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烟山文化与阎循观

潍坊新闻网 2024-05-31 10:39:56

浮烟山文化与阎循观

◎赵公友

慈文德 摄(资料图片)

  在潍坊市潍城区西南,有一泰沂山脉尾闾形成的山丘,当地称浮烟山,又名程符山。此山虽无崇峰岩崖之险峻,却不失绮丽之幽雅,苍茫雄浑,淳朴敦厚,风光秀美。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因其呈现灿烂的山左文化,在文人雅士的眼里,它是一幅以日月镌刻出的宏伟壮观的立体画卷,也是一本先贤儒士写就的春秋大书。

  海岱绵延,文脉悠长。自古人文荟萃的潍坊大地,从东夷文化的发源到丰腴的齐文化,积淀了自身文化的厚重。泰山因历代帝王封禅文化独绝天下被誉为五岳独尊。宋太祖战韩通得胜钦封沂山为五镇之首。而泰沂尾闾浮烟山,以其深厚的麓台文化底蕴扬名齐鲁。

  浮烟山所承载的文化,尤其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麓台文化”,震古烁今。岁月的洗礼,文士大儒的努力,让这里文风蔚然,凝聚成气。在秀美的自然风光中,留有众多文化遗迹。汉代丞相公孙弘故居、麓台书院、朴生泉、修贞观、南燕太子慕容超读书处等等,这一处处遗迹,就像浮烟山历史长河里的一颗颗宝石,熠熠生辉,光耀千秋。元代延祐左榜状元张起岩的《麓台秋月》碑文亦留建于此,其诗文“银河漾漾净天街,碧月辉辉照麓台,台上读书燕太子,清光依旧向人来”可谓家喻户晓,流传甚广。

  麓台,成了麓台文化的得力载体。《潍县志稿》载:“潍州北海县西南距城半舍地,有村曰望留,土风繁夥,地脉肥沃,亦州境之胜焉。有台拔出,名曰麓台,上有殿堂巍然,其来旧矣。其台周围景物清幽,非他处所及。巉巉而立者,台半之山也;澄澄而练净者,台下之泉也。虚檐峻宇,幽窗静户,适当乎山光水色之间,真天仙之攸宅,人间之胜概焉。”环境清幽,景色俱佳,自然是读书人所寻的僻静精研之所。

  进一步挖掘史料,原来浮烟山地处古营丘、平寿、下密三个政治中心之间,故浮烟山自古以来就是山左北海名士修身养性、读书论经的宝山胜地。此地夏时为三寿古国,西汉为平寿县地,属北海郡,东汉属北海国。北齐废平寿,并入下密县。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平寿县在潍州西南三十里,魏初为郡治,后改建为侯国,旧址就在今平寿村附近。

  先平寿,后潍州。潍州是潍坊的古称,设于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郡治位于下密县,曾有“东莱首邑,北海名区”之称。流经此地的白浪河,无私地哺育了两岸的先民。站在浮烟山顶东南眺望,可俯瞰曾淹没于白浪河水库底的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此遗址的挖掘,特别是完整的“蛋壳陶杯”的出土,奠定了此地在龙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把潍坊的历史文化推进了四千余年。在浮烟山北去不远的寿光大仓村,不仅发现了仓颉墓、仓颉台、仓颉石室,还出土了二十八字的“仓颉鸟迹书”。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孙敬明先生在《浮烟山区域文化概论》一文中言及:白浪河流域,从大汶口、龙山文化一直到三代秦汉魏晋,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浮烟山周近。

  传说中的孟子望留游学,历史记载中的西汉公孙弘牧猪读书,无疑是为麓台文化点燃的星星之火。先贤们大概不会想到,从此开启了麓台文化的一场辉煌之旅。后来的麓台书院,成为麓台文化传播并发扬光大的主要场所。

  书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始于唐末五代,盛于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有一千余年历史。历史上潍坊书院发达,明末以来,潍县人文蔚起,作为潍县最早的书院,麓台书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据记载,麓台书院是明万历四年(1576年)三朝重臣工部尚书刘应节归里后创办的,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改制废止。一路走来,麓台书院以重教兴文为己任,培养了大批学子,不少人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平津幽栖处 王子读书声》一文中,孙敬明用抒情化的笔触写道:“麓台书院奠定基础,西涧草堂与程符精舍则是开拓建树,二百年间培养纯正之士何啻百千,诚乃山左教学育人之楷模。”

  《程符山志》有这样的概述:浮烟山是一座齐学、儒学名山,其文脉始于商末周初时的姜尚。博学多闻的姜尚受封于齐国之地,他安抚四邦,博采众长,成为齐文化的创始人。相传孟子晚年时周游列国,曾到浮烟山东麓讲学,在望留村讲学的传说极盛。

  另据《九域志》载:从西汉起,麓台开始修社、兴学。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的公孙弘,年轻时就曾在此牧猪、读书,终成一代名相。南燕太子慕容超也曾在此读书。

  麓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离不开来书院的教书讲学者,这其中不乏名流高士。其中,总有一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一代理学大儒阎循观,他为麓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明清时代,昌乐阎氏家族可是远近闻名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乃“北海名家,营陵著姓”,被誉为“一代尚书府,七世科第家”。从清康熙至嘉庆四朝,阎氏直系五代出七进士,且有一人官至工部尚书。昌乐阎氏与巴县刘氏、宜兴吴氏、仁和江氏并称“四大科举之家”。

  阎循观,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师从昌乐滕纲,与前辈学者胶州法坤宏及同辈潍县韩梦周最为交好,并称“山左巨儒”。阎氏治学以程朱为宗,在文学、经学等领域均有一定建树,他在程符山的讲学活动也对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虽英年早逝,著作不多,但为儒林推重,其人其事在《清史稿》《清史列传》《清儒学案》等文献中均有记载。文学方面,阎循观私淑桐城派大师方苞,远宗韩愈、曾巩、归有光等,认同“文以载道”的观点,为文简淡醇厚,逻辑严密,大儒卢文弨曾对其文章大加赞赏。所作诗歌出自天然,清静冲和。由《西涧草堂集》和《西涧草堂诗集》可知其文学造诣。经学方面,阎循观一生沉潜义理,著有《尚书读记》和《春秋一得》,另在《困勉斋私记》中对《诗》《易》等也有涉及。循观治《尚书》,对字词章句有一定考证,并对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阐发。其治《春秋》,语言明白直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阐述。探讨阎循观的治学领域、治学方法,考论其生平轨迹、师承交游,进而在总结阎循观学术成就的基础上探索山东地区的理学风尚及背后成因,对推进、丰富这一时期的山左学术史甚至清代学术史研究大有裨益。

  阎循观的好学源于家风之遗,其八世祖阎介石,以读书作为起家之本,立家之基。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阎介石以诗礼崛起,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被选拔为贡生,自此奠定了阎氏此后近三百年以科举兴家的基础。曾祖阎世绳,康熙十五年(1676年)以殿试第三甲第三名考取进士,后来被皇上钦点,为当时的太子和四皇子讲学,成为雍正帝的老师。自此后阎家门第显赫,开启了科举兴家、人才辈出之路。祖父阎愉曾任工部主事,堂兄阎循琦曾任二品工部左侍郎。纵观昌乐阎氏六百年的家史,鸿儒满门,人才济济。除七名进士外,明清两朝,阎氏还考取举人22名,北京国子监的太学生、贡生51名,以及秀才以上学子近200名,真正做到了诗礼传家,光耀门楣。阎家人把古时熟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作为家族文化的核心,积极践行着儒家思想,其后世子孙学识渊博,文学、理学领域成就卓越,家族声望日益提高,把学优则做官,为官则为国为民的理念做到了极致。

  阎循观幼年时遭遇不幸,刚满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里的生活十分拮据。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母亲又因病离世。作为孝子的阎循观以“铺草苫,枕土块”为母亲吴氏守孝。孤身一人的他,后由官至宾州府知府的伯父阎廷佶抚养长大。好在他天资聪颖,读书博闻强记,而且刻苦勤奋,孜孜不倦。乾隆七年(1742年),阎循观十八岁时,山东秋试就考中举人,后讲学于麓台书院。他来到麓台书院后,“乃奉程、朱为宗”发奋攻读研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礼部在京举行会试,谙熟经史子集的阎循观在大家推举下参加了考试。其考卷深得阅卷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卢文弨的赏识,他发现阎循观的文章辞简淡醇,各阅卷官都赞叹不已,推举“堂当置第一”。然会试主司刘统勋(诸城人,刘墉之父)没有采纳。这次会试,阎循观虽然未中进士,但才华与名声已闻达京师。深受打击的阎循观一度无意科举,于是回到麓台书院,又开始了讲学生涯。

  在阎循观的《西涧草堂集》中有这样的记载:浮烟山自明代刘应节建起麓台书院后,四方学子入山攻读。可见麓台书院在当时文化教育的地位已十分突出。在西涧草堂建成前,由于麓台书院倾圯而改在修贞观学习。为此,在阎循观倡议下,联合夏秦玉和修贞观的张道士一起募捐集资,修舍兴学,扩建书院。工程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新建校舍南屋十间,东屋三间,西屋两间。张道士又把修贞观(今名“朝阳观”)的“讲经堂”五间借给书院使用,加上原有的校舍,可容学子百人以上。同时,又置学田数十亩,由师生自行耕种,“以农养学”,助力教育。

  1766年,阎循观在他人的苦劝下,再次进京会考,终擢取二甲第七名,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在任期间,他以儒家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他对每件事情,“必详核比例,准情酌理而后定稿,决不随方就圆”。在考察官吏实绩时,对每一件事都认真核实,据实记录,呈报上司,对不择手段攫利夺益者坚决制裁。后由于看不惯官场的腐败现象,亦为上官所嫉抑,郁郁不得志,为官仅三年,因病告归。阎循观重返麓台书院,与韩梦周等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倡导儒学,立足于麓台书院的发展。

  在麓台研学期间,建立讲会制度,是阎循观与韩梦周麓台讲学方式的大胆尝试,也是教学方式的一次有益的创新之举。讲会制度最早源于宋朝私学的会讲制度,即不同学派的学者共同讲辩。历史上著名的朱熹、张栻“朱张会讲”,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以及后来明代“以讲为学”“以会为学”均在中国古代学术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讲会制度为不同学派争鸣论辩搭建了广阔的平台,直接体现了各派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术自由”的精神,也从更深层次上昭示了文化的兼容并蓄。麓台书院“讲会”时,全省各地慕名来听讲者,不胜其数。如咸丰皇帝恩师杜受田、潍县大名鼎鼎的协办大学士陈官俊等等。由于书院学术思想活跃,教学成绩斐然,朝廷派出学使以及山东学政不断来麓台视学选贤,麓台书院为朝廷输送了大批人才。麓台书院讲会制度的建立,允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以文会友,活跃了学术空气,扩大了学术交流,体现了“争鸣”精神。这也充分体现了阎循观等人包容开放的教学思想。阎循观把毕生所学奉献给了来求学的莘莘学子。

  随着时代变迁,原有的麓台书院于民国初期被拆除。如今浮烟山周边聚集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潍坊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麓台文化泽润后人,古今文化的气息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