筝之都的成长,在世界舞台上实现了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完美逆袭,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让中国品牌在世界闪耀,让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动力走向世界的澎湃之声。
近日,记者走进潍柴集团,感受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潍柴担当和潍柴作为,探析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潍柴密码。
潍柴工业园
世界风筝都,国际动力城。在万物生长、风筝追风的季节里,一个个“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攀高跃升向新而行的潍坊故事飞出,以“潍柴制造”为龙头的潍坊先进制造业星空灿烂。
4月20日,在天津开幕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发布了行业最新技术成果——由潍柴动力研发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这是潍柴动力自2020年以来,第四次突破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国内燃机行业又一次走向了全球科技巅峰。
2024年4月20日,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四次刷新全球纪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四破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的背后,是潍柴工程师近4000个日日夜夜的集智攻关,更是潍柴加速向科技创新“无人区”迈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以新质生产力撬动大国重器,潍柴开启加速度模式。2月2日,潍柴集团召开2024年度科技创新奖励大会,表彰奖励2022年以来的重大科研成果和杰出科技人才,号召大力弘扬工程师精神,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科技强企。
4月16日上午10:00,潍柴动力未来科技试验室在潍坊正式启用。这是潍柴应对未来“双碳”时代到来、引领能源变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山东重工集团整车整机迈向世界一流的重要里程碑科技事件。
潍柴集团作为国家级动力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以集群强链为标志的产业竞争力“立起来”,让潍坊国际动力城实现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
——这是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潍柴担当。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点在潍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潍柴“三高”试验队员在寒区采集发动机试验数据。
多年来,潍柴一直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先锋,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抢占身位,把发展之“势”转化为竞争之“能”,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从全球首创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到四次突破全球柴油机热效率;从传统动力总成引领全球,到新能源全面布局;从价值链低端“内卷”到全球高端市场突围,潍柴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久久为功。
无论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的“重头戏”,还是从1到100的“持久战”,潍柴始终将科技作为“头号工程”,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成功将中国发动机推向世界舞台,从过去全球产业链的参与者,变为整合全球产业链的主导者。
深耕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聚变”,潍柴一次次亮剑。
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水平,被视为世界公认的行业技术难题。
从2015年起,潍柴成立由上百名青年博士、千名工程师组成的高热效率发动机科研攻关团队,依托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研发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链合国内外最强大脑和产学研合作伙伴,围绕着高效燃烧、低阻力和低损耗等开展技术攻关,在不带任何余热回收装置的前提下,启动本体热效率超过50%的柴油机研发计划。
早在2020年,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攻关团队负责人曾表示,面对柴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50%以上的目标,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20年9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潍柴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此后,潍柴的热效率技术研发就已步入“无人区”,但潍柴并不满足,继续发起科研攻坚战,向着更高的热效率目标冲刺。
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潍柴在柴油机热效率技术提升和建立潍柴动力未来科技试验室的生动实践回答了这个命题。
2024年4月16日,潍柴动力未来科技试验室启用。
勇闯“无人区”,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四年前,潍柴提出建设未来科技试验室,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从0到1之难,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而且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要不断地试错、探索,以敢为人先的责任和担当,为后来人探路。
这背后是潍柴打造的“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的强大支撑。近十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板块的研发投入就超过300亿元。
——这是潍柴聚焦国家战略、产业短板、技术瓶颈勇蹚新路。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少、资源能耗低的生产力。潍柴逐“绿”而行,擦亮制造业底色。
因技术门槛高、可靠性要求苛刻,大马力发动机曾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短板。要实现大马力重卡节油突破,提升发动机热效率是关键。
自2022年以来,潍柴坚定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激励创新成果,营造创新生态,高热效率柴油机技术开发、全系列H/T平台大功率柴油机开发、6000系列商用车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等三个项目获得了“潍柴科学技术特等奖”。
也正是凭借这些项目,潍柴在市场环境低迷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不仅强化了传统优势市场的领先优势,而且还在大马力高端市场实现突围。
在潍柴天然气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一线操作者争分夺秒赶订单。
作为天然气发动机的领军企业,潍柴独占全球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70%的市场份额,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同时,潍柴发挥集团内整车的优势,与陕重汽、中国重汽强强联合,在快递运输、冷链运输、高端专用车等细分市场,用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向高端市场的破局突破。2023年,在500马力以上6×4牵引车市场,潍柴大马力发动机市占率达35.9%,同比提升21.1个百分点。
——这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全球产业链的先发优势。
纵观全国的高质量发展企业能够强烈感受到,凡是埋头攻坚科技创新的企业,总能跨过增长曲线的临界点,跨越行业周期,潍柴就是这类企业的代表。
只有创新才能穿越周期,回望潍柴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不渝抓创新,在科技浪潮中迈向了世界一流的航道,无论是在传统柴油机,还是在新能源新兴产业,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
在潍柴智能化装配产线,人机配合,井然有序。
布局未来产业,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抓手,今天同步起跑的未来产业,将是明天决胜千里的新支柱产业。潍柴过去20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潍柴动力未来科技试验室是继潍柴整合了未来技术、发动机、大缸径发动机、液压传动等“八院一中心”研发布局后,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又一重大产业布局。
敢闯“无人区”,敢于“涉险滩”,潍柴以永不满足的进阶精神,围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落子布局”,向新求变,蓄能未来,迈向巅峰。
——这是为新质生产力出人才出科技的潍柴作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些年,潍柴人才积厚成势,人才“蓄水池”里集聚着能够引领发展主动权的“灵魂人物”。
创新人才与创新成果的涌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与增量器。潍柴新世界纪录诞生的背后,站着一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他们有着“蚂蚁啃骨头”的韧性坚持,有着百米冲刺的速度和激情。
凭借潍柴开创的一系列专有技术,凭借动力系统的核心领先优势,潍柴重型发动机、重型变速箱销量全球第一;陕汽重卡与中国重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重卡销量全球第一;农业装备、车桥等销量全国第一。
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潍柴这面潍坊工业的旗帜,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新征程上勇当先锋,擎旗前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