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建纪念碑以慰英灵

潍坊晚报 2024-06-19 14:48:55

  

  淮安首任县长周次温。

  纪念景芝事件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1947年淮安县土改布告,县长已易人。

  景芝事件后,幸存者继续战斗。英烈们几年后就等来了正义伸张的日子。首恶分子孙松山、厉文礼被人民政府就地正法。1952年淮安并入安丘县后,为罹难者建立了永久的纪念碑。

  周次温曾两次入狱 坦言干革命是一生追求

  周次温1909年生于安丘县二区逄王乡逄王村,今隶属坊子区。

  1935年2月,周次温在商河县政府任合作社指导员期间,参加进步群众组织的抗日反蒋大同盟,任商河组组长。1936年4月,大同盟负责人丁祖震被捕,周次温离开商河潜回高密岳父家躲避。数月后,到邹县任合作社指导员。不料被秦启荣告密陷害,被捕入狱,关在济南。狱中,他与赵健民、理琪、姚仲明等同志结识,从此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10月,日军逼近济南,他与姚仲明等政治犯被释放,一起参加新成立的山东人民抗日第五军,在司令部担任参谋长兼五中队指导员。1939年3月,调山东纵队政治部做民运,后调直属政治处、淄博特委、第一地委。1941年5月,因“托派”嫌疑,调鲁中区党委党校学习。1942年解除“托派”嫌疑,派往莱芜南部的新南县当县长。1943年2月,在莱芜陶家陈村第二次入狱。当年5月被营救,经鲁中军区党委审查并恢复工作。

  1946年2月,吴琳由高密县调任淮安县长,周次温安排去华东局党校学习。这是他第二次入党校。1948年9月,济南解放后,周次温担任过省合作社干部学校副校长,山东农学院马列教研室副主任。1957年被打成右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组织上给他补偿,他分文未受。他说:“干革命是我一生之追求,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在所不惜。我的子女都由国家培养成人,我要钱干什么!”

  1989年12月4日,周次温在泰安因病谢世,享年80岁。生前留下遗言,丧事从简,没有给组织和乡亲们添麻烦。

  淮安担架队获首长表扬 杨兴功不可没

  杨兴在淮安县武装部副部长的位子上干了近两年。

  1946年底,山东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双方在沂蒙山区决战,淮安县组织了1000人的担架队支援莱芜战役,杨兴也参与其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独轮车放弃,改两人一副担架,有路无路都能走,能抬弹药上阵地,能抬伤员下火线;他还发明推广了民工三件宝“瓢头、狗皮、破棉袄”。瓢很轻,可舀水喝,可盛饭吃,用完挂在担架上;狗皮更可贵,伤员可铺,民工可睡,保暖防潮不透水;棉袄不可少,穿可防寒,睡可作被,还可为伤员挡风、防寒、遮雨雪。淮安担架队得到三野首长的高度赞扬。

  1947年5月,淮安第二批担架队,叫做淮安支前民工大队,还是1000多人,杨兴担任大队长,于5月8日从景芝出发,直奔沂蒙山区,配合打孟良崮的74师。5月15日到达,立即投入了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将战地包扎的伤员运往后方的沂水王庄、黑风旋一带。5月中旬的天气,一早一晚还觉寒冷,淮安担架队队员都将棉袄脱下盖在伤员身上;遇到敌机空袭,都不顾自己的安危,首先把伤员藏好,还用身体掩护伤员。分管后勤的首长夸赞杨兴带的民工队伍最过硬。

  杨兴带队跟随我军纵队转战南北,从一纵到四纵,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1948年8月,他回到淮安后,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热烈欢迎和款待,宣布所有的干部、民工一律记二等功,牺牲的县里开了追悼会,对其家属进行慰问和抚恤。可是不久,开展“三查、三整”的整党,贯彻精简整编,他还是平调离开了淮安。

  首犯落网被正法

  淮安更名并安丘

  随着淮安周边的诸城县、高密县、安丘县回到人民手中,景芝事件的叛变分子,有的在安丘城解放时被俘,有的镇反时被毙。首犯孙松山1947年落网,被就地正法;首恶分子董志华、陈金祥、赵凤鸣等被人民政府处决,其余被判刑,个别潜逃在外下落不明。

  厉文礼在潍县解放前夕逃亡北平藏匿,1951年2月被北京市公安局侦悉逮捕。1952年12月24日,华东行政委员会批文,对厉文礼执行死刑,并特批将其押到血案最多的安丘县夏坡公审枪决。1954年1月21日,厉文礼在夏坡被执行枪决。

  而陈克等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没有隐入历史的尘烟。

  1950年,淮安县因与江苏省淮安县重名,更名潍安县,1952年6月并入安丘县,景芝区改称景芝镇。1956年5月,安丘县委、县政府在景芝镇前老汽车站附近修建起塔形的“陈克烈士纪念碑”。这里贴近车来车往的潍徐路和人来人往的街区南北主路,也是当年革命烈士经过这里转向被押往安丘城再也没有回来的地方。碑高18米,坐南朝北,四面均为青色水刷石,立体凸塑着金色大字,正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部花岗岩碑座镌刻《烈士碑文》;背面是“踏着革命烈士血迹前进”,下部花岗岩碑座镌刻《陈克烈士传略》;东面是“英灵千古永垂不朽”;西面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每到祭奠,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前来瞻仰、缅怀。1979年,“景芝烈士塔”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迄今已巍然矗立接近70年。

  陈克、刘铭等来淮安不到两个月,巫景全也就两个多月,可谓一个人历史长河中极短的瞬间,他们的生命在淮安土地上戛然而止,但他们生命的光辉将闪耀千秋万代。

  本期图片由张漱耳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中共安丘地方党史资料》《安丘史志·军事·淮安县委遇难》《潍坊重大历史事件(下)》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