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紧“服务经” 唱好“发展戏”——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提升技术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潍坊日报 2024-07-09 07:23:0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这是我们连续四年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再次展现了‘潍坊实力’。”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质量部负责人高兴地说。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计量检定职业技能竞赛中,由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8名选手组成的潍坊代表队,在多参数监护仪、加油机检定项目中,分别获得第一、二名,其中多参数监护仪项目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加油机项目获二等奖,荣获团体第二名。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代表潍坊市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奖。

  作为一家地市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坚持聚焦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发展定位,通过不断深化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构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为抓手,着力搭建产业计量高端检测服务平台,有效提升计量服务供给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服务支撑。

强化能力建设

筑牢履职基础

  能力建设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履职之基、立命之本。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依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壮大体量,才能做到底气足、底盘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得牢、站得稳。

  潍坊作为制造业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00余家。高端化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9%。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地区特色和优势产业,通过主抓计量新项目建设,提升装备水平,着力打造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协调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目前建立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344项,490项校准项目和9个检验项目通过CNAS认可,可开展800余项计量参数的校准检测,位居全省同级机构前列。逐步形成了与新能源、磁悬浮、光电、地理信息等特色产业和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量传溯源体系。实验室总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年综合检校业务量35万台件,在全省计量体系和能力指数评价考核中,由该院承担的考核项目排名第一。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开展测绘用水准仪计量检定。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技术机构检测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人。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组织参加国家级能力验证和省级计量比对、比武,选派骨干挂职培训等方式,以赛促学、以培促干,以制度促进知识共享,实现人才和知识的快速升级。目前,该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拥有高级工程师23人、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十佳技术标兵”3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注册计量师84人,居全省地市级技术机构首位;24人入选山东省计量人才专家库专家,15人在国家、省级计量技术专业委员会担任委员……逐步打造出一支人才储备充分、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才队伍。

强化服务意识

打好惠企惠民“组合拳”

  “结合检验检测市场发展趋势和机构更名后新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更加注重把服务方式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服务举措,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企业的服务需求。”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业务部负责人说。该院先后推出了“7×24小时咨询服务”“一站式、一揽子服务”“邮寄快递服务”“应急检测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我们公司在用的拉力试验机、硬度计、恒温箱等器具多达100多台件,每年仅计量器具的检定就耗费很大的精力。自实施“一站式”服务后,市计量院6个专业室的12名检定人员一次集中出检就为我们解决了一年的器具检定问题。”高密宏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不仅如此,围绕潍坊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该院着力搭建“技术+产业”“平台+企业”2个体系,高位推进医学、电学等4个重点实验室和潍坊市计量科普基地建设,做优做强“潍坊计量”品牌,服务能力覆盖全市产业计量需求的97.3%,年服务企业达到2.2万余家。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开展“计量惠民”进社区活动。

  在做好企业服务的同时,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还组织开展了“计量惠民服务工程”,以公益服务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共享计量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我们社区是市计量院‘计量惠民’定点服务社区,技术人员会定期来到这里为社区居民免费检测血压计、血糖仪、人体秤、眼镜质量等,开展计量咨询服务,很受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奎文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院“计量惠民服务工程”已为32个社区近8000户居民免费检测血压计、人体秤、血糖仪、民用四表等9600多台件。先后获得潍坊市直机关工委“优质服务项目”、市文明办“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省文明委“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开展“计量惠民”进社区活动。

强化科技强院

提升核心竞争力

  检测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科技创新是提高检测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对总光通量标准白炽灯实施检定。

  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致力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工作管理力度。对科技工作的管理、定位、奖惩、激励机制等进行了细化。用经济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将科技工作与经济收入、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激发科技队伍活力。全所启动的各类科研项目达到26项,“温湿度记录仪智能检定装置”等16个项目通过省、市科技成果鉴定,其中5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立式浮子流量计检定装置”等4项技术改造项目在技术、功能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2个项目分别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强化产业计量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计量高端检测平台为依托,构建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开放包容、加强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已成为计量技术机构的战略选择。近年来,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我市“双招双引”政策优势,积极引入外部检验检测技术资源,推动潍坊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国字号”权威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建设的大口径水流量标准装置远程实验室(潍坊)填补国内空白,部分技术指标比设计指标提高30%至50%。联合产业头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释放检验检测服务潜能,引领产业链发展。先后建设了省内唯一一家山东省能源效能计量评估中心和首家山东省测绘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面向全省提供能源计量检测服务,助力测绘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随着近几年冷链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加大资金、人员、设备等资源全方位满足冷链物流产业计量需求,2023年12月由该院申请筹建的山东省冷链物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省局批复,向冷链物流行业提供“标准+资源+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对大口径气体流量计进行检定。

  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测量、空间测量、海洋测量、航空航天测量等测绘地理信息产业为计量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在多年的发展探索中充分意识到,面对新型产业迅猛发展,计量工作必须要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实施技术和服务创新,为产业新发展阶段提供核心保障。

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开展电流互感器计量检定。

  围绕山东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切合潍坊“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对地理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需求,该院先后建设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室内95米独立地基的80米水平一维标准长度基线场标准装置、山东省首条室外1200米基线场、省内首套竖直水准标尺检定系统和地下管线探测仪校准梯标准装置。建立了国内领先的三维大空间测绘计量检测实验室以及光电测距仪检定装置、激光跟踪仪校准装置等12项测绘类(大长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多个项目填补了华东地区地理信息计量能力空白。这一系列的“硬核装备”成为搭建地理信息产业高端计量检测平台的“四梁八柱”,为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底座。在此基础上,该院积极与南京市计量院、山东科技大学、浙江省计量院、中海达、三鼎光电等多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建立合作关系,逐步打造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地理信息检测平台。2024年3月,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依托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筹建国内唯一的国家地理信息专用仪器计量站(潍坊)。

  潍坊市计量技术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曹立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区域计量支撑体系。加快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高水平的计量体系支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能备力。”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伟/文

图片均为资料图

通讯员 : 李云鹏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