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愁丨我的农民父亲

潍坊新闻网 2024-06-14 10:29:51

我的农民父亲

◎孟祥杰

  父亲是一位农民,一生都在同土地打着交道,然而数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并没有让他感到厌烦。随着年岁渐大,当忆起父亲劳作不息的一生时,我终于明白,种好地在他眼里其实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他对土地充满感情的一生,他终日勤劳不辍的身影,都明明白白地诠释了一切。

  从我记事起就深深地感受到,父亲是一个要做事便尽力去做好的人。沧桑岁月里,不管是大集体时代还是承包到户的年代,尽管他终日劳作,却并没有只感受到春耕夏耘和秋收冬藏的劳累,他的脸上不但常常蒸腾着汗水,也常常蒸腾着专注和喜悦,而庄稼在他的侍弄下长得格外好。直到他去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记得他常说的“人勤地不懒”“锄下有水,锄下有火”“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等谚语。

  辛勤的付出换来的也往往是不错的收获。1984年秋里的一天,当地召开了棉花生产现场会,父亲种的长势喜人的几亩棉田竟也吸引了县领导和专家的目光。在经过认真对比和评估后,他们便把父亲耕种的这块田地作为了科学种地的丰产模范田,于是父亲种的棉花地也意外而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现场会之一。

  至今,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的我还清晰地记得,在田间地头,专家们特地请父亲介绍了种田的经验,详细询问了高产棉田的肥料配方和作物管理等情况,并认真做了记录,临走时还专门带走了用塑料袋小心翼翼包起的几株棉花样本,说要回去进一步研究。谁也不曾想到,那年那月那日,有乡亲告诉我,父亲“丰收”照片的报道登上了报纸。在那个年代,个人的形象能登上报刊,对于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可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后来,父亲还意外地收到了县科委特地寄来的公函和照片。那些日子,也是父亲最高兴的日子,而一壶老酒,也成了父亲对自己的最好奖赏。我没有问过父亲当时的心情,但现在想想,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当自己的汗水和劳动成果被县领导和专家认可时,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应该是终生难忘的吧。

  岂止是种地,对其他的事情,父亲也是只要去做,便想要做到最好。忆起来,祖父做过木匠,尽管父亲没有以木匠为职业,但在祖父的耳濡目染下,父亲的木匠手艺在农闲时节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家中的一些木制物件也不用再外出购买了。时至今日,他三四十年前做成的凳子、桌子等家具仍坚固如初,继续充当着老宅中的实用物件,继续诉说着父亲当年的手艺精巧与勤勉。每当回家,睹物思人,会常常回想起父亲那一丝不苟,甚至称得上兢兢业业的“匠心”,而每当此时,又似乎听到父亲告诫自己“凡事偷懒不得”的话语。斯人已逝,父亲做事孜孜不倦的身影却依旧常常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去尽心做好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

  “半截木头半截铁”的农民生活是艰苦的,身在其中的父亲自然很清楚这一点,然而我从没听到他抱怨过什么,常见到的是他累极了的时候,便找个田埂坐下来,点上一支手卷的旱烟,在夕阳的余晖中,在氤氲的朝气里,一边出神地望着茁壮生长的庄稼,一边遥想着未来的丰收景象。今天回忆起来,身为农民的父亲的确不曾说出过一些深奥的道理,但在我的心中,父亲已是如此伟大,乃至伟大到让我为之骄傲。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