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谜的解码圣地——摘药山

潍坊新闻网 2024-07-12 10:09:48

历史之谜的解码圣地——摘药山

◎刘锡田 文/图

  有一个寂寥无名的偏隅之地,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诸多风云激荡的事件,就此可能蕴藏了若干历史之谜的密码、谜底,并与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大咖”思想家老子、孔子结下了深厚渊源。这就是摘药山!

老子文化广场

  摘药山,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摘药山,海拔495米,位于山东省安丘市西南(沂蒙山区北部边缘)。就是这么一个偏远之地,其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曾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铺垫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王位,管仲在摘药山南麓的莒道(今安丘与沂水交界处)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装死骗过管仲,急速回到齐国,顺利登上君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公子纠败退被杀,其师傅召忽为尽人臣礼义,自杀而亡。召忽墓现在召忽村(此前为召忽镇,为纪念召忽命名),至今封土完好。由此事件推知,摘药山是古代齐、鲁两国边陲要塞,齐长城经摘药山绵延而去。山顶有齐长城遗址,设有东门、西门两道关口,以及烽火台、瞭望口、滚雷石、驻军营盘等。在齐桓公带领齐国走向强盛大约100年后,一个来自齐国的青年才俊、原籍诸城的公冶长,选择离摘药山几公里的城顶山之阳开办书院,潜心研读,这就是现在的公冶长书院。公冶长是孔子女婿、弟子,七十二贤之一(排位二十)。公冶长书院遗址有两棵银杏树,相传是孔子亲手所种。这两棵银杏树间隔五米,枝叶交错、铺天盖地。到东晋时,大将刘裕带领大军平定南燕国,军队当时即驻扎于摘药山附近的留山(也称“刘山”)。

摘药山顶寺庙遗址

  相传唐代名将郭子仪征剿叛贼安禄山时,在此安营扎寨。当年白莲教首领唐赛儿的一支队伍曾在此山驻扎。洪秀全主力部队攻打天津时,也曾在此歇马。到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摘药山东麓的庵上村,建成庵上石坊,以完美的造型设计和卓绝的雕刻技艺闻名天下,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抗日战争时期,1943年2月,在摘药山北麓发生过著名的城顶山战役,在山东抗战史上规模仅次于台儿庄战役。电影《安丘儿女》描述的就是这场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摘药山一带为华东野战军重要的后方基地。

  摘药山是文化之山。其重要的资源是山顶的现存寺庙建筑群落。传说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曾在此采药、炼丹,故名“摘药山”,又名“老子爷山”。因山上长满柘树,又名“柘山”,这也是柘山镇名字的由来。山顶原有古建筑群和历代碑碣,主要建筑物有:供奉老子的“老子庙”(太清宫)、玉皇殿(金阙云宫)、碧霞祠(天仙圣母宫)、十王殿、千手观音菩萨庙、三官庙、仙家庙、太平阁、老君台、观日台、望海亭等。从玉皇殿和残存碑文“玉皇阁碑记”考证,建筑时间应在明代中期。其建筑艺术风格,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有建筑物均是石头结构,石墙、石门、石窗,顶部为石头发碹。山顶面积约2000平方米,周边砌有石头围墙。主体建筑材料来源于山顶西南方的山半腰200米处。有紫竹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传说在建设山顶寺庙时,需要人工背负石料到山顶,问:“能背到山顶吗?”回答“能”的,身轻如飞;回答“不能”的,立即瘫倒在地。这是一个神仙赋能的故事,也是民间将老子神仙化的期望。现除玉皇殿、圣母殿、太平阁较有轮廓外,其余大部分建筑物仅存遗址。建筑虽已废弃,但主建筑玉皇殿山门等遗迹尚存,是安丘保留最为完整的古代道观。玉皇殿为正殿,全部用块石砌筑,拱顶结构,上下两层,一门两窗,圆拱式门口,门上石匾四字“金阙云宫”。阁之上层奉祀老子,下层供奉玉皇大帝。在古今寺庙建筑史上,这种风格极为稀有和罕见。道是“先有老子,后有天”,说明明代中期摘药山一带的民众对老子学说的尊崇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诠释着一个历史信仰之谜,也是当时宗教信仰的一种大胆实践。

  默默无语的摘药山,可能蕴藏着一个历史千古之谜的答案:老子最终选择东去齐国、隐居于摘药山。众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之谜是“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踪”,到底去了哪里,史学界到现在仍没有定论。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研究老子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老子晚年在何处修道?老子得道后在何处“飞升”?有关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的踪迹是个“千古之谜”,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相对比较确切的考证,老子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公元前516年老子西出函谷,时年为55岁。55岁的老子为什么西出函谷?是已经功成名就、退隐山林了吗?老子曾经担任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然而早在公元前535年,老子因为受到权贵排挤被免去职务,在已经丢职的19年后才西出函谷,此时,还没有确切的考证他已经完成流传百世的旷世之作《道德经》,这个时候与功成名就相距甚远。那是厌倦尘世、去寻找世外桃源吗?这个恐怕更不合逻辑。亦或是见周室衰败去往秦国避难吗?但当时秦国并不强大,且属“蛮夷之地”,既非避难之地,亦非传道之所。所谓的函谷关关令尹喜,以不发通关文书要挟老子创作《道德经》,更加离谱。像《道德经》这种举世之作,哪里会是在强迫之下可以创作出来的?

  55岁的老子,年纪不算小,属于高龄人士,加上多年任职守藏室之史,饱读经书,此时有著书立说、颐养天年的想法比较实际。去往的地方,应该符合他心目中的理想标准,去齐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齐国曾是太公望的封国,姜太公治理齐国时,十分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史记》记载他“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这和道家的“休养生息”观念相通。到春秋时期,齐国依然延续着姜太公的治国理念。春秋早期的管仲积极发展工商业,实行富民政策,“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主张减少税收,不夺民时,他反对向山林、牲畜和人口收税。显然,齐国素有兼容、开放之风,商业发达,国家治理更接近老子心目中“无为而治”的理想,而且当孔子问道于老子时,老子还曾郑重推荐“你应该去齐国看看”。综合来看,老子如果决定潜心研读、著书立说,并安心颐养天年,不受世人打扰“隐于世”是核心要求。从后来历史没有任何记载来看,这恰恰是老子真实的愿望和追求所在。若真如此,则西出函谷应该是一个假象,而且与关令尹喜“拉锯式”地打闹,应是故意做给世人看的一出戏,也有可能是两人合作演出的“双簧戏”,真实的意图应该是西出函谷后再折返回齐国。于是,悄悄东去,世人却以为西出的老子如期在当时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

  东去齐国后去了哪里?正史里边没有答案是必然的。如此,史学家们应该更多将视野转向民间和野史。于是,顺理成章、合理推测,便有了摘药山与老子的故事。据“老子爷庙”实物显现以及野史记载、民间传说,老子潜隐于齐国后最终居于摘药山!摘药山地处偏隅,漫山遍野柘树,气候、生态良好,远离繁华尘世,符合老子隐居要求。摘药山上林深草密,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另外,摘药山离大海不远,直线距离不过几十公里,山顶上在旭日东升时极目远望能够看到黄海,正契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期望。传说当年老子就是看好这块宝地,在山腰开洞定居下来,每日上山采药,炼制丹药广散民间,为民除患祛病。后人为感念老子恩德,尊称老子为“老子爷”,老子居住制药的山洞称“老君洞”,老子由山洞到山顶走的路称“李家巷”,老子采药歇息的地方称“李家顶”。摘药山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圣山”。生于摘药山下冢头村的明代江西道监察御史刘朴,对老子和摘药山情有独钟,曾赋诗《高柘山》:“鸡声初唱海波晴,古柏霜零鹤惊梦。闻道仙人常摘药,骑虹隐约过长城。”老子的恩惠代代相传,再后来的后来,当地民众下决心排除莫大困难,在摘药山顶修建了“老子庙”。“老子庙”西门外,有《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碑刻,核心要义:天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在西汉时期,老子的第17代孙李解,做胶西王太傅时,认证了他的太祖老子在摘药山隐居的事实,于是他和后人追寻太祖而迁居至摘药山脚下,形成一个单一李姓的村庄“老子村”,即现在的柘山镇政府驻地。《嘉靖莒州志》记载:“(摘药)山西有老子庄。按《史记》老子末孙解为胶西王太传,因家于齐,今有老子庄,庄皆李姓,或其遗裔,未可知耳。”据李氏家谱言,自汉代就有老子后裔迁至其村繁衍生息。如今在老子村建有老子文化广场,为山东省“十佳农村文化广场”,有老子塑像、在当地挖掘出的神似“青牛”的原生石,还有雕刻《道德经》的文化墙。

  原来有说法“老子在摘药山繁衍了一代后人”,按照老子其时的年龄,可能性不大。是他老家的后人追寻太祖迁居而来更符合实际。既然显赫的后代都认可了老子曾隐居于摘药山,并有庞大的家族分支追寻而来,这样的事实说服力其实远胜于历史记载。老子归隐摘药山,于山峦苍翠间,于风声鸟鸣里,于采药济世中,潜心修道研学,体会“自然即道”,完成了《道德经》上篇初稿。人们讲:老子隐居摘药山,写成经书大半部。即:《道德经》是老子隐居摘药山时而作。此说也有相当的可能性。还有一个佐证:老子创建了道家学说,他本人是陈地(今河南)之人,但道家学派发展壮大却是在齐国。这是不是也与他隐居于地处齐国的摘药山有一定的关联和历史之缘呢?在老子隐居摘药山之时,他的嫡系弟子、道家学派的主要传播人范蠡已经是20岁的青年才俊了,道家之所以在齐国发扬光大,范蠡入齐是其中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大约在老子去世前两年,范蠡也来到齐国,先是“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后定居于陶(今山东肥城的陶山),自称“朱公”。范蠡在齐二十余年,三徙其居,两易其名,三致千金,“天下称陶朱公”,后世尊为商圣。范蠡入齐,是道家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齐国的文化环境十分适宜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范蠡将老子学说在齐国广泛传播,道家思想于是便在这块丰沃的文化土壤上迅速发展起来。如此,谁又能够否认,范蠡入齐与老子隐居于齐国摘药山没有必然联系呢?

  还有一个小谜底值得探讨:孔子弟子公冶长选择摘药山附近的城顶山开办书院,与老子隐居有没有联系呢?公冶长原籍诸城,城顶山离其老家不远,选择在老家附近开办书院自在情理之中,但别忘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孔子的女婿!如果考虑到这个身份,远离恩师兼老丈人到遥远的偏隅之地,似乎又太不符合人之常情了。有没有一种可能:公冶长到城顶山开办书院,是得到了孔子的同意甚至就是孔子的直接建议呢?孔子年龄远小于老子,对老子推崇备至,当年老子也曾建议他到齐国看看,恰好女婿到了齐国。如果孔子知悉老子就隐居于摘药山,会不会顺水推舟建议女婿到附近研学呢?既离女婿老家距离近,也方便孔子探望请教隐居的老子,何乐不为呢?如果此推理合理,那么公冶长书院前面两棵历经风雨2000多年依然繁茂的银杏树为孔子亲手栽植,也就存在可能了。

  老子隐居于摘药山,但在摘药山一带并没有留下有关老子去世以及墓葬的历史记载、民间传说。作为一代圣人,老子的去逝以及葬地,从汉代至今,是许多学者尚未破解的谜团。

  摘药山作为文化胜地,自身也存在很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曾经漫山遍野柘树的摘药山,现在虽然仍然林木茂盛,但柘树已经完全消失于时空深处,在自然气候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因素导致的呢?孔子到城顶山书院看望女婿时,有没有与老子会过面呢?如果真的会过面,年龄相差很大的两位思想圣人,却在异国他乡的齐国会面,是不是又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呢?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