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粉碎敌人三次“讨伐”

潍坊晚报 2024-07-11 16:40:57

  

  邓铁梅

  抗日义勇军一名士兵在监视敌军调动。

  日本发动了多次针对东北抗日武装的围剿,李振远领导的游击大队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打破敌人的合围包围圈,策应邓铁梅部队的转战。他们灵活采用游击战,不断突围,粉碎了敌人的两次“讨伐”。在第三次反“讨伐”中,他们突围进小山村,遭遇土匪。李振远凭借机智的策略和精准的枪法,为战士们赢得了休整的机会。

  面临严峻考验灵活作战

  粉碎日军第一次“讨伐”

  日本帝国主义图谋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就要有巩固的后方。因此,他们大量增兵,加紧了对东北抗联的围剿,对东北进行法西斯统治。日本鬼子还将山区的老百姓都赶进“集团部落”,围上栅栏和铁丝网,控制出入,把年轻男子抓去当劳工,切断抗日队伍的供给和兵员。离开了老百姓的支援,东北抗日进入了艰苦的阶段。日伪军从辽宁开始集中大量兵力,进行多次大“讨伐”,各抗日队伍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李振远所在的游击大队为了对付鬼子的封锁,坚持长期斗争。他们采用了两种作战方案:一种是配合主力的武装斗争,另一种是分散到敌后,坚持敌后斗争。为了站住脚,游击大队联系群众,宣传爱国主义,在城镇和农村建立了外围组织,建立情报点,并派人打进敌人伪保组织和伪军警察内部,或把伪保甲人员拉过来为游击大队工作。还解决部分军需、医药和粮食问题。

  1932年12月,日伪当局急调日军第2师团和独立守备队第三、四大队及伪军1万余人,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讨伐”。李振远和其他义勇军一样机智勇敢地和敌人周旋。他把2000多人的队伍分成3个分队分散出击,他自己带领一队,周凤梧指挥一队,唐佐力带领另一队。与敌人转战了一个半月,在多次遭遇战中,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利用有利地形做掩护,一再奋力突围,冲垮敌人的部署,终于胜利穿过安奉铁路,转移到丁岐山休整。

  李振远的部队虽然兵力少,火力装备差,但在强敌面前从未屈服,一直打得很顽强,总计杀伤敌伪军400余人,炸毁敌人运输车、弹药车10余辆,缴获步枪60余支、机枪一挺,还有很多弹药。游击大队也伤亡近500人,失散近700人。李振远和董厚泉也受伤了。但是,他们粉碎了日伪军历时一个半月的第一次大“讨伐”。

  牵制敌人策应主力转移

  粉碎日军第二次“讨伐”

  1933年4月15日,敌人再次纠集大批兵力,以更大规模分兵多路向民众自卫军扑来。第二次大“讨伐”敌人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所到之处,建据点、修公路,实行保甲连坐法,妄图割断民众自卫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消灭抗日队伍。

  民众自卫军不停地转移,突破敌人的包围,因战斗减员,部队从万人减到只剩1000余人,大队长苗可秀英勇牺牲。抗日部队在与群众几乎完全隔绝、活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力量,邓铁梅带领部队进入深山密林与敌开展游击战。在此期间,邓铁梅总结了作战失利的经验教训,整顿了部队,与敌人继续周旋,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李振远的游击大队主要任务是牵制敌人,打破敌人的合围包围圈,策应邓铁梅部队的转移。

  李振远带领200多人,组成三个分队打埋伏,分散出击,利用各种手段阻击敌人,采用最多的是地雷战。这次反“讨伐”战斗连续作战一个多月,杀伤敌人100余人。青纱帐起来后,李振远他们又集中了300余人,拔掉了敌伪在“讨伐”中安下的几个据点,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敌人历时一个多月的第二次“讨伐”被粉碎。

  1933年7月间,敌人对安东、岫岩、庄河三角地带又进行了第三次“讨伐”。敌人守备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坂津直纯率领两个日军步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还有伪军李寿山全部、于芷山一部。这次敌人出动总兵力5000余人,多路合击,妄图消灭南满邓铁梅部队及这一带其他抗日义勇军。邓铁梅亲自调动兵力,以密集的火力组织突围,在部队猛烈的攻击下,打开了一个缺口。率部刚突出去,又被另一部敌人包围。此时游击大队刚组织起1000余人,正处于汤山城、高丽门、凤城三路敌人的夹击中,他们多次与敌人遭遇,边打边走,和敌人绕圈子,在运动中给敌人大量杀伤。但敌人仍不断增加兵力,尾随不舍,企图全歼游击大队。

  8月初,包围圈越来越小,情况日趋紧张,李振远从安东带领20多名援兵,带着武器弹药,还携带大量自制手榴弹、地雷与主力汇合。李振远依赖熟悉地形的优势,指挥部队采取大迂回的办法,试图甩掉敌人的追击,有时甚至和敌人擦肩而过,几次差一点被敌人包了进去,但又走脱了。部队每天都要走很多路,边打边走,一两天也吃不上一顿饭,不少同志掉了队,游击大队只剩700余人。

  钻进山沟赢得一天休整

  粉碎日军第三次“讨伐”

  部队继续往山里走,又走了大半天,敌人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游击大队成功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

  又走了一段路,游击大队发现了一个小村子。村里无一人,没有战火的痕迹,村头有一大户人家,这户人家院墙高大而且完好无损,前后两个院子很大,前院是正房和厢房,后院是一排平房,部队全能进来。战士们一进来,一个个挤在一起坐地而睡,他们实在是太累了。火头军到处找粮食,在后院的牲口棚里翻出了粮食,但只够做稀饭的。李振远和栾文等一些人进了屋子,也休息了。周凤梧不放心,又去查了一遍哨,回来后,也困得打起盹,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下午4时许,院子里突然有人喊“有情况”。战士们“哗”地一下拿起枪,李振远和大家一起冲出屋子。院墙上站着一些人,院门也被打开了。“请你们当家的出来说话”,一个土匪叫喊着。李振远马上拱手上前一步说:“不知是哪位朋友,我们多有打搅,请多原谅。”院门口站出来一位40来岁的黑汉子:“你们私自闯入我的地盘,连一声招呼都不打,什么意思?”

  李振远又上前一步,把突围的事说了一遍,并表示部队只借住一晚上,明日开拔。黑汉子非要用“打杆子”的方式争地盘。于是,双方都把兵撤出院子,李振远带着栾文在东墙边,黑汉子带人在西墙边。院外鸦雀无声,几百双眼睛都看着院墙。

  李振远让栾文拿一根杆子举着自己的帽子在墙边露出一点,李振远却藏在另一头看着对方。黑汉子看见帽子,就把枪瞄好,只等对方竖杆,可等了半天,没见竖起来。黑汉子便令:“竖杆。”话音一落,杆刚竖起,只听“啪”的一声枪响,杆被打中了。黑汉子说:“好啊,干脆利索,人家是真本事,我服了,撤。”李振远看着浑身是土的一百来号人慢慢往村外走,就知道他们也跑了很多路。“等等”,李振远让火头军老张去舀一桶粥。老张有些迟疑地嘟囔着:“咱还不够,还给他们。”李振远说:“不够可掺点水,都是抗日的,快点去,这是命令。”

  黑汉子眼睛湿润了,现在的粥比金子还珍贵啊。李振远后来才得知,土匪们也遇见鬼子了,他们是从西面往这边来的,看来,西面也有敌人了。黑汉子告诉李振远:“这个山沟很少有人知道,短期不易被发现,可在此驻扎。”李振远说部队要出去牵制鬼子,减少邓铁梅主力的压力,感谢他们的好意。黑汉子走后,部队很好地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下午,趁天还没黑,又转移到新的地方和鬼子作战。游击大队就这样和敌人兜圈子,边走边打,又走了近一个月,敌人被拖垮了,抗日部队拼的是顽强的信念和毅力,终于粉碎了敌人长达80天的第三次“讨伐”。

责任编辑: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