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上流风 | 方山高德清风骨

潍坊新闻网 2024-07-19 09:51:01

  方山高德清风骨

  ——品明代昌乐知县于子仁勤廉为政之德

  ◎刘静 高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昌乐县城东南有座并不算峻拔的山,因“其山横亘,顶平如砥,四望皆方”而得名方山。方山钟灵毓秀、矿产资源丰厚,姜太公初封齐都昌乐营丘后,曾预言“此地有宝,可福及子孙后代”,故又有“宝山”美名。《水经注》中有记载,方山是小丹河、桂河、大于河的发源地,三河环绕昌乐城池,潺湲北流,分别经寿光、潍城、寒亭等地汇入白浪河,一路承载着潍坊大地的风土民情奔向寥廓浩渺的渤海。

  方山西半坡,有一座被称为“一邑之胜”的方山庙,庙里供奉着身着朝服的“方山爷”,即明洪武年间昌乐知县于子仁。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七,自发到这里来祭拜的百姓络绎不绝,六百年来风雨无阻,经久不衰。

  在昌乐百姓的心中,这座山方方正正,犹如心中的圣坛。而一位地方官员被老百姓建庙供奉,甚至在民间故事、小说笔记中化为降妖伏魔的“山神”而被口口相传,可见此官深得民心!

  让我们循着方山打开的历史册页,一览“方山爷”于子仁流芳六百载的清廉政德。

  方山

  少年奇才积厚学

  翰林功成施抱负

  据《昌乐县志》《大清一统志》《武冈州志》记载,于子仁,元末明初人,字景安,湖广武冈州人(今湖南武冈),洪武十八年(1385年)考中进士,官放昌乐任县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任昌乐知县,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升任登州知府,晚年卸任后回到家乡终老。

  于子仁是明朝武冈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作为明初一代清官,于子仁自年少就显露出不凡的才气。

  小时候的于子仁跟着做木匠的父亲到州署做工,武冈知州白素见他聪明伶俐,便把他留在州署,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一次,白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州署附近劝农,看见农人正在水稻田里插秧,随口吟出一句“稻草缚秧翁抱子”,让孩子们对下联,这时正巧有个妇人提着一篮子竹笋过来,于子仁应声对出“竹篮载笋母携儿”,白素连连称赞对得妙。于子仁和白素儿子共读几年,很快熟读四书五经,涉猎诸子百家,继而立下志向,发奋科举入仕,学报社稷造福百姓。这几年的所学所识,为他后来勤勉为政打下坚实基础。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于子仁参加湖广乡试,考中举人;第二年到应天府(现在的南京)参加会试,考中贡士,后参加由朱元璋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进士,列三甲26名,并授“庶吉士”。“庶吉士”是从科举考中的进士中选拔更为优秀的人才,分派到承敕监、翰林院等部门,由皇帝选派教习学士一对一培养,是国家政治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

  洪武十八年,于子仁到参军府短暂学习后,被官放至昌乐担任县丞。明朝的县丞是知县的副手,正八品,主要职责是协助并监督知县的工作,涉及行政、财政、社会治理等多项事务。经历朝廷层层选拔,于子仁正式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于子仁在昌乐先后任县丞、知县共12个年头,始终心怀社稷、情系民生,伏虎镇邪、造福乡里,受到百姓的拥戴。

  百姓心中“方山爷”

  “伏虎打鬼”成美谈

  《大清一统志》记载,于子仁任职昌乐时有一项政绩为“驱虎患”。于子仁刚到昌乐时,人烟稀少,满目疮痍,周边常有恶虎出没,危害乡里,百姓人心惶惶、苦不堪言。于子仁便亲自带队日夜巡山,把恶虎出没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吓得恶虎不敢露头,逐渐消失踪影。

  此外,《青州府志》记载于子仁“初为县丞,明断不苛,每以经术饰吏事”。于子仁刚到昌乐时正值明朝初建、战乱初定,从外地移民到昌乐的百姓渐渐增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当地地主豪绅的强取豪夺、祸害百姓,甚如虎狼,又有随移民而来、到处流窜的地痞流氓寻衅闹事、欺压百姓,犹如恶鬼,老百姓不堪其扰,于子仁也是深恶痛绝。深思熟虑之后,于子仁决定采用“敲山震虎”的方式“伏虎”,他给县内一个领头的大地主写了一封文书,历数他一桩桩罪状,并表明态度:如若收手,既往不咎;如不收手,鱼死网破,何去何从,自行定夺。写好后,派捕快去送,并嘱咐无论大地主看完后做出何等反应,立即当面烧毁。大地主看了后果真气得暴跳如雷,把文书甩在捕快脸上,捕快不敢动声色,拾起文书就烧了,大地主感觉蹊跷,权衡利弊后,便跟随捕快来向于子仁谢罪,表示今后愿做善事将功折罪。最终,地主豪绅被于子仁的智谋和心胸所折服,逐渐收敛。而地痞流氓,因于子仁的正义和勇气而畏惧,不再祸害乡里。

  于子仁敢于镇邪碰硬、为民除害的事迹,在百姓当中传开,而且越传越玄、越传越神,直至传为于子仁“伏虎”“打鬼”两个神话故事,令恶霸闻风丧胆、不敢造次,百姓闻之欢欣、奔走相告。其中,“伏虎”被写入多部明清小说,最早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杨仪所著的《高坡异纂》中,后见于明代冯梦龙的笔记小说《古今谭概》之《杖虎》篇,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赵城虎》篇也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演绎。

  于子仁在昌乐任县丞的六年,驱虎患、镇邪恶,逐渐理顺了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百姓在昌乐这片土地上安居下来,《青州府志》称其“出政廉能,吏民畏服”。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也就是于子仁县丞任期届满的这一年,《昌乐县志》记载,老百姓自发推举德高望重的乡绅孙希孟等人赴京“诣阙保其廉能”。“诣阙”是朱元璋畅通民意的一种制度,百姓可以直接赴京向皇帝如实反映地方官员的情况,以供朝廷审视官吏并作出褒贬。孙希孟等人到南京,向朝廷表彰于子仁,称赞其廉洁能干,保举他是廉官、能官、好官。朱元璋听后大悦,召于子仁到南京,给予“赐金币升知县”奖励。当时的翰林院学士刘三吾还写了一首《送于子仁还知昌乐县》的诗表示祝贺,“新官旧县得重过,只为频年惠政多”,可见于子仁在昌乐务实惠民、勤廉从政的事迹已经在朝廷中广为流传。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据史料笔记《双槐岁钞》记载,于子仁升任知县后,原知县在考核评定时被查出不赈济灾民,应当获死罪,他就诬陷于子仁参与其中应该与他同罪,结果经青州府、大理寺等层层查明,于子仁曾经苦劝知县以百姓生死为重,开仓赈济,但是知县不听劝告才犯下死罪,于子仁不应获罪。皇帝听说之后,嘉奖于子仁是个清廉为民的好官。

  于子仁不畏强权赢得民心,又依靠清廉为民经受住考验,顺利升任知县,获得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更大舞台。

  八景诗写赤子情

  兴水劝农惠民生

  于子仁自小博学多才,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本就才华横溢。在昌乐任职期间,他走遍昌乐的山水、田野、村巷,行访民间疾苦、体验民生冷暖,写下了大量诗篇,寄托自己热爱治下山川、关心百姓疾苦的家国情怀。其中八首最为有名,后人称之为“昌乐八景诗”。

  细读八景诗,我们会发现民间生活的场景和意象比比皆是,诗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于子仁的百姓情怀、为政之德,一个“百姓知县”的形象跃然纸上。据《昌乐县续志·金石志》记载,于子仁所作“八景诗”,人们读后深为感动,都夸赞是难得的好诗,于是县衙安排石匠,把这八首诗刻在石头上,放置于县衙大门前供人参读,也使这八首诗得以流传至今。

  诗史为证,政德既显。《大清一统志》记载,于子仁升任知县后,在昌乐“有惠政”。他带领全县百姓栽桑种棉、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教育、繁荣文化,一个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昌乐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明朝初年,农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是空前的。为增加农民收入,朝廷号令百姓“民间但有隙地,皆令种植桑枣,或遇凶歉,可为衣食之助”。当时南方商贸比较发达,桑蚕、棉花等需求量大,而昌乐山岭丘地多,正适合发展桑、棉等经济作物。于子仁耐心做好种粮百姓的工作,大力推动种植桑、枣、棉花,经过几年的发展渐成规模。于子仁在所作《黄村黍熟》一诗中写道,“柴荆门下眠黄犬,桑枣园林晒绿蓑”,正是描绘了当时农业发展、百姓乐业的景象。直到上世纪90年代,种桑养蚕仍旧是当地百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发展农业还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当时昌乐境内主要的灌溉水源之一是桂河。桂河发源于方山北麓,历史上河道弯曲,旱涝不均使得百姓深受其苦,于子仁为此也十分忧心,他在《方水朝烟》诗中表达出这样的心情:“何人吸取池中水,噀与苍生洗旱愁。”诗中的方水就是方山池,位于方山庙大殿前面,据《昌乐县续志·山川志》记载:“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竭”。由于池水温度与地面温度有一定的差异,在晨光之中,经常见到缕缕雾气袅袅升起,清幽典雅,所以得名“方水朝烟”。面对如此美景,于子仁想到的却是受旱灾折磨的苍生,期盼“有谁来吸取池中的水,施惠给百姓,洗却干旱的愁肠”,字里行间彰显出深厚的为民情怀。

  于是,于子仁带领百姓疏通河道、畅通水流,深挖塘坝存水、构筑河堤蓄水,使桂河由涝成灾、旱成愁变成涝能蓄、旱能浇,对推动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时至今日,桂河仍然水旱无虞,桂河湿地公园也成为昌乐的“小九寨”。在修坝筑堤的同时,于子仁极力号召官员、百姓上山种树,改善方山水土环境,据方山《柏树碑记》记载,方山上原有1500多株松柏树,多为于子仁在昌乐主政期间所种。从山顶俯瞰,整片树林犹如一个硕大的“寿”字,故称方山寿柏,方山也因此有“寿山”之誉。目前方山上仍遗存有不少古老的松柏树,其中作为“寿”字一点的“五棵松”,已成为标志性景点。

  于子仁出身寒微,经科举考试入仕为官,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极为尊崇儒学,任职昌乐期间曾扩建修缮昌乐文庙,使之成为昌乐城里最高大、最具规模的庙宇建筑群。明朝礼部尚书、青州籍状元赵秉忠曾为昌乐文庙重修专门撰写过《青州府昌乐县重修儒学碑记》,可见昌乐文庙当时之壮观。昌乐崇文之风盛行,极大影响和带动了后人对教育的重视,明清时期昌乐文脉不绝、人才辈出。据统计,明清两代昌乐进士共有30位。如清代昌乐城里阎家巷子,阎氏一门七个进士,其中包括在浮烟山麓台书院讲学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阎循观,他的10部作品被收录至《四库全书》,与潍县韩梦周并称“山左两巨儒”。这为昌乐乃至潍坊后来成为现代教育名城播下了深厚的基因。

  百世流芳垂青史

  清廉政德鉴古今

  由于于子仁整治豪强、为民除害,触动了地方豪强和勋贵利益,他们虽然表面折服,其实一直在找机会扳倒于子仁,然而苦于没有抓住实质性的把柄。后来于子仁的事迹被口口相传、渐渐神化,洪武二十九年,有人以于子仁使用妖术治县为由,将他告上朝廷。这时朱元璋实行严厉的吏治,不少官员因犯有小过就被逮捕入狱,而于子仁也被诬入狱,即将被问斩。

  昌乐百姓闻听后义愤填膺,不忍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因冤致死,纷纷请求赴京“叩阍”。“叩阍”,就是当时明朝规定的直接向皇帝申诉冤情的方式,不管官吏还是平民,只要有冤要申诉,都可以告到朝廷。但如果做假证、诉假情,则有被责罚的危险。即使这样,昌乐百姓仍然不远千里冒着风险为于子仁喊冤,可见百姓决心之大、于子仁得民心之深。朱元璋听到县民申诉后,认定于子仁确实是被冤枉的,给予“爱民如子”的高度评价,不仅为其去罪正名,而且破格提拔,擢升为登州知府,由正七品一跃升至正四品。这件事当时在全国传开,各地方官吏竞相效法,勤于吏治,一时间涌现了一批政治清明的官吏。刘三吾得知此事后,又赠诗二首,对于子仁“推许甚至”,其中有诗曰:“耆民诣阙需贤令,圣主临轩借寇君。”

  洪武二十九年,于子仁离开昌乐,赴登州任知府。晚年卸任回到家乡武冈州,在云山东麓择了一块隐僻的地方,过起了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自号“七十一云峰道人”,逝后葬于头堂乡的水阁桥。

  于子仁和他的事迹却永远留在了老百姓心中,成为昌乐人念念不忘的美谈。清嘉庆《昌乐县志》记载,“民不忍其去,崇祀名宦祠”,昌乐百姓举荐,将他的名字列入昌乐“名宦祠”,激励后人追踵前贤、世代敬仰。为了纪念于子仁扩建文庙的功绩,昌乐的读书人还捐资塑于子仁的铜像安放在文庙院内。于子仁的事迹也被载入《明史》《明一统志》《皇明纪略》《大清一统志》等。

  人们把方山上原先的“龙神祠”改名“方山庙”,将于子仁的塑像置于庙堂正中间,供百姓祭拜。2007年,“方山爷的传说”入选潍坊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名录;2015年,方山庙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方峰千古秀,半潭龙池万载清。明清两代昌乐知县共有187位,有建树、有口碑的很多,但百姓唯尊于子仁为“方山爷”。细品于子仁在昌乐为官留下的桩桩美谈,可以感受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政品德,体会到他勇于斗争、为民担当的勤勉情怀,以及他修身立德、廉洁奉公的行为操守,实为令人敬佩的清官廉吏典范。

通讯员:秦东昌/图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