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趣谈 | 说“火”

潍坊新闻网 2024-06-24 10:03:02

说“火”

□王觞

  人类开启文明的第一步,很可能就是对“火”的应用。从东方的“燧人氏取火”到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盗火”,似乎都在说明“火”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

  《说文解字》“火”部,收录了112字,后人又新附6字,其余未归入“火”部的还有很多。有人统计过,大概有400多个汉字。

  可见,“火”对人类的影响有多么巨大。

  “火”字作为部首参与造字时,灵活多变,可以在文字的左部,比如烧、烤等字;可以在文字的右部,比如秋字;可以在文字的上部,比如炎、光等字;也可以在文字的下部,比如炅、焚等字。

  有人可能会说,“光”字的上面怎么会是火?这是因为没有看到文字的小篆字形,所以才会产生疑问。我们今天分析汉字,至少要分析到小篆字形才可以,因为小篆字形是文字学上“篆书”与“隶书”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可以统称为“篆书”;从隶书往后的字形,可以统称为“隶书”。而从“篆书”到“隶书”变化的过程,即是“隶变”,又称“隶定”。

  “光”的小篆字形写作

  下为人、上为火。其甲骨文字形更加形象,写作

  “火”的一些变化多而复杂,是所有部首中非常特别的一个。比如“赤”字,其甲骨文字形写作

  上为大、下为火;小篆字形写作

  表示人的“大”字形变化较大,后来演化为“土”形,下面的“火”字就容易辨认了。但从楷书字形则一点都看不到“火”的影子。

  “火”字的变形中,有一个是极为常见的,即“灬”。比如热烈、蒸煮、煎熬等字,下面的“灬”,都是“火”的变形。

  古时候,称普通老百姓为庶民。“庶”字下面的“灬”就是“火”的变形。“庶”的甲骨文写作

  右上侧为“石”,左下即“火”之象形。

  古代贵族用金属器皿煮肉吃,所以富贵之家吃饭叫做“钟鸣鼎食”。因为人多,所以要以敲钟来“通知”吃饭这一活动;因为富贵,所以用得起、有资格用“鼎”一类的贵重金属器皿煮饭。

  远古时期,金属稀少,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也没资格用的,所以用石锅来煮饭,这个场面就是

  至今,民间仍有“煮石头”的说法,即是这一活动的语言“化石”。

  这个“灬”,今天通常被称为偏旁,我们小时候叫做“四点水”,后来叫“四点底”。这些叫法,几乎令人无法联想到“火”。所以,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每当看到“灬”,都要尝试去看看,它是不是“火”。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不能僵化。因为,真理也是有条件的,分析文字也一样。

  因为,有一些常见字中的“灬”形,确实不是从“火”演化而来。比如“燕”“魚”,其下部的“灬”,是从生物的尾巴演化而来;“鳥”“烏”“馬”等字中的“灬”,是从生物的下肢演化而来。

  熟悉普遍性规律,又非常关注特殊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分析文字的时候,错误就可能会少一些。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