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背着AED送外卖 为“小哥”打call
潍坊新闻网 2024-07-26 08:47:34
背着AED送外卖
为“小哥”打call
□潍坊融媒评论员 于哲
据极目新闻报道,最近,一位背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送外卖的小伙引发关注。这位小伙名叫赵彬,是湖北武汉一名“90后”骑手,每天骑着小电车穿梭在藏龙岛的大街小巷。进入三伏天后,除了外卖保温箱外,一个装有AED的红色背包,也成为他每日出门必须携带的重要装备。这台AED是他前不久自己购买的,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时,能够帮助患者心肺复苏。
赵彬不仅背着AED送外卖,在他的“外卖小车”上还有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抛绳包、破窗锤等“救命神器”,他自学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有顾客笑称,赵彬是个“移动的急救站”,“救人是主业,送外卖是副业”。最近,他还报名了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和考试,希望学习更多更专业的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更准确地分析和应对。
近年来,为加强院外急救,不少地方出台了政策方案,加快普及AED,提升设备覆盖率,逐步建立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完善公众急救支持环境,推动实现设备在关键时刻“有得用”“找得着”“用得好”。如今,我国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的配备率不断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不断提高,增加急救的流动性也日益成为社会自发行动。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将AED、救生圈等应急救援设备放置在私家车上,并在车窗贴有“车内有急救设备,如遇紧急情况可破窗取用,无需担责”等车贴。同时,一些地区还通过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引导更多人参与流动急救。在浙江衢州市,部分出租车配备了AED,通过“移动AED”汽车平台,建立快速急救响应机制;在江苏常州市,有关部门及爱心企业携手,为当地部分货车配置AED“救命神器”……
急救离不开爱心、技术、设备等基本要素,更需要模式创新。这次虽然是赵彬的自发行为,但仍然具有独特的意义。“外卖小哥”工作群体人数众多,社会接触面广,如果发挥这一工作群体的优势,让更多“外卖小哥”的电单车变成“移动的急救站”,必然会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得急救。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赵彬的公益行为让我们看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不分年龄阶段、不分工作岗位,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每一个小小的善举,都是一份超越平凡的向上的力量,也会进一步明晰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