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载春风在潍县 | 清廉自矢

潍坊新闻网 2024-07-19 16:41:43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

  (清)郑板桥

  家屋改建,既买宅旁余地,终必举行,而余之主张缓图者,因仕途中人蓄姬妾、置田产,更进而大兴土木,建筑高堂华厦,行道者见之,必窃窃私语曰:郑某一介寒士,侥幸成名,得为百里侯,谁谓狂士作官要名不要钱,苟不搜括地皮,艳妾华厦自何而来?殊不知我每年笔润,就最近十年平均计算,最少年有三千金,则总数已有三万,我家仅有典产田三百亩,每亩典价二十千,约值钱六千千,合之绝产田八十亩,不过万金耳。故尚余润资二万金,整备改建家园,以为归田娱乐之地,犹恐招摇耳目,惹启悠悠众口,以贪名污我。我纵不能只饮民间一杯水,不取民间一文钱,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则我岂敢!

  这封家书是郑板桥和他弟弟探讨改建房屋的事情。郑板桥在信中反复嘱咐弟弟在改建房屋时,不能太过招摇,以免使自己背上“贪官”的恶名。他还注明了自己的润笔收入以证清白,更写下“以清廉自矢”“然贪赃枉法,则我岂敢”表明心志。

 
清风寄语

   郑板桥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画以兰草竹石为主,“四十年来画竹枝”更是偏爱画竹。他常常借竹缘情,托物言志,既爱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又爱“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的气节和气概。郑板桥的一生,也如他画的竹一般,高风亮节、坚贞正直。

   他在家书中殷殷切切,用润笔费翻盖老屋尚怕招来污名。这份对清廉的坚守,不仅是对个人名誉的珍视,对家人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时刻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坚定操守。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马宇琪/整理
资料来源:鸢都清风

责任编辑: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