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查 | 为潍坊中心城区打造“产业客厅”——奎文区实施工业二次振兴战略观察
潍坊新闻网 2024-06-21 14:26:37
逐浪潮头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方。作为潍坊市中心城区,今日的奎文把高质量项目牢牢抓在手,齐鲁创智园、动力智谷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成启用;传统产业发展基座夯实垒厚,“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新经济优势进一步放大。新型工业化发展活力盈溢而出,更好奎文气象万千。
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
随着退城进园政策的推进,奎文区发展重心逐步转向服务业,工业经济比重越来越小,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先后迁出,工业企业数量大幅缩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度锐减。然而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和生机,既离不开繁华喧闹的商贸街区,也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强劲脉动和科技创新的无边活力。
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的奎文,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大力实施工业二次振兴战略,增强工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全力构建规模壮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成果转化、带动力强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奎文区的工业逆袭之路就此开始,拾级而上、满城春风。但找准发展方向的奎文,却面临着工业用地紧缺的现实难题。如何化解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城市空间有限的矛盾?
“工业上楼”作为一种工业载体空间新模式,成为奎文的“不二之选”。“工业上楼”并非简单将厂房平面叠加,或简单把人、货、设备搬到楼上,而是通过升级改造产业载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实现“寸土”生“寸金”。
敬科(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里,复合机器人的机械臂转动自如。
动力智谷产业园运用好这一思维,迸发产业活力——
走进敬科(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复合机器人可以用“吸盘”精准抓取多种工业原材料,旋转、移动、放置,按照“大脑”自动分析、设计的路径,迅速完成运输任务。“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深度融合,产品主要面向3C电子、民航物流、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较市面上同类产品,我们生产的机器人触控更加灵敏、防护能力更高,预计今年年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敬科(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孔令民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敬科(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占地仅为1250平方米,但却将空间运用到极致,把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生产环节放置到二楼,粗略估算其亩产值达到惊人的1500万元。
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无独有偶,与敬科仅“一步之遥”的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为了更加高效地运用发展空间,同样秉持着“工业上楼”思维,用“钢铁框架”人为搭建出二楼仓储新空间,有限破解了空间不足的难题。行走在动力智谷产业园,一步一个“金凤凰”。这些企业大都有两个共同属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以“工业上楼”为前行方向。
将视角从单一企业放大到整个园区,其“链群集聚”效果显著。“园区聚力发展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柔性加工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目前已有10余家头部企业、骨干企业落户,初步实现了以‘工业上楼’形成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奎文区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营勃表示。
现阶段,以“亩均论英雄”已然成为制造业提质增效的新突破口。奎文区把“工业上楼”作为城市空间拓展和集约利用的新兴方式,全面释放澎湃发展活力。传统的工厂不再被局限在地面,而是跃升到高楼大厦中,每一寸土地、每一层楼都被充分利用,实现“寸土”生“寸金”。

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无人驾驶车正把产品运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
一场场装备制造企业“突围记”正在奎文区次第上演——
走进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示范工厂,“数字化驾驶舱”正在实时监控并操作生产。一辆辆智控物流小车在中枢操控之下,自动开到指定的位置装卸物料;桁架机械手依托智能化算法,把原料精准送到“上料区”,S型生产线高速运转。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
在奎文,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大力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不久前,山东富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精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批山东省2024年度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山东富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接受记者采访。
走进山东富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操机员程洪武正在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输入程序。根据既定数据,自动化钻孔、扩孔、铰孔……不多时,一个误差保持在3‰毫米以内的模组底座就被加工出来了。这个模组底座将会作为“电机带动连轴器”的一部分,被安装到医疗设备上去,帮助医疗设备实现“自由”移动。
“企业从标准件的简单加工,逐步转向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非标产品生产,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数转智改’,先期投入了500余万元更新升级了数控加工中心,新上了生产线。”山东富俊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表示。
骨干企业先行先试,示范带动更多中小企业乘“云”而上、借“数”发展。奎文区正聚力实施“智造强区”战略,开展数字经济突破行动,支持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一个个新增长极诞生于“数转智改”车间里,壮大于升级迭代中,向新迈进、向质而行,传统产业活力迸发。
海润万家物联网智能净水设备终端
如何进一步化解工业用地紧缺难题?奎文区不少企业给出的答案是保留“科创大脑”,外拓生产基地。
山东四方新域农牧科技股份是一家中型农牧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先进的畜禽养殖系统(包括家禽养殖系统、孵化厅环控系统、热回收系统、家畜养殖系统、家兔笼养系统)供应商,为国内中粮、正大等众多的大中型农牧企业提供服务,发展前景持续向好。但因为工业用地不足,该公司便在奎文区保留研发中心和小部分生产厂房,建设行业平台,将生产基地建到了周边县市。山东海润万家净水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如此,把研发中心和核心零部件物联网智能板生产中心落地奎文,将其余零部件生产任务全部外包、转移出去。
科技创新一直是奎文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即使诸多企业受限于空间、赛道、底蕴等现实问题,但它们都始终坚信“科技创新决胜未来”,不断以创新之名掀起发展热潮。
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三大核心产品: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智能加药系统。
“公司已连续多年研发投入保持在6%以上,建有市级研发中心3所,自主研发的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智能加药系统三大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医院污水、工业循环冷却水等各种水处理领域,其中次氯酸钠发生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周彬说。从单一企业“着笔”,奎文这座创新之城,正不断涌动起竞逐新质生产力的澎湃热情。截至目前,奎文区高新技术企业3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29.5%、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9.8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创新之风,如何掀起?奎文区早已敏锐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率先寻找适合“本土体质”的优质种子,全面推行“科技+”“+科技”等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创新发起、组建成立了全市首个以街道为主体的“科技智囊团”,紧扣专业、精准、长效“三化融合”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新路径,用好科技服务机构、会计事务所等社会力量,从知识产权储备、研发费用归集、技术创新点凝练等方面加快科技型企业挖掘培育,将200余家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从寻找一粒优质种子开始,给足阳光雨露,全力催生参天大树。奎文激发出拔节向上的绿色生机,不断铸就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优势。
倍增背后的
“善小”秘诀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
奎文区有这样一家制造业企业:总占地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非标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实现进口替代,2023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这就是富俊机械,员工数量不到50人,但拥有研发相关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生产车间经过多次技术升级改造,产品精密度大大提升,综合成本显著下降,走出了一条具有“奎文特色”的企业节约集约发展路径。
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要素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用“有限空间”创造“无限精彩”,是奎文区许多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自觉追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前提是“根据不同条件采取不同措施”,关键靠人。就像土地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一样,企业同样也是人才发展的“土壤”。“土壤”厚实,当然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激活人才潜能只能靠大厂大企。
富俊机械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只要有想法、有办法,“善小”更有大作为。企业不仅可以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人才也能在小规模的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目前,奎文区拥有齐鲁工匠1名、潍坊金牌工匠2名、潍坊工匠16名、企业级工匠71名,成立省、市、区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6家,持续做高工匠培育发展的“塔尖”,引领更多专业人才向高技能工匠方向发展,也有效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澎湃力量。
想方设法提升一线技术技能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浩泰机械的做法在于鼓励高技能人才在岗位上用好技能、管理班组、带徒传授,鼓励高技能领军人才参与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设在车间里的程寿远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省级创新工作室,目标是解决工友们在一线发现的各类问题,已设计制造工艺工装60余项,改造专机30余台,为公司节省设备、工装制造和人工费用达230万元以上。工作室组成人员基本上都是浩泰机械自主培养的人才,成为“内嵌于”生产环节中的创新“因子”,在创新过程中,更具有专注性、目标性,效果格外突出。
除了产业和技术创新,理念和思路创新也同样重要。“寸土”产“寸金”、“亩均”论“英雄”的背后,是立足现有资源做好创新文章。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仅有2.5万平方米,公司大力支持研发人员从小处、细处寻找创新点,“不贪大求全、不贪图一步到位”,聚沙成塔、汇溪成海,推动企业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进一步提升了发展质量和产业效益,主导产品次氯酸钠发生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城市中心区域,奎文区土地资源尤其金贵。工业用地数量少、距离中心城区近的现状,决定了奎文区制造业企业必须在节约集约的基础上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路子。人才工作也是如此,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建立高效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有限空间内做出人才出彩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奎文辨识度的“小而美、小而尖、小而精”的企业和人才同样值得称道。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高文 尹莉莉 薛静 石莹 方文婷/文 巩建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