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一纸写春秋——写在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

潍坊新闻网 2024-06-27 08:52:00

  

 

 

  

  从1984到2024——40年风云激荡,40年满纸芳华。 1984年7月1日,潍坊日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至今已出版13000余期报纸。一一铺开,便是一幅记录潍坊大地万象更新的壮丽画卷。

   6月26日,潍坊日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召开。老中青潍报人齐聚一堂,回顾奋斗历程,凝聚奋进力量。市委书记刘运专门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潍坊日报40年来牢记党报职责使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潍坊日报下步的新闻宣传提出了殷切期望。中国报业协会、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报业协会也分别发来贺信,对潍坊日报的未来发展寄予深切期望。

   40年间,潍坊日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和党性原则,牢记党报职责使命,巩固壮大主流舆论,记录这座城市改革创新的发展成就,讴歌潍坊人民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和强大精神支撑。

   岁月走过的每一段,都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创刊之初,潍坊日报是四开四版周二报。1988年,潍坊日报提质扩容,逐步过渡到出版日报。1992年7月1日,潍坊日报由四开小报改为潍坊历史上的第一份对开大报,从此跻身全国大报行列,新闻信息量更大,版面冲击力更强。1994年1月1日,创刊潍坊晚报,形成一社两报格局。2007年11月8日,创办潍坊第一门户网站“潍坊新闻网”。

   2020年以来,潍坊日报社大力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上线潍坊融媒客户端,发展形成集报、网、端、微、号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文字力量随着时间沉淀出厚重的城市人文气息。从黑白套红印刷,到彩色改版变身;从市区的大街小巷,翩然飞至每个县市区的纸上墨香;从艰苦创业偏居街巷,到搬进文化地标的报社大楼……时代的大潮中,潍坊日报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时代同频共振,突出党报的性质和地方特色,努力实现报道内容创新、报道手法创新、报纸版式创新,成为市委放心、群众满意、同行认可的“大报”“好报”。

   笔底波澜四十载,风雷激荡一纸书。作为中共潍坊市委机关报,自诞生之日起,潍坊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肩负起为时代和城市发展鼓与呼的重任,记录潍坊荣光,见证潍坊成长。

   在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等重大主题宣传中,潍坊日报冲锋在前、尽锐出战,为把潍坊实践、潍坊经验推向全国作出了积极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刊发农业产业化报道后,连锁式催生中国农业改革创新的政策理论成果,《人民日报》发表《论农业产业化》社论+3篇述评、潍坊农业产业化进入中央一号文件。

   椽笔写春秋,妙手著文章。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创新前沿,在决胜全面小康的火热战场,在决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街头巷尾,在建设更好潍坊的奋进征程……一代代党报人,奔波在走基层、跑现场的路上,挖掘改革进程中涌现的重大典型,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书写着潍坊人民的奋斗故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智媒时代,唯融者强。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可看、可听、可融、可互动的全媒体产品。潍坊日报与时代共进,在守正创新中告别“铅与火”,迎来“数与网”,拥抱“云与端”。报社整合日报、晚报、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媒介,构建全新融媒体发展格局;建立全媒体指挥体系,实现了新闻宣传全媒体策划、全媒体联动、全媒体传播;重构全媒体策采编发流程,依托融媒体采编一体化系统平台,实现新闻“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发布、全面覆盖”。

   如今,潍坊日报社已经建成以“潍坊融媒”客户端为龙头、涵盖32个平台的新媒体矩阵,全媒生产海报、H5、一图读懂、视频等新媒体产品,综合粉丝量超过2000万,实现从传统纸媒向全媒体传播的成功转型。从“报纸”到“报业”,从“跃然纸上”到“移动指尖”,潍坊日报的传播平台越筑越广、越变越大。

   行稳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更好潍坊。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潍坊日报社全面实施深度报道、新媒体综合竞争力、青年记者成长成才等“八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舆论宣传高地、民意信息枢纽、“新闻+”产业品牌,全力建设全国地市级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将全市人民的不懈奋斗和价值追求,镌刻进城市发展、时代前行的绚丽画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潍坊篇章贡献党报力量。

   新起点,再赴新征程。且看新时代潍报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从纸开始,向云出发!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静/文 康恒 吴江伟/视频

责任编辑:聂臻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