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有书香 以文润城——市图书馆发挥阅读主阵地作用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潍坊日报 2024-07-01 10:26:04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年以来,潍坊市图书馆充分发挥阅读主阵地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活动引领、阅读工程培育推广等工作中,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真抓实干,通过建设公益夜校、超然书房、数字图书馆、文创主题咖啡馆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深化“潍”有书香·全民阅读活动,涵养阅读风尚,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民在阅读。

从阅读到“悦”读

提升市民体验感

  高考和中考结束后,市图书馆也逐渐迎来“读书热”,进馆人数持续攀升。“高考结束后空闲时间多了,就想来图书馆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天气炎热,在这里安静地读书‘充电’,非常惬意。”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小吴表示。

  位于市图书馆一楼大厅的文创主题咖啡馆——阅时光咖啡馆,吸引了不少读者。除了咖啡饮品外,店内陈列着泥老虎、潍坊风筝等潍坊非遗产品,以及各种具有潍坊元素、有趣有创意的文创产品,还不定期组织非遗体验沙龙活动。市民在这里,点上一杯香醇浓厚的咖啡,读一本想看的书,累了就欣赏文创产品、体验非遗手作,“沉浸式”享受一段静谧的时光。“在咖啡馆里读书、在图书馆里喝咖啡,都是我很想做的事。”市民李女士表示,图书馆平时是市民安静阅读的地方,如今有了这样一家文创主题的咖啡馆,给图书馆增添了青春活力。

阅时光咖啡馆内,小朋友在观察文创产品。

  除了提供海量的图书资源,市图书馆还不断丰富阅读形式,推出更多更好的阅读推广活动和高质量的阅读产品。今年以来,围绕春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阅读推广活动,持续优化提升服务供给和文化传播形式,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期间,市图书馆在坚持假期正常开放服务的同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市民在书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线上线下的知识竞赛、科普小实验等活动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古琴公益培训、香篆展演等活动更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市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线上答题、有声读书等互动活动,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公益夜校“潍图Ye!”

让生活有“知”有味

  图书馆除了是“看书的地方”,还具有社会教育的职能。为了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市图书馆打破传统思维,融合创新理念,自2月中旬开始筹划公益夜校“潍图Ye!”,为市民搭建融兴趣、社交于一体的平台。首期公益夜校自3月23日开课以来,市民反响强烈,如今公益夜校第二期已圆满收官。

  “深呼吸,沉住气,保持姿势。”6月18日,在公益夜校瑜伽课堂上,高级瑜伽导师南希带领学员们进行瑜伽练习。南希还针对上班族身体上的常见问题,指导学员进行肩关节等方面的动作训练。“对于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来说,没有什么比来一场瑜伽更解压了。跟随专业老师练习,在动作、节奏和效果上事半功倍。”学员王瑶瑶当天从潍城区赶来学习,她表示,在这里能全身心地放松自己、释放压力,在瑜伽中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公益夜校书法课

  据了解,夜校同时开设毛笔书法、短视频制作、美妆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根据市民需求,经调研后开设的。

公益夜校美妆课

  市图书馆业务研究部副主任李秀婷表示,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更需要加强学习。市图书馆搭建的这个平台,可以让更多人实现终身学习的梦想。为了办好公益夜校,给市民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服务,市图书馆对馆内活动场地和相关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并邀请优秀专业教师授课。这些老师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且教学质量高。一期系列课程学习下来,很多学员都表示受益颇丰。

  6月18日,公益夜校第二期课程圆满结束,但市图书馆并未就此止步,还将根据市民的反馈、社会反响,增加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拓展夜校的教学点,并择期开设第三期、第四期课程,推动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走入市民日常生活。

  “我们希望通过开设夜校,进一步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转化为服务市民生活的教育资源,不断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催热更好潍坊‘夜经济’,点亮城市阅读之光。”市图书馆馆长王磊表示。

潍坊市图书馆自习区

信用借阅服务

实现“零门槛”开放

  “如今群众喜欢上网,阅读服务就要跟进,让数字图书馆服务主渠道占领手机端,吸引更多人群享受阅读的快乐。”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和覆盖全市互联互通的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全市公共图书馆资源整合到互联网“云”端,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服务“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打造“云服务”。

  截至目前,市图书馆共建设11个大型数据库和13个自建资源库,打造成全省开放程度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实现城乡数字阅读服务全覆盖。2023年数字图书馆读者总访问量为1530万余次,手机图书馆访问量为6756万余页。“数字阅读”占比不断增高,5年时间翻了一番,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撑起全民阅读“半边天”。

  潍坊市图书馆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推出“信用借阅服务”,是全省首家开展并实现信用借阅服务的图书馆,开辟了借阅服务新通道。信用借阅服务与社会信用服务体系融合,借助支付宝芝麻信用平台,依托信用积分,开通信用免押金、免办证、免费借书服务,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只要信用审核通过,即可随时随地办证,加入到潍图大家庭中。

  信用借阅服务的开启,真正实现了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目前通过支付宝办证已达5万余张,占同期办证读者人数的52%。信用借阅服务体系是“互联网+图书馆”运营模式的重要体现,是“图书馆+信用”创新性服务渠道的重要实现,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高潮,点燃了全社会阅读的新引擎,创造了全民阅读的新辉煌。

书房遍地开花

走向诗与远方

  一本书可以温暖一个人,一间书房可以温润一座城。一个城乡书房,就像一座精神粮仓,能让疲惫的心神得到滋养。为了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让书香弥漫城乡每一个角落,近年来,我市秉承“书香潍坊,全民悦读”理念,大力推进超然书房建设。如今,超然书房、图书服务点已在潍坊遍地开花,成为群众文化休闲的新去处。

超然书房受读者欢迎。

  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我市自2022年开始全面启动超然书房建设,采用“图书馆+企业”“图书馆+公园”“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景区”“图书馆+学校”等模式,在全市建成集阅读、社交、休闲、娱乐、培训活动于一体的休闲阅读场所。目前,已经建成包括潍坊市图书馆植物园分馆、青州市图书馆古城分馆、潍坊市图书馆文华分馆、潍坊市图书馆清池街道分馆等超然书房38家,为群众提供“自上而下、以需定供”的互动式、多元化服务,形成了全方位多辐射的超然书房服务网络,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

  不仅如此,市图书馆还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了类型多样的阅读服务点,比如潍柴未来技术研究院“学习驿站”、潍坊海警局分馆、潍北监狱潍北分馆、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杨妈妈书屋”以及高密市宝德书院“新时代乡村阅读驿站”等。

  位于高密市经济开发区冯家庄村的宝德书院,由李济远、单美华夫妇于2013年7月自筹资金创办。李济远是潍坊市图书馆2021年“十大阅读推广人”之一,在全国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李济远、单美华夫妇的事迹作为唯一的开场展示节目精彩亮相,李济远还获得全国“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称号。宝德书院创办至今,已有上千名孩子在这里读书学习,为乡村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增添了知识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持续发力超然书房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覆盖面,形成覆盖全市、布局合理、方便快捷、全民共享的城乡书房服务网络,满足更多群众的阅读需求。到2025年底,全市将建成不少于100家超然书房,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提供文化助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隋炜凤/文图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