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惟敏的天空
潍坊新闻网 2024-06-28 10:15:12
冯惟敏的天空
◎张克奇
历史的天空深邃诡异,世间的风呼呼地刮着。
人生的命运,固执而又狡猾。我不知道,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秋,刚刚上任涞水知县(正七品)一年多的冯惟敏被罢官时,他心里究竟是有多么凄凉和无奈。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他已为此奋斗了五十多年。
临朐县廉洁家风教育基地(冯惟敏纪念馆)。 陈俊伊 摄 (资料图片)
冯惟敏,字汝行,号海浮,又号石门,自称海浮山人。从孩童时他就焚膏继晷、日夜苦读,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举人,其后25年间,他九次赴京会试,皆落第。直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春,参加吏部谒选,被授予直隶涞水知县,其时年已51岁矣。
对于这个机会,冯惟敏倍感珍惜,甩开膀子大干特干:兴修水利、植树修路、修葺学宫、审理民怨、加固城池、惩恶压邪,百姓无不称颂。冯惟敏“壶餐自随,广植榆柳”的故事曾广为流传。初到涞水时,为了解域内真实情况以便制定施政方略,冯惟敏多次进行实地考察,每次出行,他必然要自带水壶和干粮以充饥解渴,“民众自无一粟之费用”。他在道路两侧多植榆树、柳树——因为榆树被百姓称为“救命树”,榆钱和榆叶可在春天饥饿时食用,即使是榆皮,也可做成榆面糊,供人充饥;柳树乃风景树,路边栽植绿柳,会使百里改观、行人蔽日。另外,广栽榆柳,还能供京都烧木炭,百姓因此也能卖钱得益。因时刻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且廉洁勤政,冯惟敏深得民心,颇有政声,在上奉大计(考核官员)时,冯惟敏被评为“治绩核最”(治理涞水有成绩,考核为最优等)。
虽然冯惟敏能干会干,但他生性耿直,不谙官场之道,对上从不折腰谄媚,更不会去贿赂巴结,对于当地的一些实权派豪强,亦不去顺从、迁就,甚至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冯惟敏被县内在京“为将军、为校尉、为力士、为执金吾、为中贵人”者肆意谗毁,朝廷最终以“疏简不堪临民”为罪免其官职。可能是觉得对冯惟敏的处置有失偏颇,在他被免官闲居两年后,朝廷又以“文雅犹足训士”为由授其镇江府学教授(从九品)——降职使用为学官。
性格决定命运,家风影响秉性。冯惟敏于正德六年(1511年)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他的父亲冯裕时为华亭知县。其先祖世居临朐县盘阳,明洪武初年诏简山东之民三户徙一人戍辽,冯思忠始徙居辽东广宁左卫,冯裕为冯思忠第五世孙,正德三年考取进士,累迁贵州按察司副使,后复籍临朐,成为返临后冯氏一世。
此后冯惟敏随父亲历萧县、晋州、凤阳、南京、贵州,嘉靖九年(1530年)由贵州返青州,入临朐县学,成秀才,并在冶源置办田产长居。冯裕长期为官,一生遵循恪守“三无负”原则。他说:“希宠者负君;媚人者负己;谋身者负人。平生盖三无负矣!”他以自己的言行教导孩子们:一心希望得到帝宠之臣,必定不是忠谏之臣,这是有负于君王的;一意谄媚上司,急求提拔,这会有负于自己的人品和人格;极力谋求自身的利益,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则会有负于他人。为官者应当做到“三无负”。
从小就受到父亲言传身教的冯惟敏,既心怀家国天下,希望自己能和父亲一样通过科举为官从政,又形成了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秉性。在科举的道路上,老天只给他开启了一次大门,让他中了举人,之后赴京会试,他九冲九败。而他的二哥冯惟重、五弟冯惟讷、侄子冯子履,孙辈冯琦、冯瑗(亲孙子)皆考中进士。自冯裕开始,临朐冯氏六代九进士、十一举人,其中官至最高者冯溥为清康熙刑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一品)。
在第九次会试败北后,冯惟敏身心俱疲,决意放弃科举、从仕之路,隐居高卧,寄情山水、笔墨文字。
可人生就是永远让人无法猜度,充满戏剧性。本已放弃仕途的冯惟敏,却因为一个意外、一时之怒重新燃起为官之意。其时,监察御史段顾言借到山东州县巡察之机,到处敲诈勒索,贪赃枉法。冯惟敏闻知无比气愤,撰文对其进行了无情揭露、讥讽和痛斥。这些文字嬉笑怒骂,笔锋犀利,如擎天利剑,直刺段顾言和黑暗的现实。这当然触怒了做贼心虚的段顾言,他使尽手段让冯惟敏身陷囹圄。被放出后,冯惟敏决心从政,并参加了吏部谒选,当上涞水知县,开启了自己的为官生涯。
冯惟敏终于得到了从政的机会,却很快就让现实以另一种形式更加剧烈地刺痛、甚至是侮辱了他——“治绩核最”本应被提拔,却因得罪恶势力被免职罢官!这一番短短的为官经历,让冯惟敏对朝廷的腐败、政治的黑暗、官场的险恶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对这次罢官,他虽觉冤屈心有不平,却也能坦然面对,重新回到冶源老龙湾居住。
从某时某境上来说,冯惟敏的身上无疑有着陶渊明的影子,但两者又有一些不同。陶渊明做官的原因是“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而想通过做官改善一下生活;冯惟敏家境很好,做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陶渊明做彭泽县令八十余天,自觉“心为形役”“惆怅而独悲”,所以“自免去职”,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冯惟敏做知县一年多就遭恶势力群谤,被“罢官”,无奈之下才归赴田园。后来冯惟敏又被授予镇江府学教授,后升任保定府通判(正六品),因所写“条陈十六事”触及利益集团、编纂《保定府志》得罪上司等原因,又被降为从九品王官——鲁王府教授,因而“愤然辞官”,之后再未出仕,优游山水,专心著文。
去官后,陶渊明不善稼穑,经常是“草盛豆苗稀”,不但连口浊酒都“不能常得”,偶有亲友“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并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日子过得可真是一穷二白。冯惟敏则因为家底厚实,即便被除去官籍、剥去举人的俸禄,依然不用劳作就能过上衣食住行都很舒适的日子。偶尔想起科举不顺、降职免官,心里虽还有些疙疙瘩瘩,但已进入宠辱不惊之境。
对于陶渊明和冯惟敏,不管是自己去官,还是朝廷免职;不管是生活贫困恓惶,还是自感十分潦倒,他们都挣脱了缠缚自己的重重枷锁,让生命的天空自此豁然开阔起来,并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制高点:陶渊明成为“田园诗歌的一代宗师”,冯惟敏亦成为“明代散曲第一大作手”、冯氏文学世家的代表人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生命没有那么多蹭蹬,如果一直在官场里顺风顺水,那冯惟敏不一定能进入中国文学史而流芳百世。冯惟敏的诗、文、词、赋、杂剧样样俱佳,著有诗文集《冯海浮集》《石门集》,杂剧《梁状元不伏老玉殿传胪记》《僧尼共犯传奇》,但尤以散曲为最,有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传世。他的笔下,虽然也有风花雪月、唱和应答之作,但大多数都在关注民间疾苦,鞭笞社会丑恶,为老百姓发声,向黑暗势力挑战,并且大量运用了俚语俗谚,极少雕饰,却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但也惟其如此才是真正的冯惟敏。
正是因为具有仁济天下、刚正不阿、亲民爱民、体恤民隐的大胸怀,冯惟敏把揭露社会弊端、讽刺官场丑恶、反映民生疾苦等积极的社会内容融入散曲之中,从而极大拓宽了散曲艺术再现社会生活的空间,增强了散曲文学的战斗性与生命力,被誉为“曲中辛弃疾”。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王士祯评冯惟敏散曲“独为杰出,其板眼、务头,紧缓,无不曲尽,而才气亦足以发之”;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冯沅君认为“在明代散曲家中,冯惟敏应为第一人,即合元明两代的作家言,他也是第一流”;现代著名词学家任中敏直言“海浮曲全是一团拴缚不住的豪气。然排奡而能妥帖,词中之辛稼轩、陈迦陵也”;中国古典诗词曲研究家郑骞认为“有了冯惟敏,散曲这种文体才从末技小道走上高尚雅正之道”,并将冯惟敏的散曲与张养浩、康海、王九思三人算作一派,觉得冯惟敏的作品意境和规模比他们三人更显得阔达一些。
在冯氏世家,关于做人处世为官之道,除了冯裕的“三无负”,冯惟敏也传下了“一毫不染是根基”的殷殷教导:
一毫不染是根基,毕竟须思未仕时。但有叨誊养,总然薄禄胜盐齑。俸薪以外皆是贪墨,门第无私即正规。家世相传清白吏,一毫不染是根基。
一毫不染是根基,莫以惩羹忌冷齑。竖(刘)瑾窃权廉吏放,逆(严)嵩当国哲人悲。方今圣主隆新政,况复端公辅盛时。正好激昂承世德,一毫不染是根基。
一毫不染是根基,完节全名身莫亏。玉女守身防玷缺,珍禽惜羽避尘淄。当官自古惟三事,立国从来有四维。七字铭心常自检,一毫不染是根基。
一毫不染是根基,义利关头更莫疑。学道至今须体验,观人于此别妍媸。脚根立地常坚定,心迹通天自坦夷。报国承家都付汝,一毫不染是根基。
这是隆庆三年(1569年)春,时任镇江府学教授的冯惟敏赶回老家祝贺侄子冯子履考中进士,冯子履当众向伯父惟健、四叔父惟敏、五叔父惟讷求教为官之道时,冯惟敏乘酒兴写成的《首尾吟答示侄履四首》。
万历六年(1578年)农历二月,冯惟敏突患急病,卒于冶源家中,享年67岁。其妻侄、时任兵部尚书石茂华为他书行状。
因为家风正、家教严,自明至清冯氏四十多个官宦人物无一人因贪墨而遭处罚贬谪。冯裕、冯惟敏父子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后世传承的瑰宝。
冯惟敏的天空,也因此越发显得高远、广阔和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