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潍坊昌乐这个村,“弯道超车”有秘诀
潍坊新闻网 2024-05-28 14:36:53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以前村集体没收入,缺少优势产业,村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如今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村里还建起卧虎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吸引壮年劳力返乡……近年来,昌乐县乔官镇于家山前村呈现出“弯道超车”的发展态势。“借助上级党委政府做大火山农业和工商资本下乡的东风,我们依托火山土地开放发展,引资引智,终于干成了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5月25日,村党支部书记于勇向记者透露了“秘诀”。
于勇(左)在园区大棚查看南瓜长势。
初夏时节,于家山前村的大棚内,种植户于观虎刚刚以理想的价格卖出了南瓜和甜瓜。他是村里首批南瓜种植户,随着村里的卧虎山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期工程展开,他的新大棚即将投用,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原先想建新棚或更新品种,靠自己办不了,投资也大,多亏村里组织土地流转,引进社会资本建园区。新大棚面积大、配套好,效益肯定会更高。”于观虎说。
卧虎山现代农业示范园
“以前守着火山地质的庄稼地,村集体没收入,群众挣不到钱,村党支部很着急。”于勇告诉记者,顺应工商资本下乡和镇上建设特色农业园区的号召,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先后有40多户群众拆除旧棚,通过租赁或其他方式进园区继续创业。在优先满足本村群众需求的前提下,他们还向外村的种植能手开放。来自营丘镇的韩建伟租赁了7个大棚种草莓,成为农民致富带头人。他高度评价村里开放包容的风气:“于家山前的乡亲们不排外,村党支部很热心,有问题都帮着解决。”
通过引进资本和人才,于家山前村的土地越来越值钱,园区越来越成型,不仅让农民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也为老年人创造了就业机会。记者采访时,遇到正在打零工的韩美香老人,她把土地租赁给园区,自己打工再挣一份收入。“村里有许多像我这样的老年务工者,大伙一年挣2万元没问题。”老人高兴地说道。
随着村集体收入渐增,于家山前村的民生短板被相继补上,道路硬化、生活污水处理、文化广场建设等实事办了一桩又一桩。更让人振奋的是,外部大环境让于家山前村的强村富路越走越宽广。据潍坊日报社驻于家山前村“第一书记”潘恩帅介绍,当前昌乐县整合资源,联村共富,做大火山农业和农业产业联盟,于家山前村也被纳入“火山农业谷”发展规划。在乔官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村里秉持开放发展理念,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在种植新品种和南瓜深加工上做文章,目前项目选址已完成。
昌乐“火山农业谷”将于家山前村的农业园区纳入发展战略。
于家山前村后面是卧虎山,此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山上植被茂密,流传着众多佳话,是人们眼中的福地。于勇说,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禀赋,他们将一手抓卧虎山保护性开发,一手加快卧虎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升温乡村旅游,增加集体收入,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文图
通讯员 : 潘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