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 实现师生双向成长——潍城区西关街办中心小学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

潍坊日报 2024-07-18 11:19:1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潍城区西关街办中心小学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创新教学管理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为师生成长、发展搭建广阔平台,绘制出一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落实“主打曲”

研究“伴奏曲”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学习推行“咬二抓四两推手”策略,即咬定校本教研和课堂主阵地不放松;以备课和作业为主抓,以常规为硬抓,以课堂为细抓,抓小抓实抓质量落地,落实“主打曲”;以活动为驱动、以科研为深化,推进质量发展新动能,奏响研究“伴奏曲”。

  夯常规基础点,抓提质。学校将备课、作业管理与辅导、培训学习、听评课等作为重点,真抓实干。尤其对薄弱教师和班级紧密跟踪,精准找问题促提升。

  聚教研力量点,研提质。围绕“五点驱动共生式”教研模式,将教研问题前置。采用通2(学科双教研组长)+6(6个年级备课组长)组合式教研方式,结合“研、磨、答、辩、引”,直击教学问题。为新教师打造成长基地,为骨干教师营造研习氛围,激发老教师传帮带热情。每学期精心设置月主题周配档,每周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首研”(进行引导和研讨)、“二磨”(磨备课)、“三答”(年级组答疑)、“四辩”(分析组建作业及试题)、“五引”(由学科教研组长引出下周的工作及安排)。

  聚课堂智慧点,磨提质。针对新教师多的情况,先推门听课找问题,再组织骨干示范课引领,安排青年教师上岗课锻炼,最后举行跨学科青年教师展示课,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撬活动驱动点,促提质。依托教师组合赛评和学生展示活动,推动思想转变,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运用和教学融合度。活动多以小组合和整体方式,倡导人人参与、互助互学。

“232”教研

赋能师生双向成长

  学校基于新课标教学改进行动指导,以学业质量标准为核心,将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教学改革重点,结合“点·典教育”育人理念,通过“232”教研等一系列举措深化推进校本教研发展探索。

  “2”就是锁定两个深入点,即深入学习让教师成为行动的明白人,深入课堂使教师成为改革的调研人。让教师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精髓,让人人调研发现问题,明确改革方向,激发教研活力。

  “3”就是锚定三个维度,即“一基两技”:夯实学生课堂行为基础规范,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技术和教学技能,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找准教研着力点,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基础,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就是厘定“搭台子、开路子”两条实施路径。搭台子方面,搭建“展示”“研究”“引领”平台,筑牢学生素养基础,激活教师发展动力,推进教学研究。开路子方面,通过“学、备、听、晒、评”方式,广开思路,深耕校本教研。广开“学路”领悟精髓,广开“备路”钻研内涵,广开“听、晒、评”之路探寻新路径,广开“制”之路推出积分制。一系列举措推动“教学评一体化”改革,挖掘教研生长点,促师生成长。

  潍城区西关街办中心小学引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深耕细研、务实笃行,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础上,用心讲好“西关教研故事”,持续做好校本教研的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好师生的双向成长之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沁/文

通讯员 : 季爱美

责任编辑: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