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美风光 | 落木萧萧读嵩山

潍坊新闻网 2024-07-05 11:29:2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临朐西南的群山中,兀然拔起一峰,顶立天地,那就是嵩山。

  这嵩山不是河南中岳嵩山,是同名而异地,其形其势也就各臻其妙,如两本同名的书。

  齐鲁嵩山

  深秋的原野,没有斑斓的色彩,显得空旷而又寂静。走近嵩山,那绝壁峭立处是霹雳崖。崖高百丈,宽亦有二百,山岩多纵,其势一贯到底。东侧石崖相对而出,虽略低,却势不减。两崖左右对峙,似百丈石门矗立。相传此为雷公除恶惩霸时,一个霹雳炸开山峰,形成两崖,故曰霹雳崖。崖上少生荆棘杂草,如今叶脱草枯,更是石骨毕现了。崖畔有古柏两株,凌风而立,苍鹰一点,盘旋其上。

  转过一道山岭,地堰层层叠叠,梯田里那硕长的桃枝泛着紫红的光,预示着明春又要泛起片片彩云;一株株的山楂,枝条上绿意犹存,来秋,当是累累摞摞的红果了。高大的柿树兀立在山坳里,枝干黝黑,丫杈苍劲,枝头上的那几枚柿子,已经红得透亮,闪着橘红色的光晕,引得喜鹊喳喳,绕枝不去。山石铺就的路径,缓缓地伸进山的深处、林的密处,路幽山深不知它的尽处。山溪暗中束为一缕,淅淅沥沥,叮叮咚咚,似是远古传来的歌声……

  嵩山1号大道

  果树渐渐地退出视野,猛然间举目皆是槐林,这便是十里槐谷。槐叶已经落尽,金色的阳光透枝而过,跌落到古意幽暗的石壁上,又从这石壁弹跳到槐叶满地的路径上,丝丝的暖意,阵阵的幽香,就从脚下慢慢地蒸散上来。

  槐林间又摇曳出许多秀色来。那芦草,叶是一片金黄,雪白的芦花在风中吟诵。成片的野菊花,虽已过遍地金甲的辉煌,却簇簇抱香枝头,宁枯不改其节。别处的金钟梅多为灌木,而这里的却是粗壮成树,垂下长长的枝条,拂着游人的衣衫,真难为这古稀奇拙的花树了。

  齐鲁天路

  树繁鸟自多,那几十种候鸟已经南翔越冬去了,只有留鸟啁啾在林间。随着“咕咕”“咕咕”的叫声,一对斑鸠扑棱棱掠枝飞去;七八只不知名的黄鸟,叫叫停停,跳跃在树枝间。突然,传来一阵悦耳的鸟鸣,似是画眉的鸣唱。听说画眉生长在南方,怎在这里叫了起来?况且是在这个季节。侧耳再听,就是画眉,坐下来静听那自由自在地鸣唱,让人心醉神迷。

  笼子里的鸟,哪有这山野间的声韵?自由、欢快、婉转……

  小黄谷村一景

  越过北风口,走出槐谷,从山阴到了山阳。山之阳有一宽阔的平台,平台的北侧是印佛峰。峰前暖意融融,正好歇脚。举目仰观那印佛峰,几块巨石堆叠的峰头,如巨大的佛足印。足印留下,佛却走了,佛哪里去了?也许是吃茶去了。山下就是龙泉寺,泉水极好。鸟瞰那里,香烟缭绕,一派静谧,的确是吃茶的好去处。

  主峰少室顶就在印佛峰的南侧,一峰孤立,直逼云天。登峰有两路,北急而南缓。弃急走缓,经南坡快活林,沿曲折的山路直至下关。北望少室顶,一岭起起伏伏,一刃石径附在岭脊,宽不盈尺,窄仅容足。人行进在这样的岭脊上,风卷松涛,其声如吼,俯视两侧,非悬崖即深谷,让人不寒而栗。来不及四顾风光,只有敛神凝志,脚踏实处,一步步地攀去。

  齐鲁嵩山峡谷漂流

  行里余,劈面一峰,大石峭拔,如人之手指,此乃五指峰也。一株百年古松贴石而立,冠若云盖。是造物主有意,还是木石有情,让它们在这萧萧瑟瑟的风里偎依了若干年,直到永远。

  距五指峰不远,便是少室顶。

  少室顶因有汉代苏仙公修道的石室而得名。其东北是斧劈般的石崖,自峰巅至谷底,高约百丈,罅隙间仅有松柏。其干多曲,其顶皆平,其形皆小,其叶皆疏。这萧然中,透着艰难困苦和百折不挠。累累的磐石间筑了石阶,石阶两侧无栏,且时断时续,只得靠双手辅助,或扳石,或攀树,屏声敛息,相扶相持,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动。过南风口,硕岩磊磊,盘结错杂,幸有荆棘灌丛可供攀拽。左盘右旋,无暇四顾,就在让人绝望退却时,眼前突然一亮,心头不觉一喜,人竟攀上少室顶,置身霄汉了。

  没想到这四望如锥的少室顶,却是平坦如砥似地。中有巨石孤耸,凭石而立,四方旷野尽收眼底。

  《易》中有言:山上有地,谦也,皆大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王庆德写于2004年秋末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超/整理
图均由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