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潍坊潍城区:打造基层就业服务新坐标

潍坊日报 2024-08-04 09:33:01

  健全服务体系,搭建就业载体,强化数字赋能,潍城区——

  打造基层就业服务新坐标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日,潍城区在世纪泰华福乐多潍州店举办了“百日千万·职微等你”西关街道专场招聘会,包含电子科技、电商运营、物业管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的25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以及社区求职者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潍城区人社局局长王丽娟说:“今年以来,我们创新举措,不断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搭建就业载体,丰富基层就业力量,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动就业服务直达基层一线、惠及众多求职者。”

  一支“专员队伍”

  实现基层就业服务“零距离”

  家门口就业正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成立社区微业服务联盟,把资源力量整合起来,强化交流合作,增进联动对接,带动服务力量下沉社区,汇聚起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好业’的强大合力。”潍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婕说,为凝聚就业服务重要力量,潍城区成立“社区微业”服务联盟,全面整合社区、职业院校、银行保险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就业创业服务资源,目前已成功吸引78家企业单位参与,“组团式”开展培训和相关论坛活动100余场次。

  通过将就业公共服务下放社区,组建基层就业服务队伍,成立1名社区干部担任“人社管家”,多名人社干部担任“就业指导员”“就业顾问”的“1+N”基层就业服务团队,更方便深入居民家中做好就业需求排摸,建立人才和岗位动态数据库,实现定期向重点就业群体推荐岗位。目前,已累计向1200余名登记失业人员发送应聘邀请信息,为70名群众提供就业失业事项“就”近办。

  一批“就业载体”

  实现求职招聘双方“秒匹配”

  在潍城区西南关社区“人社+”驿站,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招工、求职信息,2名“人社管家”正在接待求职人员,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在潍城,像这样的驿站还有60余处,形成“错落有致、辐射面广、便捷可及”的阵地式网络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在社区单独或嵌入式建设“人社+”驿站,以增设就业窗口、开办就业小站等灵活形式,为轻骑兵驿站、人民城市驿站等赋能,实现用工就地招、岗位就地送、培训就地学、政策就地知、业务就地办、欠薪就地调。同时,社区把2处零工客栈纳入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以“快招即用”为核心,以技能提升、权益维护为支撑的零工市场服务机制,实施零工服务扩面进社区行动。目前,潍城区建成“人社+”驿站77处,就业创业服务示范社区17家、服务站点9家,举办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8场次,为1500余名群众提供就业登记、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服务。

  一类“数字应用”

  实现动态服务“高精度”

  “以前社区居民想找工作,很难找到合适的渠道。现在好了,招聘会、政策咨询会全搬到了网上,求职变得简单了。”仓南街社区书记张霞表示。潍城区强化数据赋能,把数据思维贯穿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全过程、全领域,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以数据为抓手,做准做实做全服务对象底数,完善社区就业基础数据库,动态掌握辖区劳动力资源、重点就业群体、重点企业等情况,提升精准服务、智慧监管能力。

  聚焦服务零障碍,推广使用“潍城职达”微信小程序、“潍城人力资源市场”抖音号、潍坊市公共就业综合服务(就业码)平台,打造职位发布、简历投递、技能培训等全流程在线就业服务新模式,推动就业服务向智慧化转型。目前“潍城职达”微信小程序入驻企业489家,提供岗位1464个,招收18636人,访问量近7万人次;“潍城人力资源市场”抖音号开展22场“直播带岗”活动,参与企业160余家,提供岗位670余个,观看人数累计18万余人次,投递简历1700余份,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就业服务。

  针对家门口就业,潍城区不断在延伸就业基础链、拓宽就业发展链、筑牢就业保障链“三链融合”上下功夫、谋创新,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协同有力、服务高效的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就业获得感、满意度。

  通讯员 : 丁延峻 郝培茹

责任编辑:聂臻臻