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坚决为群众把好“入口”关
潍坊日报 2024-07-01 11:36:08
坚决为群众把好“入口”关
——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检验检测工作是以技术手段为群众把好“入口”安全的最后一关,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19年3月,加挂潍坊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潍坊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山东潍坊国家粮食质量监测站牌子,承担着农产品、食品药品、粮食监督抽检、评价性抽检、风险监测、质量安全检验等重任,是全市食药粮安全检测的主力军。5年来,潍坊市检验检测中心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检验检测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
全力保障食药安全
虽然天气炎热,但一大早走进实验室的市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人员王忻就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她熟练地运用气相色谱仪和气质联用仪,对某品牌某款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物、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作为该产品能否在市场流通的重要依据。“一旦发现农药残留或者食品添加剂超标,我们就会启动相关程序,对企业产品进行处理。”王忻一边忙碌着,一边对记者说。
检验检测结果虽然是一个个数字,但这些数字却是食品、药品、粮食是否安全的凭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任何一个检验检测人员丝毫不敢马虎大意。
这样的忙碌场景,在市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每天都在上演。聚焦检验检测主业。5年来,市检验检测中心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食品、药品、粮食、农产品检验检测任务3万余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00余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全部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理。特别是去年和全年,市检验检测中心完成食品、药品、粮食等检验检测任务623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86批次。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食品安全承检机构综合考核中获评A级,连续3年在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海量的检验检测数据,剖析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食药产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监管部门执法检查提供保障。
“在对某品牌食品的检测中,我们发现该企业为了产品的口感和观感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群众健康产生危害,于是我们反复确认,立即将检测数据同步传给监管部门,查处了有关产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祁立新说。以检测数据为依据,市检验检测中心先后协助办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案等案件314件,及时对样品进行检验,发现其存在的潜在隐患,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用上安全药品。
多方齐头并进
全面提升软硬实力
2020年,市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取得蔬菜水果、粮谷、茶叶、水产品4类农产品444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资质。
2021年、2022年,顺利通过化妆品检验资质认定和食品、农产品检验资质扩项评审,新增化妆品113个参数、食品686个参数和农产品473个参数的检测资质;2022年,市检验检测中心通过首次农业环境检验检测资质认证,入围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验室,承担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制备和检测任务。
2023年顺利完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复审工作,检验检测支撑执法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挂牌仅仅5年,市检验检测中心成就斐然。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面对日益繁重的检验检测任务,必须要有相应的实力做支撑,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硬件是基础。高端设备是决定检验检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市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以来,积极争取农业农村等部门支持,新增实验室面积1500余平方米,缓解了实验室面积不足难题,实验室面积达到13227平方米。同时新增实验设备230余台,现拥有同位素质谱仪等高精密仪器760余台套,保障了检验检测工作高质量开展。
硬件和人才是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一体两翼”。硬件是硬实力,人才是软实力。市检验检测中心现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111人,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数的8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3人,中级及以上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撑起检验检测工作的“脊梁”。
市检验检测中心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选派业务骨干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高端科研院所进修学习,赴江南大学等地对标学访,组织参加行业学术会议、开展专题培训30余次,培训上千人次,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娴熟的检验检测队伍。
成绩显而易见。2019年以来,市检验检测中心干部职工代表潍坊市参加省食品、药品、粮食检验技能竞赛,多次获团体二等奖、三等奖,1名同志在2020年山东省药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中勇夺全省个人成绩第一名。2021年、2022年、2023年,市检验检测中心成功承办“才聚鸢都·技能兴潍”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食品、药品、农产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连续三年包揽全市第一名。
强化技术攻关
科研创新结出硕果
一支充满朝气的创新队伍,不囿于目前的成绩,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才会创造出更优秀的业绩。市检验检测中心本着“山高我为峰”的理念,向着科技创新的高峰不断发起冲锋。
2020年,市检验检测中心在补充检验方法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首次从某固体饮料中检出新型他达拉非物质3-羟基丙基去甲基他达拉非,并对该物质进行了命名,填补了现行标准空白。据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加样回收率高,可以实现对3-羟基丙基去甲基他达拉非的准确定量,为全国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他达拉非类物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市检验检测中心除提升“内功”之外,还着力开展检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研究,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山东农业大学、伊利奶业等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
在合作共赢中,一项项新成就不断涌现。
2019年,市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交流协作,成为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协作标定实验室,并连续六年获得中检院表彰肯定。
2020年以来,市检验检测中心加强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沟通对接,承担全省药品质量风险监测项目,连续3年被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彰为“山东省药品质量分析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近年来,市检验检测中心共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138篇,获得国家专利76项,参与起草省级标准12项,完成山东省药品风险监测项目研究8项,完成市科技局立项课题研究4项,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积极承担责任
服务发展更加有为
潍坊是包装饮用水生产大市,但在近些年的数次全市监督抽检中发现,包装饮用水中溴酸盐和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严重,不合格率偏高。为解决此问题,保障群众喝上放心水,市检验检测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对不合格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水源水、初滤水、成品罐水、包装前水、罐装、运输等各环节分别进行了抽样、检验、分析,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溴酸盐超标主要是因为包装饮用水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臭氧杀菌造成的,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失效,在水源水管控、回收桶清洗、灭菌、灌装、封口等环节不规范,最终导致产品出现问题。
问题找出来了,如何解决问题,又成了市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的头等大事。为了破解难题,市检验检测中心对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技术骨干到不合格生产企业现场调研、精准指导,制定出台《潍坊市包装饮用水生产控制工作规范》,帮助企业规范生产过程,解决生产管理难题。同时,加强对不合格生产企业的跟踪检验、技术服务和培训指导,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包装饮用水质量安全得到明显改善。
挂牌成立5年来,市检验检测中心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外,还致力于服务地方发展,在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双招双引”方面成绩突出。
2023年,引进福山商事株式会社投资2.2亿元,在安丘市建设数字农业机械项目;引进上海彤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63亿元在潍投资建设年加工8000万吨预制菜加工基地项目;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山东省粮油检验中心与市检验检测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在食品安全、粮食转基因等领域联合开展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人才交流、技术培训;引进广西大学副教授开展活性食品包装材料研究;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开展野大豆仿生栽培技术项目研究,促进了全市农业发展。
五年来,市检验检测中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0个、资金40亿元,引进院所平台8个、高端人才6名。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力服务消毒剂生产企业快速开展生产,完成多家消毒剂生产企业新办生产许可委托检验,为抗击疫情贡献了力量。同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瓶颈问题。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企业调研,为青州尧王、富康制药等企业解决药品质量检测技术难题,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5名服务企业专员帮助包靠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0个,获得企业一致好评。2021年,市检验检测中心成功承办全国“药物制剂论坛”,对推进药品标准和质量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市检验检测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聚焦“五大比拼”,锚定打造全国检验检测知名品牌“一个目标”,突出党建“一个统领”,提升检验检测、科研创新、交流协作“三大动力”,聚焦“双招双引”、包村帮扶、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宣传推介“五大重点”,强化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水平“五大支撑”,不断把检验检测各项工作推向新高度,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力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邵光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