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活力“潍”面孔 | 30年只为做好一碗大虾面

潍坊新闻网 2024-05-17 16:50: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潍坊,一碗大虾面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漫长时光里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每天中午时分,位于经济区北城街道泰祥街月河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红河大虾面馆门口,便排起长队。缭绕的雾气升腾在空中,食客们陆续进店,吃上一碗香味浓郁的大虾面,为身体注入元气,也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动力。

  面馆负责人王军礼,是北城街道田东村人,从业30多年来,与顾客真心交朋友,凭借着热情的服务和一颗匠心,用心做好每一碗面,让一碗碗大虾面不仅成为顾客心中温暖的记忆,也成为一个城市的温暖印记。

  王军礼展示新鲜出锅的大虾面。

  一碗大虾面里承载着“幸福味”

  5月16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红河大虾面馆。进门左手边是酒水和收银台,往里走,摆放着各种凉菜和特色菜,一楼大厅内摆放着四张长餐桌。所供餐食都是老潍县特色菜,客人即点即取,主打的大虾面则需要等十分钟左右。

  “我1989年拜师学习厨艺,1995年自己尝试着做大虾面,2005年开始创业,到后来创办‘红河大虾面馆’。这么多年,一直在用心做好每一碗大虾面,看着顾客开心地来,满意地走,自己的内心会特别幸福。”54岁的王军礼笑着说,他的面馆上下两层,可以同时容纳80多人就餐。

  王军礼在制作虾汤。

  “做好一碗大虾面,最重要的是选材要新鲜。”说起如何做出一碗美味可口的大虾面,王军礼侃侃而谈,他表示自己选择用海水虾,虾汤更出味,面条则是自己家纯手工压制的,口感润滑筋道。

  为了保证食材新鲜,王军礼每天凌晨5点去菜市场采买,然后回店里和员工一起择菜、洗菜,准备迎客。

  “做大虾面久了,自己更专注于提升它的口感,在配料上也是精益求精,精确称出配料用量。”王军礼说,希望每一位来他面馆的食客能吃出“家”的味道。

  王军礼在整理食材。

  “坚守与嬗变”诠释着“匠心”

  1995年起,王军礼开始尝试做大虾面,到现在已经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手艺。从面条坚持手工制作,到虾汤不断改良,看似简单,不过撒点韭菜和腌香椿芽、腌胡萝卜就上桌的面,背后却独具匠心。

  上午10时40分,已经有顾客前来吃面,这也是王军礼一天中真正忙碌的开始。来这里吃面的很多是老顾客、老朋友。吃饭时,王军礼会端着自己做的小菜与熟悉的朋友分享,唠唠家常,有时候还会拿出珍藏的酒招待常来的朋友。王军礼面馆内的潍县菜品种类十分丰富,还会针对当下菜品定期更新。

  一碗好面是有灵魂的。王军礼说,面食的灵魂,来自五谷中本来的香气,在面,也在和面人的一双手上。经过揉、搓、撅、擀等程序,才能造就成如今一碗碗筋道爽口的面条。正是因为这样一颗“匠心”,来王军礼面馆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

  王军礼精心制作出的虾汤。

  让每一碗大虾面都能传递爱与温暖

  “简简单单一碗大虾面,要想做好,就要有一颗纯粹的匠心,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道工序。”王军礼说。

  靠着真材实料和“做好一碗大虾面”的匠心,王军礼的面馆每天都满座,生意好的时候,排队等座的就有20多人。

  香味浓郁的大虾面

  饮食是一种文化。王军礼告诉记者:“我们店里有两位老顾客,是一对情侣。小伙子是本地人,特别喜欢吃大虾面,姑娘不喜欢吃面食,但是每次都会默默地看着男朋友吃。后来在男朋友的影响下,姑娘也喜欢上了大虾面。现在隔三岔五,他们两个就来店里吃大虾面。希望每一位来店里的顾客,不管是家人、爱人还是朋友,都能一起吃出幸福的味道。”

  经过30多年的精耕细作,王军礼将做面的手艺和自己的真诚与坚守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碗又一碗特色大虾面,也成就了“红河大虾面”的品牌。“这一碗碗热腾腾的大虾面,虽然看上去简单、平淡,但是那种特有的熟悉的老味道,才是我们一直追寻的幸福味道!”王军礼笑着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王峤/视频
剪辑:陈晓宇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