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整治讲解乱象 需要更多“馆方”声音

潍坊新闻网 2024-08-02 09:50:49

整治讲解乱象

需要更多“馆方”声音

□潍坊融媒评论员 于哲

  据《法治日报》报道,为了更好地参观游览博物馆,深入了解文物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不少游客选择花钱购买讲解服务。然而,随着馆方讲解的供不应求,一些机构或个人以营利为目的,在博物馆内开展非官方认证的讲解或组织研学教育活动,且已显现规模化发展势头,“价格高”“讲解不专业”“无故取消讲解服务”……非馆方讲解引来吐槽不断,引起社会热议。

  如今,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一段时间来,持续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以延长开放时间、取消或简化预约程序、策划开展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特色展览等,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参观人数,博物馆的讲解服务却跟不上游客需求,使得非馆方讲解兴起。非馆方讲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馆方讲解的压力,但其乱象频发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价格高昂、讲解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既给游客带来了糟糕的体验,也损害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形象。

  既然是馆方讲解供不应求引发的问题,要想解决就不能简单“一刀切”。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博物馆现场讲解作为知识传播的“输出端”,必须要“开正门”“堵偏门”,打通相关“堵点”。这就需要各博物馆增加官方讲解员的数量,并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线上讲解、虚拟现实讲解等方式,为游客带来更好的参观体验。

  同时,主动探索与社会机构的合作,通过设立明确的准入门槛、开展讲解员专业培训等,构建多元化的讲解服务团队,一旦遇上馆方讲解员供不应求时,能让这些非馆方讲解员“叫得来、用得上、讲得好”。此外,要积极加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认真听取游客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公众的参观需求,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传播文化、普及知识、服务公众的重要场所。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非馆方讲解的管理。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措施,建立严格的资格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提升非馆方讲解的质量,引导非馆方讲解行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推动馆方与非馆方讲解的良性互补。相关信息发布平台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本承载历史记忆的“百科全书”,每一位讲解员的讲解,都是这本“百科全书”的导引。只有加快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行业规范,才能让更多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上来,共同推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