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彝民 治学严谨三字处方亮眼
潍坊晚报 2024-08-03 14:21:04
新中国医学院。
王彝民
王彝民本从事教学工作,受家庭影响,通晓医学,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深造后,他回家乡行医。他治学严谨,于医道必溯本求源,爱用三字处方,字迹一丝不苟。潍坊市中医院建成后,王彝民任副院长。
从事教育通晓中医
上海求学回乡坐诊
王祖训(1903—1959)字彝民,以字行,潍县城里南宫后街人。父亲王濡诊,业中医,精于眼科。
王彝民幼年聪敏好学,潍县县立中学(旧制)毕业后,去烟台艺文商业专科学校学习两年。
1929年1月起,王彝民历任潍县私立丁氏第一小学、第一区第二小学、县立女子师范讲习所、县立中学附属小学教师。王彝民工作认真,教学有方,授课语言生动,讲解透彻,板书优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多才多艺,通英语,擅书法,还喜好京剧,会拉胡琴,指导学生课外文娱活动,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
王彝民从事教学工作后,受家庭影响,也读过医书,通晓医学。在南宫街县中附小任教期间,就有附近的街坊邻里找他看病。后来,他决心在中医方面求得深造,遂于1934年8月考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深造(国医是中医的旧称)。由此,他成为潍县人到正规中医高校求学最早的一名学子。
王彝民在新中国医学院经著名中医教授培养,苦学三年,因“七七事变”返回潍县。他在家乡行医,并在潍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和县立中学兼教生理卫生课。
1948年潍县解放后,为表达对新社会的热爱,王彝民看病半年不收诊费。而后成为设在城里大十字口路东的广仁堂药店的坐堂医生。
王彝民治学严谨,于医道必溯本求源,重《内经》《难经》,尚仲景,亦崇近贤;对西医书籍多有涉猎。他精于中医内科、妇科,对病人和蔼可亲,对家境贫寒者不收诊费;对同道谦恭诚恳,团结友爱;对工作认真细心,有条不紊。他处方用八行书笺毛笔书写,每行必五味,每味必三字,如甘菊花、霜桑叶、清半夏、信前胡、全瓜蒌……人们称道他字迹秀润娟美的处方,美其名曰“三字经”。潍县解放后,他改用复写纸写处方,仍然一丝不苟。
辩证诊病经验丰富 任中医院副院长
王彝民在辩证诊病上经验丰富,例如治疗泄泻,他辩证分作四类。伤食腹泻:粪色发白,臭味中带腐酸味,有时腹痛;热性腹泻:粪色黄或似红,有恶臭,小便短赤,腹痛则泻,泻后则痛止。寒性腹泻:粪色淡,无恶臭,脉沉迟。湿性腹泻:无疼痛。对于以上腹泻辩证分别施治,对症下药,皆能取得好的疗效。
再如对于痢疾他辩证:热性痢疾,痢下赤白,日十余行,腹痛后重;寒性痢疾,痢下纯白,也腹泻后重。病情辩证清楚了,用药就有了把握。
1952年他响应政府号召,参加“新生医药合作社”,每周三、周五在社应诊。王彝民曾任潍坊市中医联合会会长,中医进修班主任,主办了9期中医学习班,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而奔走操劳。1955年潍坊市中医院建成,王彝民被任命为副院长。他除担任院领导和临床应诊外,还带徒授业培养中医人才。他是潍坊市市立第二医院院长谭剑业的启蒙老师。王彝民先后被选为潍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市人大代表、市人委委员、市政协常务委员。
王彝民有高血压,1957年患脑血栓,经治疗有好转,但下肢活动仍不便,他以工作为重,1958年坚持半日应诊,后因并发肾脏炎、尿毒症于1959年1月30日逝世,终年56岁。
文/谭先民(遗稿)
相关链接
为学生看诊治病 谈三字处方原因
1943年到1945年,我在潍县县立初级中学读书时,王彝民先生既是我父亲的朋友,也是我的授课老师,曾到我家做客吃过便饭。
有一次,我感冒后咳嗽很长时间不见好,父亲让我找王老师看病。记得那是一个礼拜天上午,我跑到家住城里南宫后街路南的王老师家中,他住南屋三间。我对于他的工工整整的毛笔写就的三字药名处方很有感触,因为,另外一些大夫的处方不是这样规整。我们是师生关系,我大胆地问老师用三字药名处方的原因,他微笑着说:“这既是我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也有一定的讲究,中医为治好病讲究药材地道,三字方中第一个字,有的代表地道药材的产地如‘广木香’‘川贝母’‘淮山药’等等;有的代表对药材加工处理的要求,如‘制附子’‘炒白术’‘盐杜仲’等等。”面对一个中药知识很少的少年学生,王老师娓娓道来的这一小小细节,回忆起来暖心不已。王老师既是治病救人的大夫,又是循循善诱的先生的文明儒雅形象,令我终生不忘。
另据王老师的孙子王志言回忆,其祖父的处方家中曾保存遗迹,如能找到那一定是书法墨宝。
王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潍县解放后,其后人中也有人从事中医事业。长子曾在潍坊城关医院任药剂师,后在增福堂街路南家中挂牌行医。 文/陈瑞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