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听风 | 夏之鸣鸣

潍坊新闻网 2024-07-08 11:14:05

夏之鸣鸣

□文/图 迟玉红

  蝉鸣是夏季的声音,我终于赶在炎炎夏日,与“夏”石作了一个最完美的终结。

  从红叶漂染的日子里,开始写《拂石闻秋此问津》的“秋”石,到白雪茫茫的《那知石上喧》的“冬”石,再到春花烂漫中《与春同住》的“春”石,终于赶在蝉儿《夏之鸣鸣》的日子里,与“夏”作一个完美的终结。这也是对冯溥收藏的“春”“夏”“秋”“冬”四石的探索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夏”石

  一年的四季轮回中,我与每尊奇石面对面地交流,聆听它们在不同季节中那些冷暖的语言,聆听它们的喜怒哀乐。我触摸它们的每一寸地方,都是一种共语,只有这样,我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文字,而不是生搬硬套地借用人人熟知的资料来填充。那些生冷的文字,怎能带给他人以欢喜,怎能让它最真的美走进对方的心中。

  “夏”石,圆浑流畅、自成天趣,其灵动流逸、栩栩如生,赏石家说此石恰似行书中的“夏”字,是诗与石的完美融合。为此,我特意从网上欣赏了赵孟頫、董其昌、米芾、王羲之、欧阳询、林逋、文徵明、张凤翼等人行书中的“夏”字,在对比之下,感觉董其昌的“夏”与“夏”石最贴近,头部不是太长,尾部笔墨也没有拉得过长。

  为了更多了解“夏”字,我想从这个字中得到更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从说文解字中,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

  活力四射的“夏”,让万物呈现得朝气蓬勃,更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字义上,本义是“中国之人也”,从季节上分类,它为四季中的第二季。

  与“夏”字有关的“夏声”是古代西方的一种乐歌,《季札观周乐》记载,吴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人让乐工为他唱《秦》,其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由此可见,从歌舞中可观一方人的品德。

  当了解到这一切,眼前的“夏”石,不再仅仅是一尊毫无生机的奇石,也不再是笔墨下飘逸的一个“夏”字,它像极了一位哲人,默默地蹲在那里,与风月共吟,与百鸟共鸣。

  依松阁西南侧冯溥的茶室旁,室内有一桌一茶一花一筝。偶园中的“夏”石被置放于茶室旁,每次站在它面前拍摄,总觉得有一股茶香,从茶室的小轩窗里飘出来。我仿佛看到室内有一火炉,炉上的茶水正“咕噜噜”地冒着茶香,冯溥老先生与文友围着火炉,为了一首诗、一个词或者一个字,在争论不休……

  紫荆花开的日子里,连翘还在努力地争春,朵朵小黄花像画布上的油画,藏在“夏”石后面,让春景更加丰富盈满。好的画作讲究作品的透性,从远处看,油画上的“夏”石有一种通透之美。夕阳从树枝间透射而来,站在距离“夏”石东侧十米内,从取景器里看到,有一种“返景入深林,复照奇石上”的朦胧之美。仿佛走进莫奈的花园里,一点一点地去触摸那种光感的美。

  依松阁前有一凝碧池,一拱石桥横跨其上。桥栏四柱雕花草,柱顶为正方形,皆雕有花纹,其雕艺栩栩如生,如风儿来袭,花草摇动;如花儿吐露,轻舞弄影。从《奇松园记》中得知,园内风景以松、柏、竹为主,主要树种有黑松、白松、红松、油松、雪松、马尾松,“依松阁”依此而名。李焕章《织斋文集》中《奇松园记》一文记载:“效晋兰亭流觞曲水,管弦丝竹,吴歈越鸟,无日无之,亦吾郡之繁华地。”此时,筝声,声声入耳;茶香,香香盈碧。素有一桥佳色逢故人,奇石相伴,无须问君逢何处之美。

  在细雨蒙蒙的日子里,站在石桥上,雨丝缠绕在竹林间,轻轻地拍打着“夏”石,池内莲叶间露出几朵粉色的小花,仿佛走进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情画意里。

  “夏”石上出现了很多裂纹,它不像其他太湖石那样多透洞,石身上只有一个较大的石洞,如同一个人的心脏。俗话说心有美景,处处都是桃花源。从“夏”石这颗透明的“心”中,我看到了竹叶轻摇、光波倾洒、花儿轻舞、蝉鸣高唱、池水映日……夏之鸣鸣,一切都来自世间最美的天籁之音。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