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继世 文武接踵
潍坊晚报 2024-05-29 10:23:58
《高密宫氏族谱》记载的宫尔劝先祖世系。
正德《汝州志》关于宫显的记载。
《顺治十五年武会试录》记载的宫胜律。
宫氏家族为明清高密书香门第。据《高密宫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安徽凤阳迁居高密县城东关,随着家族的繁衍壮大,后裔又相继播迁高密境内堤东、西关、宫家屯等村落,周边诸城、安丘、日照、莒县及东北等地。自四世祖宫显以监生出任汝州训导,其家族书香仕宦不绝,亦不乏科举出身者。
先祖自凤阳迁高密
书香绵延蔚为盛族
清道光十六年(1836),莱州人李同(即李图,字少伯,工诗文,《清史稿》有传)在《高密宫氏族谱序》中称誉高密宫氏家族说:“宫氏之先自凤阳迁密,四世训导公以文学起家,九世方伯公以显仕闻天下,不可为弱族也。”李同所说的“方伯公”,即指官至云南布政使的宫尔劝。明清时期各省布政使别称方伯、藩司,故有“方伯公”的称谓。晚清高密举人傅丙鉴所撰《宫氏重修族谱序》亦颂扬高密宫氏家族说:“宫氏居邑之东,临胶水,障之以堤,村曰堤东,得邑之秀,世以耕读业其家,务本而抑末,数百年于兹矣。”
据《高密宫氏族谱》记载,其始迁祖失讳,卒后葬于高密城东“杏园东官路北”,二世宫使能、三世宫雄俱未出仕。四世祖宫显,字时达,监生,曾任河南汝州、南直隶泗州训导。明正德《汝州志》记载:“宫显,字时达,山东莱州府胶州高密县人,由监生正德元年到任。”宫显之子宫琚,选贡,家谱记载曾任“直隶正定府王府都司断事”。宫琚兄弟辈中宫锦,岁贡。此时的宫氏家族已步入书香之族。
宫琚有三子,至此支派始分,族人称为老三支。宫琚长子宫用中,以岁贡出任山东乐安县训导。明万历《乐安县志》载:“宫用中,莱州府高密人。”次子宫执中,其后裔亦书香继世,清雍正四年乡试副榜宫懋昭、咸丰间朔州吏目宫垲、同治九年举人宫曰庠、光绪间获鹿典史宫曰南皆其后裔。三子宫尚中,增广生,即宫尔劝曾祖父。宫尔劝长子宫去矜后来追述其家族累世书香的辉煌时曾自豪地说:“吾宗世钟离,乃后迁于密。相延四百秋,十叶守书帙。”
其父为独子文武并茂
中武进士有儒将之风
宫尔劝曾祖父宫尚中有二子,长子宫大壮,廩膳生,即宫尔劝祖父。次子宫大楹,廪生。宫氏家族历经数世诗书积淀,终于迎来科举上的突破。宫大壮独子宫胜律,字絃玉,即宫尔劝之父,家居高密城北隅。民国《高密县志》载:“少博学,有文名,生平好吟咏。”宫胜律不仅能文,又富有武略,于顺治五年(1648)中戊子科山东武乡试第23名武举,家谱记载中武魁,应不确。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武会试,宫胜律中第11名武贡士,殿试中三甲第54名武进士,后出任江西南昌卫、湖南铜鼓卫守备。清乾隆《靖州志》铜鼓卫守备职官载:“宫胜律,山东人。”宫胜律生年不详,从宫尔劝8岁时其父身故的记载来推断,约卒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
宫胜律文武双全,有儒将之风,工诗文,著有《愁中吟》。张鹏展辑《国朝山左诗续钞》、单作哲辑《高密诗存》,皆选入其诗作。其《井陉道中》诗云:“迎面千峰起,崎岖路正长。日蒸山雾赤,风拥海云黄。绝岩人如鸟,荒原棘代桑。居民祠汉将,犹自说兴亡。”清光绪《高密县志》关于“雍正间,宫胜律、单含等十余人会咏城西芜园及单知宜野趣园”的记载,时间、交游上表述虽然有误,但宫胜律与高密文士以诗倡和的事实应是毋庸置疑的,宫尔劝的诗文喜好就颇受其父影响。
宫尔劝早年丧父
少而奇颖24岁中举
宫尔劝(1688—1765),字九叙,号岳成,晚号怡云,为其父宫胜律第三子。长兄宫尔勷,次兄宫尔劭,弟宫尔勉,俱为监生。宫尔劝的侄辈亦多监生,其侄宫去昧、宫去妄、宫去非俱为监生。其胞弟宫尔勉次子宫去私,字复塘,号郑里,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山东乡试中举人。
宫尔劝父宫胜律虽中武进士并出仕为官,但家境并不富裕。宫尔劝曾向好友钱陈群说“吾本寒素”。据乾隆十五年时任山东巡抚准泰所上《查抄宫尔劝原籍折》可知,宫尔劝“原本为寒生,向无家产”。8岁时其父宫胜律即身故,宫尔劝在岳父家长大成人,19岁时入高密县学成附生。此后才自置简陋草房,又买地二十亩,正式分家立户。中举后又置地二十亩,家境渐渐宽裕。至乾隆初年,宫尔劝名下田产已逾万亩之巨。
宫尔劝购买田产费用多是来自任云南粮储道时朝廷所发给的养廉银。《大清会典事例》载,当时云南粮储道养廉银每年5900两。宫尔劝任云南粮储道长达12年之久。《乾隆十三年满汉缙绅全本》记载,云南布政使养廉银当时为每年8400两。时任云贵总督硕色后来在奏报审讯宫尔劝的奏折中曾说及宫尔劝家业发达的历程:“从前历任县府,养廉有限,仅敷用度。迨乾隆元年升授粮道,始陆续寄银回籍置产……尔劝本属赤贫寒士,宦囊至此已极丰厚。”
宫尔劝自幼聪慧过人。钱陈群后来为宫尔劝撰墓志铭文,称其“少而奇颖”。康熙五十年(1711),时年24岁的宫尔劝中康熙辛卯科山东乡试第22名举人,是科德州人、后来官至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中第53名,二人为乡试同年。后来宫尔劝曾寓居卢见曾的两淮盐运使署,起因即由此。宫尔劝的科举应试文章当时曾被学子们奉为楷范,康熙间高密举人李华国编纂科举考试范本《八股定式》,宫尔劝的文章被选入其中。遗憾的是,宫尔劝中举后,连赴康熙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四年会试皆未考中,按举人参加会试三科不中可参加拣选之例,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拣选知县。雍正二年(1724)会试前奉旨以知县用,会试不中后,又蒙特恩挑选发往云南以知县试用。宫尔劝在谢恩折中特向雍正皇帝表态说:“臣学古不功,服官未逮,质羞樗栎,既倖科目于富年,材愧驽骀……惟思洁清自守,无亏臣子之常。兢业为怀,稍效涓埃之报。虽才疏知浅,未能上酬于高厚,纤毫而竭力尽心,犹期仰答圣明于万一。”后来,宫尔劝恪守誓言,以卓越政绩赢得朝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