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夏粮收购工作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4-06-07 20:38:00

  6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市夏粮收购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万信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新闻发言人

  许宝国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

  魏    伟  市新旧动能办副主任
 

  近年来,全市发改(粮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有力地确保了地方粮食安全。当前,我市新小麦陆续收割收获,夏粮收购也将随之展开。

  一、我市夏粮收购工作准备情况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是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举措。一是统筹抓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落实人员、仓容、资金等,确保“有人收粮、有仓收粮、有钱收粮”。对收购一线库点的会计、统计、检化验人员进行政策、技能集中培训930人次,腾仓并库准备收购仓容118万吨,鉴定校正收粮设备921台(套)、计量和检化验仪器909台(套),充分发挥“一卡通”智能化系统在收购中的作用。市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全力保证资金落实。二是健全完善协同联动保障机制。市发改委加强与农业农村局、农发行、中储粮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细化收购安排,强化工作指导,形成工作合力。召开联席会议,做出集中分析研判,今年夏粮整体长势较好,产量成稳定增长趋势。根据省内外收购情况,引导各类收购主体准确研判把握市场形势。三是创新提升为农为企服务。指导收储库点落实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设立收购质价公告牌,做好咨询讲解、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必要时早开门、晚收秤,延长收购时间。推广应用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预约收购,实现少排队、快售粮。紧贴农民售粮实际,发挥县市区产后服务中心功能。四是不断优化市场购销环境。在完成全市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市场化理念不动摇,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在预期引导、规范管理、提升服务、维护秩序、强化保障上。用好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更好服务民营企业。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销合作走深走实。五是加强粮食作业安全监管。夏收期间高温、雷雨天气频繁,防火、防汛任务较重,粮食出入库作业运行繁忙,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狠抓隐患排查整改。按照《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作业指南》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二、2024年国家夏粮收购执行政策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今年,国家继续在包括山东在内的6个小麦主产省份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国标三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市斤1.18元,相邻等级差价按每斤0.02元掌握,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自2021年开始,国家不断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从2020年的每市斤1.12元逐年提高至1.13元、1.15元、1.17、1.18元,上调幅度1分至2分,这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种粮利益,促进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供应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时间内,如果我市粮食市场收购价格持续3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将由中储粮潍坊直属库、市发改委、农发行等部门提出启动预案建议,经层级上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批准后,执行托市收购价格;当市场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格以上时停止预案实施。对于执行预案收购的小麦,必须为当地生产且在质量上符合三等及以上国家标准。目前部分收购企业已经开秤收购,开秤均价高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格。随着收购工作的全面展开,价格呈现低开稳走态势。在夏收期间,会加强收购价格监测,加强对市场形势研判和预警。一旦价格下跌至预案价格以下,立即启动预案,全力保护农民利益。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切实把夏粮收购摆在突出位置,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担当作为,落实责任措施,扎实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认真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做好收储调控工作。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发挥我市64个省级粮食价格监测点作用。联合中储粮系统严格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先期布设收购网点7处,做好托市收购各项准备。指导储备企业从保供稳价和市场调控大局出发,合理把握市场轮换时机、节奏和力度。严格执行质价标准,杜绝压级压价等违规行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二)组织引导市场化收购,激发粮食购销活力。更加注重以市场化方式和手段谋划推进夏粮收购,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完善产销合作机制。结合服务企业活动,强化仓容、资金、人员、政策等各项要素保障,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三)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持续优化各项收购服务。创新优化收购服务,讲究细节、注重效率、延伸链条,持续提升现场、咨询、预约、信息、产后等五项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农民减损增收,全市发改(粮食)系统16家产后服务中心年烘干能力达5万吨,要切实发挥好服务作用。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管理,坚决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四)实施粮食执法监管,维护良好购销市场秩序。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收购现场,加大检查力度,严查坑农害农行为,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加强收购企业备案、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审批、仓储管理等关键环节的事前事中监管,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欢迎社会各界加强监督,收购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请积极拨打12325监管热线,提升监管效能。(五)加强舆论监督,主动回应社会和媒体关切。通过新闻发布、专家解读、发放明白纸、设立宣传栏等手段,扩大宣传面。宣传解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让种粮农民知晓收购库点、质价标准和相关政策。也欢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监督员对夏粮收购进行视察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改进完善工作。
 


 

  潍坊日报记者:目前正是“三夏”生产关键时节,请问我市目前三夏进展如何?为做好三夏生产,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许宝国答: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三夏”生产的关心,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大忙时节,截止昨天下午,全市610.72万亩小麦已收119.72万亩,进度19.6%;夏玉米意向播种面积594.96万亩,已播32.05万亩,进度5.39%,预计6月20日完成夏粮收获工作,月底前全面完成秋粮播种任务。为全面做好“三夏”生产,我们着力强化三个保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秋粮种足种好、夏管及时到位。一是强化农机保障。“三夏”期间,全市预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7.9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1万台、玉米播种机2.6万台。我们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机设备的保养维修、技能操作、安全生产等技术培训16场次,培训作业机手1946人次,确保机手和机具都以良好状态投入运行作业。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切实加强与交通运输、气象、石油石化等部门单位的协调联动,严格落实小麦收获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14个机收热线电话,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全面落实免费通行政策,设立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17处,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1140份;在全市335个加油站,设立联合收割机专用加油点,享受5%的价格优惠;及时推送农机作业、气象服务等信息,引导农机合理流动;指导镇村全面开放公共区域,优先用于农民晒粮。我们还成立6个市级“三夏”生产帮包服务工作组 ,实行分片包干、督促检查、巡回指导,重点协调解决小麦收获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三夏”生产有序开展。三是强化应急保障。提前做好应对“烂场雨”等极端天气的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完善《小麦抢收抢烘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组建58支农机应急作业队伍、25家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成162家粮食烘干中心,做实做细机收烘干保障工作,确保“用而有备,备而能用”,及时收获、颗粒归仓。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高质量推进夏收工作的同时,压茬抓好夏种、夏管各项工作,全面压实夏播面积,全面落实秋季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措施,努力推动夏粮及时收获、秋粮种足种好、夏管及时到位,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为打造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潍坊力量。

  鲁网记者:粮食收购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粮食丰收后,农民手中的粮食怎样才能卖一个好价钱?

  魏伟答:这是广大农民朋友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粮食要卖个好价钱,我们建议:一要从种植优质小麦入手。当前,人民群众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加快转变,对面粉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小麦品质决定了面粉品质。面粉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小麦精深加工,采购优质粮源,加工优质产品。像师栾02-1、中麦578、新麦26号等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价格比同等普通小麦每斤要高出二、三毛钱左右。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尽量根据市场、社会需求,从种子源头上做筛选,多种植一些优质小麦,到收获季节就能卖个好价钱。二要把控好小麦质量。质量好,才能卖的价钱高。鉴于夏收期间气温高、降水多,小麦存储稍有不当就会造成霉变。建议广大农民朋友借助各级有关部门科学储粮技术力量,避免霉粮坏粮,减少产后损失,保证丰产丰收。同时,不要将不同品种掺混在一起,影响收购价格。三要了解和掌握价格波动规律。注意观察市场供需关系,关注市场变化,一般情况下,刚刚开秤收购时,价格一般略低一点,随着多元收购主体入市收购、抢抓粮源,到收购中后期价格将或多或少有一定幅度上涨,这个时候卖出小麦可能获利要多一些。当然也可能价格起伏不定,这就要打好时间差。另外,有条件的大面积种粮户可以直接卖给粮库,避免粮贩子中间赚差价。

  中国山东网记者:粮食作为食品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储备粮收购和管理中,如何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管?请您详细介绍一下。

  魏伟答:加强粮食质量监管,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推进全市绿色高标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全省县级一流的潍坊寿光仓容8万吨绿色高标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去年建成启用,潍坊安丘、潍坊昌邑等新建粮仓夏收前也将投入使用。第二,加强信息化监管。各级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已全部安装动态监管系统,采取入库登记、质检扦样、过磅称重、散粮卸车以及资金结算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坚持用信息化手段减少收购作业环节的人为干预。第三,严把小麦入库关。新修订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完善了粮食收购入库等重点环节质量安全检验制度。我们在小麦入库期间对每辆送粮车次采取盲检模式,重点是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等多个方面,都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收购等级要求,进行物理指标的检测,由信息系统自动增扣量,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入库,更好地保护售粮农民利益。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统一配备了粮食质量快检设备,对呕吐毒素、黄曲霉素等卫生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第四,加强质量扦样检测。夏粮收购期间,省、市、县各级专业粮食检测机构还要多批次对小麦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进行扦样检测,严格控制粮食质量。第五,实施绿色储粮新技术。小麦入仓之后,我们还要采取微机控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先进技术,做好粮食的绿色、安全存储。期间还要经过定期轮换来保证粮食质量和品质。可以说,在粮食质量把控上,我们粮食监管部门和储备粮承储企业不敢有一丝懈怠,在这里请大家放心。

责任编辑:李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