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解放事业病发去世
潍坊晚报 2024-06-30 09:11:00
1946年6月4日,第四军分区党政军民追悼岳拙园大会。
病中的岳拙园。
1945年8月,由渤海军区组成的第四路分南、北、中三路对敌展开大反攻。南路大军由七师主力和第五军分区独立团组成。岳拙园调渤海区第四地委,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6年在开展“百日大练兵”活动同时,岳拙园为加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建设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渤海区掀起大规模反攻 获得最终胜利
1945年8月,各解放区军民向日伪军展开大规模反攻。山东军区命令渤海军区主力配合鲁中军区夺取济南,一部收复津浦铁路沧(州)德(州)段沿线名要点及寿光、潍县等地。同时,决定将山东军区所属各军区部队编成5路野战军,其中渤海军区组成第四路前线指挥部,主力部队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和第六、七、八警备旅。8月17日,山东野战军第七师正式组建。
8月中旬,第四路前线指挥部根据渤海区敌情,将所属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集中,分南、北、中三路对敌展开大反攻。南路大军由七师主力和第五军分区独立团组成,在杨国夫、景晓村、周贯五指挥下,在胶济铁路以北、小清河以南,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由东向西挺进。
17日解放寿光后,继续向益都进军。20日后先后解放广饶、昌邑、桓台、长山、益都、临淄、邹平等县及淄河、辛店、金岭镇、普集等车站,进至张店近郊。南路大军一部还配合山东第一路前线指挥部部队作战,扫清济南外围之敌,控制了东起益都、西至济南东王舍人庄长达几百里的铁路线,使渤海与鲁中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
历经两个月的反攻作战,渤海区已发展成西起津浦铁路,东至渤海,北近天津,南至胶济铁路,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辖41个县市,人口近1000万的解放区。
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渤海区军民的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岳拙园和他的战友们即将投入新的战斗。
调渤海区第四地委任书记 发动群众恢复生产
1944年1月,渤海区党委成立时原清河区垦区地委改为渤海区第四地委。1945年9月,渤海区各地委、各军分区各专属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岳拙园调渤海区第四地委,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10月5日,渤海区党委发出《关于目前群众工作的指示》,指出当前群众工作的根本方针是减租减息,组织群众大多数,团结各阶层,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党内进行加强群众观念、阶级观念、土地政策、统战政策的教育,加强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
10月上旬,岳拙园领导所辖各县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及反奸清算运动。对民愤极大的地主恶霸分子进行斗争,按照“二五减租”“分半计息”的标准开展了“双减”工作。佃农向地主出租户减回地租,受高利贷剥削的农户向高利贷者讨回粮食或款项。通过这一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解放区的基层政权。广大农民的政治地位、经济生活有了明显改善,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抗战胜利后,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恢复和发展生产。同时,为了随时准备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也急待尽一切努力通过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来巩固解放区和支援部队作战。岳拙园领导第四地委人民遵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坚持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战争需要服务,落实上级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当地优势,发展农业、商业和各种手工业生产。在发展农业生产中,通过发放农业贷款、鼓励群众发展水利推动农业发展。根据垦区荒地较多的实际情况,鼓励群众开荒种粮。垦区经济复苏为支援解放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百日大练兵强武装
组织思想政治学习
1946年,渤海军区制订了3月至5月的百日大练兵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军政工作总结,评选英雄模范;进行形势教育;实施整军方案,进行正规化教育、军事训练和整编复员工作。
在开展“百日大练兵”活动同时,岳拙园为加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建设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45年冬开始,为适应“统一指挥、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作战,保卫胜利果实”的需要,岳拙园领导第四地委、第四军分区按照渤海区党委、渤海军区“关于人民武装大整训”的指示,组织各地方武装、民兵、自卫队,抓紧农闲时间和战斗间隙进行大规模的教育、训练工作,提高第四军分区武装力量的军政素质。通过百日大练兵,第四军分区各部队及地方武装、广大民兵的军事技术、战术水平和组织纪律性均有很大提高,整个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国共停战协议签订后,渤海军区部队中有些指战员产生了“刀枪入库、放南山、解甲归田”的和平麻痹思想,对蒋介石的假和谈、真内战的企图认识不清。按照上级要求,岳拙园组织广大干部、战士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关于重庆谈判》,通报驻德州等地伪军对解放区进行袭击和破坏的情况,揭露蒋介石施放和谈烟幕,教育大家认识到蒋介石正在磨刀,我们也必须加紧磨刀。
在“百日大练兵”中,广大干部战士的政治警觉性和练兵自觉性得到提高,克服了贪图安逸与和平麻痹的思想,增强了战胜敌人、保卫解放区的信心。军事练兵主要放在以投弹、射击、刺杀、爆破为主的技术训练和近战、夜战的训练上。“百日大练兵”开展得十分红火,部队的军事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病情恶化英年早逝
东营为其修碑纪念
1946年5月,为了组织德州战役,岳拙园奉命到德州东土桥渤海军区司令部开会。会议期间,岳拙园肺结核复发,转入惠民医院,因病情恶化,经医治无效,不幸于1946年5月28日上午逝世,终年35岁。
渤海区党政军民各机关成立了治丧委员会,推景晓村、袁也烈、李人凤、张振一、刘冠甲、于勋臣、马巨涛七人为委员,决定进行公葬,并派于勋臣同志随灵柩回故乡主持公葬。1946年6月1日,岳拙园烈士公葬仪式在其故乡岳家村举行。岳家村东西大街两旁扎的席棚内挂满了挽联。党政军民7000余人,以极大悲痛哀悼岳拙园烈士。公祭会由治丧委员会委员于勋臣主祭,广饶县县长门金甲致悼词。各专署都派来代表送葬。为纪念岳拙园,广饶八区改名为“拙园区”。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共东营区委、东营区人民政府在渤海区抗战烈士祠修建岳拙园纪念碑,碑身长1.8米,高1.2米,底座高0.6米,四周用青石做栏杆,碑身正面镶着“岳拙园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背面刻着岳拙园烈士的生平。
本期图片由孟文杰提供
本期参考资料:《战斗在清河渤海平原系列人物志:岳拙园》《寿光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