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市有个“家”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探索新路
中国青年报 2024-07-25 09:02:36
在配售型保障房实行封闭管理的情况下,房子回归住的属性,对于购房者来说,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房子没有了资产属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工薪阶层和人才群体的购买意愿,就必须提高房屋供应效率,一方面,供应的区位要相对优质;另一方面建设和配套的品质要跟商品房一样,即建设“好房子”。
近期,多个城市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开放申请,有的地区这类住房售价低至市场价的5折,让更多在城市奋斗的新市民、青年人有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机会。
今年被业内视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局之年”,多地加快推进“配租+配售”“两条腿走路”的保障房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扩面至全国各城市和县城。
“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能有未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此前曾表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重大改革。“解决好群众的住房问题,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
当下,更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在路上。目前,37个城市的8.6万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正拔地而起,那是更多年轻人的“家”。
“夹心层”购房问题有了新解法
不少在城市打拼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面临一个问题:他们无法申请或申请不到保障性住房,也买不起商品房,成了住房问题的“夹心层”,即游离在保障与市场之外的无能力购房群体。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出现,为缓解“夹心层”的购房焦虑提供了“新路子”。配售型保障房是指保障家庭按照政府确定的销售价格购买,退出时由政府组织回购的住房,可以集中建设或者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这类房源主要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人才等群体。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聚焦工薪收入群体和人才群体,他们中的青年人、新市民占比较高。与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同,这类房屋可以售卖;相较于商品房,这类房屋最核心的一个优势就是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有的项目房价甚至只有市场价的一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认为,当下,各地针对工薪阶层与人才需要,应不断加大配售型保障房的供给。
大城市的“夹心层”尤其多。赵秀池也看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在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发力,主要是因为通常城市规模越大,房价越高,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今年,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多个城市公布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筹建的“KPI”。例如,广州宣布今年筹集1万套配售型保障房。其中,既包括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房项目,也包括一些存量房转为配售型保障房。
在楼市整体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多地采用类似的方法推动完成配售型保障性住房“KPI”。
李宇嘉表示,“收储”房屋作为保障性住房,是盘活存量房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一方面可以有效去库存;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更好地防范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风险,避免出现房屋交付难等问题。
当下,不少人在期待配售型保障房的落地,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城市安家。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障房体系不断变革,不少人可以通过这一途径在城市实现从“一张床”到“一间屋”再到“一套房”的跨越。
多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始申购或登记
当前,一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已经开始申购或意向登记。
作为福州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滨海双龙新居第二轮申购正在开放中。今年3月20日,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首轮申请的当日,前来详细咨询和登记申购的市民超过100组。该项目房源预计均价每平方米5200元至5400元,约为周边商品房价格的一半。
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处长温昌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实行封闭管理,不得上市交易。“价格优惠是因为用地属于划拨用地,且以保本微利的原则出售。”
福州市安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鹏表示,“虽然是保障性住房,但基本是按商品房标准来建设,其设计主要考虑实用性,75平方米就能做到三房。而且是装修后交付,业主可拎包入住。”
几天前,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又迎来了多重利好,不仅明确了划片学校,还开通了线上渠道,并将原来两万元的预购金调整为0.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申购该配售型保障房后,并不影响购房者后续购买商品房。
昆明市不仅开启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购,还在制度上往前迈进了一步。7月11日,昆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昆明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主要明确了关于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群众较关注的申购条件及程序、人才群体的认定、回购方式、项目情况等问题。
据悉,从6月24日昆明市开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购以来,已有5300户申购家庭提交了在线申请。
昆明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要是针对低收入,尤其是住房有困难的群体,申请需要昆明户口,家里没有购买住房,“每个房子价格都不一样,根据楼层和朝向等具体条件实行‘一房一价’,因为是微利,会比市场价格低。”
更早之前,6月17日,西安市两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2710套住房,开始意向登记。
随着越来越多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进入市场,不少人担心会冲击商品房市场。对此,李宇嘉认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对商品住房市场的影响比较小,一方面,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人群本身不具备购买商品住房的能力,但他们对拥有产权住房的诉求比较高,这类保本微利价销售的房屋刚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后,产权人还可以购买商品住房,有利于构建“先上车后改善”的健康住房消费梯度循环。
这类房屋还实施封闭管理。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对保障性住房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以任何方式违法违规将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确需转让、因辞职等原因离开机关事业单位或企业的,由城市人民政府按规定予以回购。
今年以来,昆明、宁波、郑州、南宁等地尝试从制度上规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据赵秀池观察,各地配售型保障房的管理涉及准入、退出、回购、配售程序、配售价格等规定,都规定了严格的封闭管理;配售价格保本微利,一般规定利润不超过5%。但对于回购价格,各城市规定存在差异,在考虑政府折旧基础上,有的城市考虑了银行利率,有的城市考虑了消费价格指数。
控制成本很关键 但不能失去“好品质”
配售型保障房要让工薪阶层买得起,并实现项目资金可平衡,以及在微利的条件下实现发展可持续,面临的挑战仍有不少。
“控制成本很关键。”李宇嘉表示,这对项目的管理水平要求很高,“让利”原则也需要贯穿项目每个环节。“土地成本要低,融资成本要低,管理成本也要低。”
其中,在新建房屋时,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占比很高,当下,各地主流的做法还是政府以划拨方式供地。
赵秀池建议,筹措配售型保障房要注意处理好新建保障房与收购存量房的关系,当前更应在收购存量房上下功夫,既包括收购开发商的批量存量房,也包括收购个人提供的存量房。“个人的存量房散落于各个区域,收购个人的存量房,更有利于被保障人群融入社会。”
在融资方面,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在当下的高库存环境下,这笔钱对房屋“收储”来说,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赵秀池谈到,各城市在做好配售型保障房供给的同时,也要注意供求平衡,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同时,要做好过去遗留形成供应的保障房与现在配售型保障房的衔接工作;在“以购代建”中收购的房屋价格既要考虑开发商的合理收益,也要考虑政府财力的负担。《意见》也明确了要严防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筹集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需定购”。李宇嘉认为,必须摸清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求主体的底数以及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户型的要求,购房者交一定的订金,锁定了购买需求,才开始大规模筹建。“防止房子卖不出去,砸在手上。”
他还谈到,在配售型保障房实行封闭管理的情况下,房子回归住的属性,对于购房者来说,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房子没有了资产属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工薪阶层和人才群体的购买意愿,就必须提高房屋供应效率,一方面,供应的区位要相对优质;另一方面建设和配套的品质要跟商品房一样,即建设“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