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沃野织锦绣——安丘市金冢子镇执“振兴”之笔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
潍坊日报 2024-07-01 14:12:19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创新有效的自治举措、不断发展的特色产业、有序治理的美丽乡村……漫步在安丘市金冢子镇大地上,村美人和、产兴民富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希望的田野上释放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执“振兴”之笔,擘画美丽乡村“锦绣图”。近年来,金冢子镇积极践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和美乡村,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建引领特色路
联建唱响共富曲
仲夏时节,走进安丘市金冢子镇北南戈庄村“跨村联建”示范区的蜜桃采摘园,记者看到,绿叶掩映着累累硕果,红彤彤的蜜桃压弯了枝头,果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工人们正在桃园忙着采摘,一筐筐鲜桃,一张张笑脸,让桃园充满了生机。
在北南戈庄村“跨村联建”示范区,游客正在采摘樱桃。
“我们镇土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农业镇,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规模壮大,各村发展的瓶颈逐渐显现出来。为此,我们以北南戈庄村为龙头,联合东南戈庄村、中南戈庄村、凉泉村、七戈庄村、兴隆官庄村开展‘跨村联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金冢子镇党委书记潘杰介绍说,该示范区打破传统按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单一模式,在原有行政村主体、村民自治主体等不变的前提下,推行“大党委”的发展路径,建立金南联合党委,开启“跨村联合、抱团发展、同步振兴”的新模式。
“抱团”不是简单地做加法题,同频共振是“跨村联建”的关键。为此,该示范片区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统筹谋划,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向链上汇聚、呈规模化发展。
“我们改变过去‘小全多杂’的种植习惯,通过‘党建统领+大田托管’项目,托管土地2800亩,增加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增加村民收入200余万元。同时,依托林果种植产业发展优势,在联合片区内种植大棚樱桃、红酥梨、晴王葡萄、维纳斯苹果、黄金蜜桃,并推出示范区精品采摘旅游路线,实现‘特色农业发展+乡村采摘旅游’的叠加经济效应,带动周边群众致富。”金南联合党委书记孙瑞春告诉记者,他们还整合6个村的乡村振兴资金建设了占地4500平方米的数字农业电商云仓,每年村集体可增收50万元以上。
如今,北南戈庄村“跨村联建”示范区通过“党建联建共治共富”行动乡村振兴率先取得突破,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全面快速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镇前列。
北南戈庄村“跨村联建”示范区的成功创建是金冢子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冢子镇以村党组织“跨村联建”为契机,坚持“一盘棋”“融合抓”发展理念,通过“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富带穷”,加强村党组织的联系帮带,促进村党组织从“个体强”向“整体优”转变。2023年,全镇联建31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76.49万元,有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其中10个村超50万元。跨村联建、协同发展共建共富效应充分释放,切实蹚出了一条符合金冢子实际的强村富民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产业兴旺百姓乐
奏响发展主旋律
产业兴旺,农民有奔头,乡村更有活力。
“今年的羊肚菌长势格外喜人,没想到第一次试种就这么成功,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日前,金冢子镇班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魏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介绍说,羊肚菌的种植过程只需要四五个月,从冬天到春天,短短几个月,效益非常可观,羊肚菌采摘完了以后,现在这些大棚他们接着种植香菜,一点儿都不耽工。
班家官庄村收获的羊肚菌。
羊肚菌的丰收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据了解,金冢子镇这几年注重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去年,该镇因地制宜发展了两个羊肚菌种植基地发展羊肚菌产业,让小小羊肚菌撑起了增收致富伞。
特色种植让金冢子镇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养殖业的标准化,也让金冢子镇畜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日前,在管家埠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记者看到,8个现代化鸭舍全部采用“立体笼养”的饲养方式,全自动养鸭设备和设施,代表了家禽养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管家埠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
“每个鸭舍内有6列养殖笼,每列养殖笼4层,每个鸭舍可养殖4.5万只肉鸭,每个鸭舍年出栏肉鸭约25万只,养殖基地年出栏肉鸭约200万只。”管家埠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负责人孙宝鹏告诉记者。
为打造肉鸭养殖循环经济,该基地还建设了大型沼气发电工程。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集沼气生产、净化、贮存、输送、应用等功能于一体,日可处理鸭粪100吨,日生产沼气5000至10000立方米,日发电量10000至15000度,真正实现了农业和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零排放目标。
农业发展有了“指南针”,离不开该镇不断探索产业振兴模式。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冢子镇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力在土地规模化、品种特色化、养殖标准化上求突破,以高质量“三化”种养,不断增强乡村“造血”功能,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乡村蝶变展新颜
和美共融促振兴
干净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环境、气派的鲁派“小洋楼”、和谐的邻里关系……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这样的日子,羡煞众人,而这就是省级和美乡村北南戈庄村的真实写照。
说起村里的幸福生活,村民江培义开心得合不拢嘴:“村子越来越美,村民越来越和睦,住着二层楼,家庭和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景色宜人的北南戈庄村。
近年来,北南戈庄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围绕交通、环境、庭院、产业等进行改造治理,实现村亮、院绿、户通、家净、人乐的环境,实现村隐花田中,花开沁满村,村居宜居、景色宜人,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每到傍晚时分,在周家店村的文化广场上,忙完活计的村民们总会如约而至。有的健身跳舞,有的散步,有的在健身器材上挥汗如雨……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我们村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柏油路直通家门口,房前小花园,屋后绿化树,早晚有空还能到村民文化广场跳跳舞,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了。”周家店村村民马启亮深有感触地说。
金冢子镇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
“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我们倡导因地制宜,重塑乡村环境,做到‘一村一品’,让村居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空间。”金冢子镇副镇长刘少春说。
村民幸福的笑脸是最好的“主考官”。近年来,金冢子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和美乡村为目标,强举措、抓落实,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美丽乡村从“点美”到“面美”的升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的蝶变,凝聚向上向善的精气神和正能量。
一个又一个村庄华丽转身,将广袤农村大地装点得多姿多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绝的新活力。目前,全镇已建成省级和美乡村5个。
逐梦沃野织锦绣。如今,在金冢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股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潮正席卷而来,金冢子镇正以时不我待的韧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厉奋进、阔步前行。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